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作者:青縣普法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網絡圖檔

上海海關23日公布,近日在對來自西亞的一批不鏽鋼闆木質包裝實施現場檢疫時,截獲活體蝗蟲一隻,經實驗室鑒定為沙漠蝗雄性成蟲。這是我國口岸首次截獲這一有害生物。

經後續監測,上海口岸未發現沙漠蝗疫情。目前,上海海關嚴格落實海關總署要求,加強進境貨物和運輸工具的植物檢疫和口岸監測工作。

據介紹,上海空海口岸近期強化檢疫防線,在嚴防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的同時,全力把好入境商品檢疫關,成功查獲沙漠蝗、南瓜實蠅、雲杉八齒小蠹等一批有害生物,切實築牢“國門”生态安全。

浦東國際機場海關近日在對國際中轉航空箱實施例行查驗時,在箱體内部邊緣處發現昆蟲個體。經鑒定,确認為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南瓜實蠅。南瓜實蠅又稱南亞果實蠅,寄主範圍廣、繁殖能力強,對葫蘆科果蔬的危害尤為嚴重。

外高橋港區海關近日在一批自捷克進境的雲杉原木中截獲有害生物雲杉八齒小蠹幼蟲10餘頭。雲杉八齒小蠹主要對雲杉、落葉松、紅松等針葉樹種造成危害,繁殖能力非常強,可導緻整片樹林枯死,是最具毀滅性的聚集性森林小蠹蟲之一。

上海海關表示,對于上述查獲的有害生物,均及時實施了檢疫除害處理。在空港口岸,上海海關主動應對近期國際貨運及中轉業務快速增長的形勢,創新實施了“電子圍網+檢疫巡查”工作制度,采取檢疫前置、資訊預判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口岸檢疫品質,嚴防“生物入侵”。

來源:新華網、人民日報用戶端

沙漠蝗漂流記

自2月份以來,沙漠蝗開始了大規模遷徙,已從非洲之角漂洋過海到達了印巴邊境和伊朗南部,防控沙漠蝗的警報已經拉響。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沙漠蝗遷徙圖

沙漠蝗屬于昆蟲綱、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acrididae、沙漠蝗屬schistocerca。沙漠蝗屬已知約80種,2020年初在非洲暴發成災的為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forskål, 1775),是沙漠蝗屬中最容易群發、危害最大的一種。

沙漠蝗體型粗大,雄蟲體長46~55mm,雌蟲體長51~61mm。頭自頭頂到後頭具明顯的淡色條紋,延伸到前胸背闆後緣,前胸背闆兩側具暗色縱條紋。前翅具許多黑褐色斑點,後翅淡色,後足股節黃色,内側黃色,上膝側片褐色,下膝側片黃色。

沙漠蝗的體色為非遺傳多态性。群聚型體淡玫瑰色,逐漸過渡為紅褐色,性成熟時期呈鮮黃色,散居型淡灰色,性成熟期間呈灰黃色或灰色。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沙漠蝗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1頭雌蟲産卵可達100多粒。其生命周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卵、若蟲和有翅成蟲。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沙漠蝗生活史

沙漠蝗體型粗大,可分為群居型和散居型,造成危害的是群居型,其常常聚集而居,白天遷飛擴散,形成蝗災。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群居型和散居型沙漠蝗

沙漠蝗屬于遷飛性昆蟲,一旦發生,蟲口密度異常之大,單一蟲群最多可以覆寫1200平方公裡,每平方公裡可以大約40至8000萬隻蝗蟲(每群總計約50至1000億隻蝗蟲)。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沙漠蝗蟲口密度

根據fao提供的資料:“1平方公裡能容納約8000萬隻成年沙漠蝗蟲的蝗群,它們一天的食物消耗量與3.5萬人食物消耗量相當。”沙漠蝗所過之處可謂寸草不生,遮天蔽日,一片狼藉。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驚!我國海關首次截獲活體沙漠蝗一隻!

沙漠蝗嚴重破壞當地的糧食作物和草料,所經之地出現糧食減産甚至絕産的情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将應對東非沙漠蝗蟲災害列為2020年的首要任務之一,連續發出國際社會應注意防止沙漠蝗為害導緻糧食危機的警報,呼籲世界各國迅速采取行動,并支援各國政府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