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依托省級平台 加速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22日,大暑節氣,烈日當空,坐落在中山市中山六路南側的“德寶怡高·火炬大資料中心”項目正式封頂。今年5月,中山市火炬大資料産業園被認定為第二批省級大資料産業園,這是中山第三個獲得省級認定的大資料産業園區。

據中山市經信局透露,省級大資料産業園區将成為中山探索資料營運創新模式的重要陣地,通過加快建設新型公共服務平台集聚區,推動全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

建構“政用産學研”創新合作模式

以健康醫療、工業資料、社會治理為重點領域,中山市火炬大資料産業園計劃打造成以雲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及相關産業資料采集、脫敏、存儲、分析及應用為一體的服務型平台。

該園區由中山市大資料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由廣東迪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國家健康基地聯合共建,以火炬開發區、國家健康基地為依托,重點結合國家健康科技産業基地政務資源,關聯中關村、清華大學等高校的産學研資源,通過建構“政用産學研”創新合作系統工程,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有機結合。

據了解,目前該産業園已經對接和聚集了一大批大資料産業相關企業和使用者資源;覆寫了大資料産業鍊上、中、下遊包含大資料資源、大資料儲存與營運以及大資料應用三大環節,未來發展将着力展現智慧服務平台和創新創業的核心功能。

記者從項目共建方獲悉,現代服務業也是這一園區的發展重點。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以大資料為主導産業,并且将大資料産業發展平台與現代服務業作為“雙輪”創新驅動載體,目标是全面建成集技術産品開發利用、資料交易、技術服務、智慧城市管理、後勤中心、專業教育訓練于一體的示範性大資料産業發展園區。

同時,在雲計算、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及相關産業資料采集、研發、孵化、應用、辦公為一體的服務型平台基礎上,融合本土通信、物聯網、雲計算、智慧城市、電子政務等技術源企業,引入行業龍頭作技術及示範載體,拓展文化交流、産權交易服務,充分整合行業結構,驅動健康産業發展,支撐工業4.0改造。

完善智慧城市資料資源體系建設

根據中山市經信局的工作計劃,三大省級大資料園區将作為新型公共服務平台集聚區的載體,向中小企業提供基于智能制造的大資料服務,成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山已經先後引進中山市智能制造、傳統産品智能化、大資料精準營銷和智能裁剪快速加工等一批公共服務平台,并将進一步研究探讨智慧城市項目集約化建設、城市大資料營運的創新模式。

事實上,行業應用隻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還需要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資料承載作為支撐,并且也需要專業的資料營運才能建構起一個立體的智慧城市。

近年來,中山在這幾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加快提升城市的智慧水準,而許多技術首先被應用在社會治理方面。例如,中山市交通局建成了交通視訊監控系統、公共服務平台、交通資料中心等一批智慧應用項目;市城管執法局建成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包括綜合執法城管通、“城管便民通”等智慧應用;市食藥監局建成“智慧食藥監”平台等等,均是與城市管理息息相關。在民生領域,市衛計局開展了區域衛生資訊平台建設;市氣象局整合原有系統,打造智慧氣象項目;市網建辦整合資源推出“市民個人網頁”、“智慧中山”app,友善群衆一站式查詢和辦理事項,助力“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

依托電子政務雲平台,中山也正不斷完善智慧城市資料資源體系建設,建成了全市統一的政務資訊資源共享體系,實作全市42個部門和24個鎮區的資料共享與交換。截至今年4月,平台已累計完成資料交換量達19.7億條次,日均交換資料量達105萬條次。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