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電視劇《突圍》正在熱映,觀衆關注度也很高!反腐倡廉題材的電視劇相比較其他題材的算少的,有一定制作水準的,制作比較精良的就更少了,《突圍》算是一部。
宣傳公司把電視劇《突圍》和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挂上鈎,稱其為原班人馬,打造的《人民的名義》續集、姊妹篇,意圖延續《人民的名義》的熱度,給《突圍》造勢。
但實際上,劇本原創者早就說過,這其實和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沒有什麼關系。小說和劇本的作者,周梅森老師當初寫了兩部小說分别是《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财産》,等《人民的财産》改編成電視劇劇本後,取名《突圍》。
在周老師的小說創作中是三部曲,但電視劇是各自獨立的,裡面有些名字和段落相同,那是作者為了友善而已(作者自述)。
觀衆被宣傳公司誤導地去拿兩部電視劇作比較,結果,《突圍》的口碑并不怎麼樣,在豆瓣評分隻有5.8分。
為什麼分這麼低,讓我們來看看兩部片子的差別,以及《突圍》在創作時本身的一些問題,看看後期制作還算不錯的《突圍》問題出在哪,到底有幾個能突出重圍!
01
一、編劇方面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搞影視的大部分都清楚,電視劇重點看劇本(紮實的好本子),電影呢,重點看明星(票房号召力的演員),當然這是相對來說,不是絕對的。(噴子勿噴)
我們看資料,可以看到《人民的名義》的編劇,署名隻有周梅森一人。而《突圍》的編劇寫了周梅森、孫馨嶽(周梅森的夫妻)。當然,圈裡人都知道,通常有名氣的編劇呢,手下都有工作室,不可能每個字都是自己寫,都有學生和助理來執筆,本人把關,或者大綱和一些重要的角色的對手戲會親自操刀。
兩部電視劇,都是可能有很多人在寫,周老師來把關,但抛開這些不說,起碼在電視劇正式署名上,是有分别的,不能絕對說《人民的名義》就一定是周老師一人寫的,他的夫妻沒有寫,但起碼兩部劇的劇本是有側重點的差別,我們可以看得出,《人民的名義》孫老師和其他學生參與的少些,《突圍》呢,孫老師和其他學生參與的多一些,周老師參與的少些。
也因為如此,本劇的最大硬傷出現了:
1、 沒有經典的人物台詞。
不管主角還是配角,都沒有什麼能夠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的,讓人印象深刻的,讓人拍案叫絕的“經典台詞”。這種電視劇,要想成為經典和火爆劇,一是要有精彩的場景劇情,二就是要有經典的台詞(刻畫人物的台詞)。
2、 整部戲不相幹的對話太多。
由于整部戲要講的故事就很簡單,說的就是某國企董事長帶頭A錢,後被發現的故事,要想把這個簡單的事情拍成幾十集的精彩故事,自然要有些藝術創作水準在裡面,而前面說了編劇的問題,自然就“水”了,故事不好編了。例如,秦小沖和妻子的對話、還有齊本安(靳東飾演)和妻子(秦岚飾演)、還有牛俊傑的女兒、要債的李順東等人的一些不疼不癢,又莫名其妙,做作難受的對話,全程都在尬聊。
3、 整部戲的拍攝場景的舞台化。
整部戲拍攝的地方大都是:辦公室、會議室、家裡客廳、飯店
不知道的以為是大型室内情景劇。主創們為了省事,連起碼的機關裡員工集體辦公的場景都不拍了。省了地方,省了排程,省了群演,省了費用,但真實感,就沒了。
本身這種職場就脫離不了員工辦公,這些一定是要大量的群演來辦公,作為背景,襯托主要人物的情節進行的。
