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響網絡購物公平 潛藏資訊安全隐患

近年來,随着各大電商平台陸續推出“秒殺”“秒搶”等促銷活動,催生了一批“代秒族”“代拍客”。這種專門替網絡消費者進行搶購的服務是否合理?會不會影響網絡購物的公平?會否成為網絡消費者個人資訊洩露的源頭之一?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電商促銷催生“代秒族”

今年的“雙十一”開始前,不少網購達人已早早把“購物車”裝滿,隻等着11月11日零時開始搶購。實際上,如今“雙十一”的戰線被拉得更長,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多家電商平台早已陸續推出了贈優惠券、秒搶等相關活動。

上了一天班已沒有足夠精力在半夜守着電腦搶單,但又不想錯過這麼好的促銷機會,怎麼辦?為滿足這些上班族網購達人的需求,電商平台上湧現了一些“代秒族”“秒殺客”,專為其提供“秒搶”服務。

24歲的吳先生就是“代秒族”中的一員。他是一名在校學生,今年通過“代秒”優惠券,吳先生以50元的價格賣出4張京東滿減300元的優惠券,共賺了200元。

吳先生告訴記者,一次無意間在“什麼值得買”平台上看到有消費者在收優惠券,就萌生了“代秒”優惠券的念頭,并在嘗到甜頭後專門開了兩個賬戶用于搶優惠券。

吳先生說,實際上一張券賣50元不算低,但照樣有人收,因為對于這些買家來說,用優惠券可以減300元,他們還相當于“賺”了250元。

對此,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在讀博士徐超說,不少平台發放優惠券的時間不合理,又是限量發放,的确存在市場需求。

業内:“代秒”類似網絡“黃牛黨”

前不久,記者在淘寶網上以“代秒”“代拍”等關鍵詞進行搜尋,出現了“哎喲代拍”“老獵代拍”“超凡代搶”等商家。

這些商家頁面上的“代秒”流程顯示,消費者需要向其提供商品連結、開拍時間、淘寶賬戶和登入密碼等資訊,同時還注明消費者需配合“代秒”商家在指定時間内付款,逾期代拍費用不退等要求,并聲稱“拍中率達100%”“賬戶交給我們絕對安全”“不會變動賬号的任何資訊”。

記者通過搜尋多家代秒商家頁面發現,“代秒”的價格分為5元、15元、100元等不同檔次。至于銷量,一些商家近期賣出了幾十份甚至數百份訂單。其中,服裝、家電、演唱會門票等商品的“代秒”較多,也有部分商家的“代秒”業務涵蓋了淘寶平台上的所有店鋪和商品。

一位有過“代秒”經曆的消費者說,之是以選擇“代秒”服務是因為實在沒有精力去半夜搶單,而這些“代秒”商家的收費也還算合理,可以接受。

“老獵代拍”店主告訴記者,根據“代拍”的難易程度和商品的熱門程度的不同,價格不同,而相較于平時,秒殺活動期間的“代拍”價格會有所上浮。

近日,記者再次搜尋時發現,一些“代秒”店鋪和商品已下架或轉移。據業内人士透露,大平台對這種“代秒”模式的打擊力度相對較大,為此,不少想鑽空牟利的“代秒族”就将生意轉移到了其他小型垂直電商平台上。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與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表示,雖同為搶購,但“代秒”商家通過軟體或人員輔助,搶購的速度和成功機率都比普通消費者高出很多,這種團隊化或系統化操作就有些類似黃牛購票行為。

專家:潛藏資訊安全隐患

這種“代秒”服務讓全民消費的網絡促銷節的實惠最終優先落在了少數人的手中。在業内專家看來,這涉及了公平問題,屬于不正當的“競賽”,且商家從中牟利,不僅擾亂了搶購秩序,這種人為更改消費需求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

不僅如此,更大的問題在于潛在的資訊安全隐患。姚建芳指出,由于淘寶賬号、登入密碼關聯支付寶、信用卡、電話号碼、家庭住址等個人隐私資訊,商家雖保證消費者的資訊安全,但也不排除其利用個人資訊進行不正當交易行為的可能性。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際網路+”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說,也可能出現一些“潛伏”的詐騙集團以“代秒”業務等為誘餌,消費者主動送出個人資訊後,通過長期積累資訊而後有針對性地進行電信網絡詐騙。

阿裡方面則回應表示,任何代理的服務都有資訊洩露的風險。對于專門哄搶倒賣的黃牛等惡意行為,阿裡已有專門的資料模型,可以識别并主動防控,維護商家和消費者的正當權益。而對于高風險賬号,淘寶會第一時間進行安全提示和密碼修改提醒,并采取臨時保護措施,直至使用者完成密碼修改。

業内專家指出,實際上電商平台縮減“代秒”空間并不難,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優惠券發放機制,并建立監控體系和處罰機制進行有效管理。李易認為,電商平台尤其是大型電商平台要發揮其技術優勢,加大打擊力度,進行“反代秒”,通過監測ip、大資料偵查等方式判斷并切斷不正當的“代秒”操作。同時加強内部管理,并強化其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

“消費者對待網絡購物的心理應日漸成熟,保持理性。而相關監管部門應積極關注,對網絡代秒等新現象給予相應規範。”姚建芳說,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電商法出台,但電商與實體消費關聯緊密,也能運用一些現有的相關法律對其進行規範處理。(據《經濟參考報》)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