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津冀合力建構智慧城市交通系統

在科幻電影裡,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主角呼叫一輛交通工具,直接上車,然後可以無人駕駛到達目的地,在途中車輛還可以自行變道或等候紅綠燈。這樣的科幻場景,可能很快會成為現實。18日,來自工信部、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的代表簽署了“基于寬帶移動網際網路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範”三方合作架構協定,并釋出了北京市2016—2020年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将率先試點“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産業創新示範區”。

給司機配“千裡眼”和“順風耳”

“前方路口左轉行車擁堵嚴重,下個車站約有8人上車,前方400米處有冰,請減速慢行……”這是5g技術帶來的智能交通體驗,可以預知路況,讓司機在駕駛過程中有了“千裡眼”和“順風耳”。

北京市經濟資訊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介紹:“應用示範将以汽車和交通産業為應用領域,以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為平台,以智能駕駛、智慧路網、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為牽引,部署4.5g/5g寬帶移動網際網路通信基礎設施,協同建構安全、節能、高效、便捷的汽車服務新生活。”

據介紹,智能駕駛示範是基于車載傳感器探測的自主式智能駕駛系統,通過示範運作,帶動智能駕駛相關的技術難題取得突破,最終實作規模化生産和應用。針對停車難的問題,示範區也将在便捷停車方面進行試驗,研發具有聯網功能的智能停車裝置,以及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停車雲平台與停車終端應用。

據了解,示範區的最大特點是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同步進行。車輛之間、車輛與車位、道路信号之間不再各唱各戲,都會借助4g/5g網絡優勢,實作交通大資料的實時收集、處理、存儲和挖掘,科學調配道路資源和車輛通行。在此基礎上,北京也将成為智慧路網示範工程和智慧管理示範中心。

打造“500米分時租賃服務圈”

北京亦莊智慧交通示範區的功能之一是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讓交通體系更加綠色環保。

根據智慧交通2016—2020年行動計劃,到2018年,北京市将建成一定規模數量的充電樁及相應車位,并形成“500米分時租賃服務圈”;到2020年,将再建成一大批無線充電設施,并實作無人操作的電動汽車自助租車和異地還車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示範區的智慧交通體系還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快樂車生活。據介紹,該工程依托車聯網技術,将車輛與周邊環境聯接成統一體,可以為車輛提供推送新聞娛樂資訊、移動辦公、同行車友分享以及道路危險預警等功能,同時利用大資料和雲技術,大幅提高道路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與此同時,15家企事業機關還聯合發起設立了“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産業聯合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将通過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應用示範建設,推動新産品與新技術的實驗驗證與成果轉化,而亦莊的試點經驗也将盡快複制、推廣到京津冀其他地區。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