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商機無限 掘金四行業個股

大資料平台是從各種類型的、漫無邊際的資料中,快速獲得有價值資訊的處理方法或架構。大資料中的“大”不是大資料的唯一名額,而是更強調資料的類型多樣、處理的速度和擷取價值的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大資料對傳統行業的重構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新一輪快速發展的關鍵推動力,對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it業、移動網際網路、交運和電力安全裝置生産商等四類闆塊受益明顯。

網絡是大資料重要信源

資料是平台營運商的重要資産,可能提供api接口允許第三方有限度地使用,但是顯然是為了增強自身的業務,與此目的抵觸的行為都會受到限制,同時,也是大資料應用的基礎和前提。

收集資料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凡是經過計算機處理的資料都很容易收集,比如浏覽器裡的搜尋、點選、網上購物、其他資料(比如氣溫、海水鹽度、地震波)可以通過傳感器轉化成數字信号輸入計算機。

收集到的資料一般要先經過整理,常用的軟體如tableau和impure是功能比較全面的,refine和wrangler是比較純粹的資料整理工具,weka用于資料挖掘。hadoop是一個能夠對大量資料進行分布式處理的軟體架構。用于統計分析的r語言有個擴充r+hadoop,可以在hadoop叢集上運作r代碼。還有很多可以用來在網頁上實作可視化輸出的架構或者控件。大緻基于四種技術:flash(flex)或者js(html5)或者java或者asp.net(silverlight)。

大資料帶給四行業新機遇

進入大資料時代,都有哪些a股公司存在投資新機遇呢?分析人士認為,大資料時代主要有四類行業明顯受益。首先,受益最明顯的當屬it業。資料顯示,2012年大資料對全球it開支的直接或間接推動達960億美元,而到2016年,這一數字預計将達到2320億美元。據國内有關機構初步預算,未來中國大資料潛在市場規模有望近2萬億元,将給it行業開拓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其次,移動網際網路行業。以騰訊、阿裡巴巴、百度、奇虎360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與傳統電信營運商價值鍊重新劃分的格局,使得營運商的角色正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着變化。

第三,交通運輸業。随着城市的迅速發展,交通擁堵、交通污染日益嚴重,交通事故頻繁發生,這些都是各大城市亟待解決的問題。智能交通成為改善城市交通的關鍵所在。為此,及時、準确擷取交通資料并建構交通資料處理模型是建設智能交通的前提,而這一難題可以通過大資料技術得到解決。無論是交通基礎設施、交通運作狀态還是交通服務對象和交通運載工具,每時每刻都在産生着大量的資料,以大資料的思路和角度來看,這些都是正待挖掘的寶藏,能為交通決策和服務帶來新的解題思路。

第四、電力資訊安全裝置生産商。近日,電力行業資訊安全類“招标競賽”正在火熱上演,全國多家電網公司相繼在資訊安全裝置采購招标項目上亮出大手筆投資,采購内容涉及資料丢失防護、資料恢複、資料清除等衆多軟硬體産品,部分采購項目甚至達到上億元的規模,新一輪大規模電力系統資訊安全建設浪潮撲面而來。

風投青睐大資料創業公司 新興市場藍海正待發掘

■本報記者 孔瑞敏

“世界的本質是資料“,大資料時代的預言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此話擲地有聲。然而置身于在大資料的浩瀚海洋中,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人類的技術水準目前還沒有達到随心所欲地處理一切資料的地步。

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大資料進行中心技術總監趙勇,同時也是聚雲浩海(蘇州)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總監則直言,在資訊處理技術的步伐沒有跟上之前,每日都在激增的大資料帶來的是問題,而不是能夠産生價值的資源。趙勇在他即将出版的新書《架構大資料-大資料技術解析 》中寫道:“傳統的資訊技術架構,已無法處理大資料問題,需要以現代雲計算的手段和技術來解決大資料問題。”無可辯駁,大資料要為我所用,處理分析資料的需求也催生了一批創業公司,風投資本的青睐助推了其雨後春筍般的成長速度。

《證券日報》:為什麼說大資料的爆發是資訊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大資料平台的搭建又有什麼意義?

