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半導體産業不能隻想賺快錢

在“國家內建電路産業投資基金”的支援與帶動下,一度制約中國半導體産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正逐漸緩解。但隻有“資本與技術”雙輪驅動,中國半導體産業才能均衡發展。

應該如何才能使資本與技術協調起來呢?這要求投資方與産業方全都沉下心來,尋找企業發展中真正需要資金的環節,精準投資,確定效率。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更是一項細緻工作。

對于半導體企業來說,不同的發展階段,工作重點是不同的,資金的使用也不盡相同。如果按銷售收入劃分,半導體企業大緻可分為三個成長階段。銷售收入在0~1億美元的企業處于初創階段。這一階段企業的工作重心是産品的研發、打通供應鍊、完成市場銷售等,核心要點是完成産品的産業化與銷售,開拓出足夠的市場佔有率。企業大約需要進行1~3輪融資,融資方向以天使投資為主。

當銷售收入達到1億~3億美元,企業将進入成長階段。此時的工作重心轉向成本控制、加大服務和技術支援力度以及豐富産品線等,核心是豐富産品線與擴大規模,最為關鍵的是要有充足的技術儲備。針對這一目标,企業大約需要進行1~2輪融資,融資方向以風險投資為主。

當銷售收入達到3億~10億美元,企業發展的主題才會逐漸轉向并購,通過并購補足自身缺乏的技術鍊和産品鍊。在執行并購時,企業往往需要從資本市場進行多輪融資,不排除進行ipo。在執行并購過程中,資金也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有力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是并購整合成功的保證。

然而,從去年興起的這一輪資本熱潮,大家的眼睛似乎都盯在了企業并購,甚至是高風險的海外并購,對其他階段的需求,無論基金公司還是産業資本關注并不多。看似火熱的半導體産業,存在着重大隐患。半導體是個全球化程度很高的産業,兼并融合對國内外企業來說是大趨勢,但也必須看到在中國企業發展半導體時,資本需求是多層次的,兼并融合隻是企業适應市場變化,或者為了未來預先布局,做大做強的手段之一。企業不同階段的資金同樣需要滿足,也同樣重要,隻有形成一個全面的投融資體系,才能做強半導體産業。

對半導體企業來說,需要沉下心來,避免浮躁,隻想賺快錢是不利于産業長遠發展的。對投資基金公司來說,越來越強調專業化,一個“萬金油”式的公司是做不強的,必須需對某一行業有所側重,形成公司的特點,投資經理人更要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具有專業眼光,才能提高投資的回報率。preipo(ipo前期)曾是投資公司經營的重要模式,可那是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而未來發展還要拼管理、拼文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