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鬼,是曆久不衰的電影題材,在港産鬼片日漸凋零之際,反觀新加坡鬼片真正的競争對手其實是好萊塢。如今好萊塢鬼片向東方看齊,不再渲染視覺上的恐怖,而是讓觀衆由内而外感受到背脊發涼的恐懼感。電影人得不斷突破創新,才能與西方同行較勁。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翻生争霸戰》是在香港拍攝的鬼片。

鬼題材是世界各地電影人愛挑戰的一種類型,東南亞的電影人也不例外。受疫情影響,今年至今當地主流戲院商業性公映的土産片不多,五根手指數得完,當中有兩部鬼片——李國煌在香港導的《翻生争霸戰》,以及高崇悟執導,胡佳琪等人演出,上周四在推出的《開夜車》。是以,鬼片占比算高。

論科幻片、動作片、災難片,新加坡當地肯定拍不過外地,但“搞鬼”未必會輸。且讓資料來說話,唐永健2005年的《女傭》票房200萬元;梁智強與巫培雙2009年聯導的《吓到笑》票房260萬元;陳啟全的《23:59》2011年推出時,獲觀衆共鳴,首周就擊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作品《落日車神》(drive),集合好萊塢喜劇天王eddie murphy(艾迪墨菲)的《神偷軍隊》(tower heist)等片,摘下冠軍,最終票房155萬元,2018年還推出續篇。

華裔導演溫子仁2013年的好萊塢鬼片《厲陰宅》(the conjuring)獨樹一幟,紅透全球,當地收274萬2242元。從票房資料清楚可見,鬼片與海外猛鬼片有得比。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好萊塢《厲陰宅》裡的媽媽遭幽靈附身,為了不讓幽靈得逞,她努力掙紮。

曾為不少當地鬼片擔任制作人的clover films董事經理林德接受通路時說,動作片、科幻片、災難片的制作成本高,“我們不可能有007電影《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的龐大制作預算,也沒有動作明星,去拍這類題材會不像樣,但驚悚片要拉近我們(與電影觀衆)的距離,不難。”

他說梁志強的作品不論鬼片或喜劇片,都以小人物為主,“唐永健的《女傭》用了本地家庭少不了的幫傭為角色,陳啟全的《23:59》是緊扣兵營的鬼故事,這些鬼片都很接地氣,走進大家的生活,容易有共鳴。很多年前的《幽靈樟宜》(haunted changi)成本低,沒大咖演員,但題材是大家不陌生的舊樟宜醫院,也賣得不錯。”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冤魂》主人公老是腰酸背痛,原來有個女鬼一直騎在他的肩膀上。

他說接地氣的鬼片,容易銷售到外地,例如《23:59》成功賣給美國公司。“鬼片貼近生活很重要。泰國《冤魂》(shutter)的演員本地觀衆雖不熟悉,在這裡也賣了120萬元,因為看到片尾的轉折劇情,才驚覺主人公每次腰酸背痛,原來是有個鬼魂一直騎在他肩膀上。平時大家也會腰酸背痛吧?日本片《迷離暗水》(dark water)和《午夜兇鈴》(the ring),也有我們生活中少不了的水、電視機等元素。”

林德是《開夜車》的制作人之一,他說籌備初期就強調影片要貼近生活,是以用了生活中很普遍的三種交通工具——巴士、汽車與腳踏車。

《開夜車》刻畫網紅小奈(胡佳琪飾)與兩名友人趁夜色低垂,到傳聞鬧鬼的偏遠公路探險,希望刺激社媒賬号的浏覽量,兩女生感到不對勁先離開,不死心的小奈繼續探險。失去妻子傑西卡的單親爸爸(陳邦鋆飾)照顧不說話,特别喜歡坐在巴士上層的兒子,讓他心力交瘁。一天,他帶兒子到嶽母(蔡平開飾)家,嶽母說傑西卡頭七回來過。私召車司機(黃嫊方飾)照顧住院的病重老父,總是愁眉苦臉,結果卡到陰。

《開夜車》由本地名導邱金海的愛徒高崇悟所導,他受訪時透露,曾上過香港編劇的課,“我記得導師說故事性、人物角色接地氣,容易引起本地人喜愛,在國際上也能達到互動效果。因為拍出本地特色,外地觀衆也會好奇,想多了解這些特色。”

高崇悟透露拍攝《開夜車》時,蔡平開在片中讓女婿陳邦鋆看鋪了一層粉的地上出現的腳印,以及米桶裡的手印,說是女兒頭七時回來過,這個劇情其實取材于自己母親的經曆,“我外公過世的頭七,媽媽準備睡覺時聽到屋裡有東西移動的聲音,後來發現餐桌椅被移動過,鋪上粉的地面有腳印,米桶裡的米也有手印。電影中出現的米桶,是媽媽在用的,我借去拍攝。”