趙勇:資訊技術為人類步入智能社會開啟了大門,帶動了網際網路、物聯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網絡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催生了車聯網、智能電網、新能源、智能交通、智能城市、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産業發展。現代資訊技術正成為各行各業營運和發展的引擎。但這個引擎正面臨着大資料這個巨大的考驗。各種業務資料正以幾何級數的形式爆發,其格式、收集、儲存、檢索、分析、應用等諸多問題,不再能以傳統的資訊處理技術加以解決,對人類實作數字社會、網絡社會和智能社會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在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業機關一般會将采集到的資料選取一段時間内的或者異常的資料進行部分存儲,或者幹脆不存儲。

大資料爆發帶來的瓶頸需要以現代雲計算的手段和技術來解決。雲計算與大資料是相輔相成、辨證統一的關系,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我們的願景,而大資料的爆發則是發展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大資料技術的突破不僅能解決現實困難,同時也會促使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真正落地并深入推廣和應用。

由于雲計算并沒有真正落地,現在在各個行業、各個機構之間形成了很多資訊孤島。國内有不少側重于大資料應用的公司,但是從事基礎層面的資料采集、存儲、計算、分析和展示業務的公司較少,如果僅僅從應用層面來做的話,基礎資料很難實作互通互聯,這就需要一些平台型的架構将資料關聯起來。比如要建設智慧城市,就必須跨部門、跨行業進行資料共享互動,這就需要從大資料平台和接口入手。 平台搭建好之後,再選擇性地做應用。

《證券日報》:大資料時代資料的多元價值正在被逐漸發現,整個市場的規模将會無法想象。

趙勇:是的,2012年被稱為大資料元年,今年大資料市場正處在井噴式發展階段,未來五年全球大資料市場價值将高達幾百億美元。2012年初,大資料相關軟體、硬體和服務的收入總和隻有約50億美元。但随着企業對大資料價值的認識和相關産品技術及應用模式的不斷成熟,大資料相關産業和服務将獲得長足發展,大資料将逐漸落地,并在未來幾年保持驚人的增長速度。國内因為傳統的資訊手段和技術都迫切需要轉型更新,大資料市場實際上就是雲計算在各個領域和行業的應用市場,是以綜合市場規模在最近幾年将達千億元量級。

《證券日報》:國内外通過搭建資料平台來發掘經濟價值的公司是怎樣的情況?

趙勇:國内此類的創業公司還正在起步,國外已經有一些運作良好的做資料服務業務的公司了。比如位于西雅圖的bluekai,它建立了一個資料管理平台(dmp),用來幫助使用者組織并分析資料,同時也建立了資料交換中心,連通資料需求的兩端。

《證券日報》:資本的嗅覺總是十分靈敏,一切能産生價值的地方總能看到資本的身影。請簡要介紹一下國内外大資料領域的創業型公司及風險投資的動向?

趙勇:大資料概念的普及,也帶動了資本市場對大資料技術創業公司的高度關注,國外多家頂級風投和早期投資機構都對大資料行業青睐有加。

另一方面,大資料問題出來之後,國際網際網路行業巨頭得益于人财物的優勢,可以快速提供解決方案,但由于他們所運用的還是傳統産品,目前還沒有殺手锏級别的新産品出來,也也給大資料創業公司提供了機會。可以說從資料的采集、存儲、分析,直到最上層的資料展示,每一個層面都有可供大資料創業公司發掘的機會,也為資本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标的。

例如,風投機構accel partners針對這一行業設立了一支總額高達1億美元的基金;大資料分析公司splunk,在nasdaq首日ipo即上漲109%;其他大資料軟體服務商如mapr、10gen、datastax等近期都完成了千萬美元級的融資。

在國内,網際網路行業“去ioe”的呼聲漸高(ioe分别是ibm、oracle、emc,更确切地說是ibm小型機、oracle資料庫與emc儲存設備的組合,這三駕馬車構成了一個從軟體到硬體的完整商用資料庫系統),很多大資料創業公司躍躍欲試,湧現了一批大資料分析、挖掘、展示、廣告方面的創業公司。我們清華大資料進行中心在成立前期就是在四家感興趣的風投公司中選擇的一家,近期我們又在智慧教育、智慧旅遊、車聯網等方面發力,正在吸引新一輪融資。以雲計算和大資料為引領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在各個領域都能帶來模式、内容、路徑方面的創新,會形成諸多新興市場的藍海。