除了沒有各個機關各種員工辦公和場景排程以外,更沒有室外的什麼場景,就是零星的一些下礦檢查,也是過場戲,就沖這一點,整部戲的真實感就沒了,觀衆的吸引就少了很多。演員不走心,場景不真實,台詞不接地氣,觀衆也不會覺得好。
4、 劇本不讓改
好比“店大欺客”一樣,這誰名氣大,誰有話語權,在《人民的名義》裡,編劇周梅森老師名氣大啊,他是不讓演員改動台詞的,就跟編劇劉和平老師一樣,劉老師是《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無戰事》的編劇,他也是要求導演和演員不能改動劇本一個字。但問題是,劉和平老師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琢磨,然後自己每一句台詞都自己念順了才定下來的,而且他創作的周期特别長,幾年才出一個劇本,每部都是精品。我們再來看《人民的名義》和《突圍》的導演,李路、沈嚴/劉海波,他們的名氣、作品,都還算不錯,騎虎相當,是以談不上哪個更厲害。
國内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知名編劇,劉和平、高滿堂,他們的作品,每個都不錯,不同的導演拍攝,出來都是很不錯,反過來,這兩部片的導演水準相當,但兩部戲的劇本确實有很大的差別。
02
二、導演方面
剛剛我們前面說了,《人民的名義》的導演李路,《突圍》的導演沈嚴/劉海波,執行導演就不說了。這兩個導演的作品都算不錯,各方面都差不多,兩部片子基本上都是拍攝四個月。
可能他們有修改的想法,但是編劇太強硬,沒能改成,也可能他們就沒有仔細看劇本台詞,因為裡面台詞太密集了。幾乎每個情節都是靠人物的對話說出來,觀衆可以不用看,就用耳朵聽,絲毫不耽誤故事的推進。
如果說在劇本上,導演有點無可奈何,那演員的選擇上,導演是負有一定的責任的。當然,電視劇嘛,挑演員都會帶關系戶。可以了解,但還是要說出哪些人物與演員不合适的。
03
三、演員方面
首先我來看下兩部劇的主要演員陣容。
《人民的名義》:張豐毅、吳剛(影帝)、李光複(人藝)、嶽秀清(人藝)、張志堅
陸毅、侯勇等
《突 圍》:靳東、黃志忠、闫妮、奚美娟、王景春、韓童生、李洪濤等
這一對比,還是看得出來的,前一部的主要演員(主角和配角)有多個是電影裡擔任男一号的,都是實力派,電影裡擔任主演而且拿過獎,得過影帝的。像吳剛、張志堅、侯勇那都是硬漢,還有其他幾個也是在電影裡的常客,老戲骨。
再看看《突圍》,裡面一号男主演,反派,林滿江,黃志忠飾演,黃志忠由于自身的原因,一直是不溫不火,成不了一線男演員,電影裡更不要說是一号主演,就算有,那也是小成本電影,沒什麼影響。演技方面也是有局限的,他早年最失敗的演出就是《新亮劍》,為了學李幼斌的那種爺們,兵痞的氣質,一直是用假嗓子,用丹田在發力,吼叫,讓觀衆看了出戲,發笑。近兩年在電影裡演出稍微多了點,但也是排在男三,男四了,而且都是飾演父親級别的配角,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表演太外在,靠五官的表情來演繹人物,沒有走心的表演,最近在《功勳》裡,飾演水稻之父,袁隆平,稍微好了點,收着點了,估計也是導演把握的準;
說說靳東,這個大家就更不說了,表演呢,不好不壞吧,但演什麼都是一個樣,發型也沒變化,不肯為了角色改變發型,但話說回來,他一直飾演一個類型的角色,另外就是,他電影很少很少,更别說是主演扛起一部電影來。