在東南亞,拍鬼戲很強的國家不外是泰國,本地也不時放映日本、南韓、台灣和香港等地的鬼片,當中以港産鬼片最多。香港演藝圈中有這麼一個說法:拍鬼片“男有林正英,女有羅蘭”。羅蘭在鬼片中冷漠的表情,陰森的眼神,是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羅蘭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演藝生涯中,演出超過500部片,其中約五分之一是鬼片。

千禧年之後,星霖制作的香港鬼片——李心潔的《見鬼》在本地賣200萬元,舒淇的《見鬼2》也有150萬元,表現耀眼。近幾年,本地推出的香港鬼片以張家輝導的《坨地驅魔人》《盂蘭神功》,麥浚龍的《僵屍》,以及陳果所導、入圍本屆金馬獎的《鬼同你住》,比較讓人有印象。港産鬼片從早期的百花齊放,到如今的飄零,坊間認為因為香港導演都北上到中國大陸發展,大陸不允許拍鬼片,影響到鬼片的産量。

林德說:“十多年前在好萊塢電影《陰兒房》(insidious)與2013年的《厲陰宅》走紅全球後,本地鬼片的競争對手已不是香港鬼片,而是好萊塢鬼片。”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好萊塢電影《陰兒房》陰森恐怖。

《陰兒房》刻畫一對夫婦帶着孩子搬到新房子後,駭人事件不斷發生,襁褓中的女兒莫名大哭,次子對卧室充滿恐懼,而長子更在一次驚吓過後陷入昏迷,導緻夫婦倆精神幾近崩潰。花150萬美元打造的《陰》該年全球排第69,票房9956萬美元,堪稱小兵立大功。《厲陰宅》則刻畫一對夫婦和五個女兒,搬到羅得島郊區一棟他們朝思暮想的老舊大房子後,發現竟是兇宅。此片票房更上一層樓,全球狂收3.195億美元,該年全球排名第23。

《陰兒房》和《厲陰宅》都由溫子仁所導,早在這兩部鬼片之前,香港彭氏兄弟曾闖好萊塢,2007年推出《鬼差》(the messengers),不過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式片。西方在各種電影題材、技術手法運用到飽和狀态下,會拼命地從東方搜尋故事及網羅導演,這是好萊塢的謙虛之處,也是亞洲導演的機會。不過彭氏兄弟的鬼片沒有激起漣漪,反而是溫子仁徹底改變了好萊塢鬼片的特色。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胡佳琪在《開夜車》飾演到鬧鬼地方探險的網紅。

林德認為好萊塢鬼片已變得越來越有東方味,溫子仁玩鬼的方式很不像以前美國講究視覺沖擊,鮮血噴濺,腦漿爆裂來渲染視覺上的恐怖,而是讓觀衆由内而外感受到背脊發涼的恐懼感。“現在好萊塢的鬼片越拍越好,如果日本鬼片《迷離暗水》與《午夜兇鈴》現在才推出,恐怕沒辦法賣出當年的成績。”

高崇悟說,過去好萊塢翻拍過泰國、日本恐怖片,包括2002年西洋版的“the ring”。“好萊塢20年前已朝這個翻拍的方向,隻不過近年來華裔電影人更多,呈現出來的作品,東、西融合度更高,有特效與血腥,也有亞洲恐怖片的氛圍。”

好萊塢鬼片偏向東方口味,林德不諱地說,本地電影人的挑戰也更大了,得不斷突破,創造新意。談到本地制作鬼片的優勢與局限,林德認為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越南與泰國有豐富的題材,“例如他們的民俗文化、降頭題材,都可以運用在電影裡。”他認為在取景上,新加坡是花園城市,在本地不容易找到廢棄建築,不過本地幕後人員包括化裝特效人才,都很出色,“有些編劇在創作鬼題材時,比創作其他片種更有想象力,這些都是優勢。”

新加坡鬼片有看頭 搞鬼不輸好萊塢貼近生活才有共鳴港産鬼片凋零溫子仁改寫好萊塢鬼片

《23:59》以兵營鬧鬼為題材。

高崇悟認為鬼片在市場上很蓬勃,“要用不同手法制作出不同的故事,是很大挑戰。很多恐怖片的元素建立在民俗與宗教上,創作者要有概念,得要做得有邏輯。”

高崇悟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主修數位電影制作,在《開夜車》之前,拍攝了不少以鬼為題材的短片,他說:“從小就喜歡看鬼片,中學露營的夜行,總愛講鬼故事來吓大家。”《開夜車》除了有現代元素,也有香港鬼片的懷舊味道。

他說拍戲的宗旨是盡量不讓大家逾時工作,因為太累拍出來的效果不好,“拍鬼片的困難是,夜戲多,得調整生理時鐘。”他表明接下來若有機會,将再拍攝多兩部鬼片,“把這個種類掌握好,再嘗試别的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