百度騰訊等中概股 凸顯大資料平台價值

■本報見習記者 喬川川

大資料的快速發展與物聯網、傳統網際網路及移動網際網路三大平台與日俱增的海量資料密不可分。新一波大資料革命浪潮已經來臨,然而能分享“智慧盛宴”的公司鳳毛麟角。在中國,業界普遍認為騰訊、百度和阿裡巴巴三大網際網路龍頭公司已經成為大資料平台建設和發展的領頭羊。

目前,百度、騰訊均已上市,據媒體報道,阿裡巴巴正籌劃赴香港上市。

百度于2005年8月5日登入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格為每股27美元。截至8月27日收盤,百度股價年内累計漲幅為34.73%,公司最新股價為每股135.12美元。

百度在大資料時代扮演的不僅是流量及資源共享的平台角色,公司更好地利用其大資料平台與其它電商企業進行合作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百度雲平台提供的bae(百度應用引擎)将提供高并發的處理能力,滿足處理速度快的要求。不僅如此,百度移動用戶端統計、移動搜尋資料分析及移動調研報告等分析,能夠為開發者提供強大的統計分析服務,讓開發決策更加有據可依。

百度雲技術品牌總監陳尚義先生表示,百度作為國内領先的網際網路搜尋商,在擴充搜尋、突發通路搜尋、百度指數上都充分利用了大資料。例如:在百度指數中輸入目前最熱門詞彙之一手遊,便可查到通過百度搜尋手遊關鍵詞的客戶年齡分布、性别、所在地域等多個特征,這其中的商業價值便随之而來,作為手遊開發商如果充分利用這些特征,對于手遊産品開發的針對性、地域推廣的差別性便有了可參考名額。

除百度外,騰訊是在大資料時代下,公認的最具有商業價值的一家網際網路平台上市公司。公司于2004年6月16日在中國香港上市,發行價格為每股3.7港元,截至8月27日,公司的最新收盤價為每股362.00港元,年内累計漲幅45.38%。相對于阿裡巴巴、百度等網際網路公司,騰訊的産品線更豐富、廣泛,從門戶網站到微網誌、視訊、電子商務、開放平台等有多個跨平台領域。是以,騰訊更加充分、完整地記錄了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的行為軌迹和社會屬性。當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留下自己的行為軌迹并生成大量資料時,可挖掘的商業價值也較高。

業内人士表示,在中國,騰訊是最具類似“facebook+twitter”大資料基因的網際網路公司,作為大資料平台的龍頭公司,使用者可以在騰訊空間平台上分享日志、照片,微網誌,又有不同的線索可對人群進行劃分,這些都産生了海量的有價值資料,這些強關系鍊和弱關系鍊的組合,能讓廣告客戶更加精準得将廣告資訊推送給目标人群。

除上述三家領頭平台公司外,目前上市的中概股大資料平台上市公司還有網易,新浪,搜狐。網易于2000年6月30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8月27日,公司最新收盤價為每股73.36美元,年内累計漲幅72.49%;新浪于2000年4月13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8月27日,公司最新收盤價為每股76.75美元,年内累計漲幅52.83%;搜狐于2000年7月12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截至8月27日,公司最新收盤價為每股60.61美元,年内累計漲幅28.03%。

網易、新浪、搜狐有望成為大資料平台類上市公司中的第二梯隊,在這三家公司中,新浪的大資料運用處于領先地位。去年年底,新浪微網誌啟動資訊流廣告測試,根據興趣愛好和社交關系向網友推薦相關資訊;今年4月份,新浪微網誌宣布與阿裡進行戰略合作,明确表示将在大資料業務層面展開持續深入的合作探索;5月份,手機用戶端附件功能的加入以及page頁面的釋出,是新浪微網誌推進大資料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