天天看點

大資料時代,合作才能有效提升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召集菜鳥網絡和順豐速運高層來京,就雙方關閉互通資料接口問題進行協調。雙方表示将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并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複業務合作和資料傳輸。

  雙方能夠在國家郵政局的協調下,同意擱置分歧,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恢複合作和資料傳送,應該說都做出了一定姿态,拿出了一定誠意,也可以認為是一次有形之手作用的展現。畢竟,繼續争鬥下去,受傷害的不隻有市場和消費者,企業自身也是受害者。據悉,就這麼一次事件,順豐創始人王衛的身家就蒸發了近20億元。這樣的結果,顯然是沖突雙方都不希望看到的。

  現在的問題是,雖然菜鳥和順豐的沖突,在有關方面的協調和幹預下得到初步化解,雙方也重新進入到了合作的通道。但是,由于雙方的沖突點并沒有解決,引發沖突的基因還在,如何才能有效改善産生沖突的基因,把雙方從沖突的格局中拉出來,進入到合作的通道上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事實也是如此,過去的這些年裡,中國的電商業與快遞業都能夠快速發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與其他方面的精誠合作也是分不開的。其中,兩者之間的合作,就是最為重要的方面之一。如果沒有兩者的合作,雙方的業務範圍都會少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會小得多。尤其在社會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方面,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從此次雙方的沖突來看,雖然焦點不在資料,但導火索則是資料無疑。因為,如果不是因為資料接口被關閉,導緻消費者和商家無法通過資料獲得最有效、最快捷的服務,雙方的沖突也不會公開化,也不會演變成公共事件,不會引起輿論和公衆的沸騰。正是關閉以後出現的問題,才使雙方的沖突公開化、公共化了。這樣的結果,毫無疑問是最差結果,也是最不應當出現的結果。

  殊不知,大資料時代,合作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才是最大限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水準的根本手段。如果手握大資料,卻不能共享,不能把大資料有效運用到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商家、更多的消費者加入到大資料的運用中來,并運用大資料為自己服務。那麼,大資料的作用何在、意義何在、價值何在,企業掌握大資料的目的又是什麼,總不至于隻是為了搜集情報,扮演一名傳統的“特務”角色吧。對企業來說,效益和效率永遠是追求的目标,開發大資料,目的就是要通過大資料,把企業的效益和效率提高,把企業的影響做大、地位提升,并将開發出來的大資料,通過共享實作價值最大化。如果不能實作共享,大資料就不能稱其為大資料,而是企業的内部資料,隻能帶來微觀利益,而不能産生宏觀效益。對社會來說,資源的利用效率就比較低。也就是說,隻有共享,大資料的生命力才能不斷增強,大資料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才能不斷提高。

  正是因為大資料的生命在共享,那麼,對陷入沖突中的菜鳥和順豐來說,就應當更加清楚大資料共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清楚合作對雙方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是以,面對沖突的暫時化解,應當重新坐到一起,就雙方的進一步合作加強溝通與交流,而不是身懷芥蒂,讓沖突繼續存在下去,讓關系繼續惡化下去。即便不願再繼續合作,也要冷靜而理智地處理好雙方的關系,不要讓市場和消費者受到傷害。至于其他企業,此時也應當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和評判雙方的沖突,不要趁人之危,有意擴大雙方的沖突,并從中牟利。要知道,如果此時橫插一杠子,或許能夠獲得一時之利,但是,從長遠來看,絕對會是損人不利己。

  當然,要實作資料共享,規則是基礎,制度是保證。因為,如果沒有規則和制度,而是任憑企業随意占用他人資料,且不遵守市場規則、不講信用、不負責任、不守道德,那麼,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并有可能會引發資料安全。應當說,擔心安全也是許多企業不願實作資料共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以,有關方面必須加強資料共享的規則制定和制度建設,先把規矩立起來,規則建起來,制度設起來,在此基礎上,推動大資料的共享,進而實作社會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菜鳥和順豐的沖突,也就可以轉化成一次機遇,達到化危為機的目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