其他的,除了王景春,靠《地久天長》拿了國外影帝,但那是王小帥的電影,是純文藝片,而且在《突圍》裡,電視劇裡,他就一個男五,男六的角色,很難有發揮,其他的就更不說了,牛俊傑是個主要人物,但演員耿樂不是科班,是我的同行,美院出身,他就是靠自己的憤青氣質,飾演過當年姜文的電影和一些關于青春的影視劇,而且還是北京的,本色出演。後來走上這條演藝道路,要說演技和表演,那都是憑感覺在演,也走不了心。
而且說實話,牛俊傑這個角色,沒有什麼糾結的,在國内,大把更适合的男演員。他來演,就知道是導演或者誰的關系戶,因為不是男一,男二,随便一個演員都能來。
有人說了,沒演過電影,或者電影演的少怎麼了?那這個還是要說說的,電影的表演和各方面要求更高,電視劇相對就粗糙一些,簡單一些,電影參與的多的演員,在鏡頭感、質感方面,是把握的更好的。是以,電影演員可以來演電視劇,但電視劇演員不是随便能演電影的。電影演員要考慮一個演技,還要考慮鏡頭感覺,考慮影院觀衆的接受度(票房)。
04
再來說說,幾個确實不适合的演員。一個就是“牛俊傑的女兒”,這個女演員怎麼看,怎麼都不像是牛俊傑和石紅杏的女兒,感覺年紀太大,三人在一起怎麼看都不像一家三口,說她和靳東談對象都不違和;還有個就是陳曉飾演的記者“秦小沖”。這個年輕人,連台詞都不會說,背台詞都背得生硬,每次說話都快得不行,沒有一點邏輯重音,明顯是個關系戶進來的。
劇情中,他剛從監獄出來,留着些胡子,我們知道這是劇情需要,表示在監獄裡的狼狽嘛,可出來後,就應該有個改變啊!否則怎麼有對比,突出是他在監獄裡沒打理,出來了,重新做人,重新開始,要有個精神面貌才對。但胡子沒剃,那就沒有對比了,沒有對比,那這就徒勞了,你監獄裡狼狽,出來還是狼狽,就不對了,邏輯就沒有了。
當然,這孩子太年輕,皮膚那麼光滑,估計剃了胡子,看上去就二十來歲,也演不了一個遭受挫折的中年記者形象了。
有人說闫妮演的不好,其實不是她演的不好,而是她一直飾演都市生活劇,一些媽媽和普通人婦的角色,很少參演這種現實題材,尤其是反腐,而且是反派,不管她演的再好,她的氣質和她經常飾演的角色就讓觀衆出戲。
再來說秦岚,這是個典型的花瓶。典型的難受,她演的難受,觀衆看的難受,再加上一些劇本台詞的原因,一直在那尬聊,讓人看得确實尴尬。不過,這幾年,她的戲也少,加上導演也想有些美女養眼,但我們要說,導演真的是野心太大,真正的反腐題材,可以不要美女。
剩下幾個老戲骨,很可惜,角色的限制,沒有什麼發揮,基本是走過場的戲。
05
這麼一對比下來,大家就看到,在劇本本身就很水的情況下,演員的標明也不如前者,再加上一些人物的戲份多少設定上,幾個老戲骨又是過場戲,沒有發揮,種種的情況下來,《突圍》沒有好的口碑,就隻能出現豆瓣5.8分的結果。
要說突圍,劇本、導演是不行了,隻能說說演員,靳東是主演,跟以往的電視劇差不多,背台詞僵硬,但他比黃曉明、陸毅好一些,就是表情各方面還算有型,有棱有角,表現算穩定;黃志忠,難得在一部電視劇裡,可以有這樣的人物描寫,按理說,他是一号反派人物,發揮的餘地有很多、人物情緒很細,但他沒有诠釋出這個人物的全部。不過相對他以往的劇中人物來看,他的演出也算可以;闫妮呢,還是可以的,隻是氣質和平時的演出太深入人心,沒辦法,導演的問題;
要說說李順東飾演者,演員田雷,這個演員當初是在孫俪主演的電視劇《安家》裡出演了一個角色,得到大家的好評,現在這部戲裡就擔任比較重要的角色,還是很幸運的,看得出他的表演是有對象的,是有模仿的,這個演員有些靈氣,再過幾年還是會有更好的表現,但在這部中,因為劇本台詞的問題,和對手戲秦小沖演員的問題,也出不來太多彩。
總結一下:這是一部一幫可換可調的演員在尬聊,老戲骨們忙着走過場的,大型室内情景劇。全劇無一人突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