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貝格資料攜手清華大學“勘探”大資料富礦

資料正在成為國家戰略資源,挖掘各種資料“礦藏”已經成為政府和各種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的一場高強度的馬拉松賽。巧用資料資源為全球低迷的經濟注入活力迫在眉睫,尤其占住巨大市場佔有率的政府資料正在進入各種資料“礦工”挖礦的視線範圍。深挖政府資料這座富礦被資料獵人選中為“圍獵”的首要目标。

日前,已經擁有數百名資料“礦工”的上海貝格資料公司攜手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簽署合作協定,重點挖掘政府行為資料,為很多處于“深眠”狀态政府資料尋找蘇醒之道。目前大部分資料還是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是,政府在大資料應用上還是有一些困難。比如,資料安全性問題、資料敏感性問題、如何發掘政府資料價值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大資料在政府的應用。貝格資料總裁李常青表示,貝格資料在大資料應用方面有些豐富的經驗,再結合清華大學先進的研究力量,重點解決政府應用大資料存在這些問題,為政府應用大資料提供理論支撐和技術支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劉濤雄提到,社會科學學院在大資料應用方面和經濟政策模拟方面一直有很深的研究,這次與貝格資料的合作可以将研究成果很好落地,為政府的治理工作提供幫助。

9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輿論指出,國務院此舉旨在布局打通政府資料壁壘 ,各部委将向地方開放資料接口。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向媒體表示,今年國家和地方層面關于網際網路+政務的讨論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具體,此次會議分别針對優化流程、平台,以及打通資料壁壘等,布局網際網路+政務,抓住了推進網際網路+政務的關鍵問題。即“打通資料壁壘,促進各部門、各層級、各業務系統互聯互通”。

2015年釋出的《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提出,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門資料資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底前建成國家政府資料統一開放平台。據統計,我國80%以上的資料都掌握在政府部門,資料開放程序緩慢,已經成為我國發展大資料産業的最重要的障礙。包括貝格資料在内的衆多大資料公司為擷取資料資源不遺餘力;政府資料資源也成為産、官、學共同的興奮點。

中央政府旗幟鮮明的态度已經給各級地方政府傳遞了強烈的信号,政府資料開放是大勢所趨,其中蘊含着的商機不言而喻。在地方層面觀察,各地都先後對政府資料開列出不同的時間表。2016年以來各地政府都在公開表态“資料開放”,北京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政府部門公共資料開放機關将超過90%,資料開放率超過60%。執中國資料産業牛耳的貴州省更是政府資料開放的急先鋒,各類市場主體紛至沓來為在中國資料産業第一高地搶占一席之地。

擁有近600名資料“礦工”的貝格資料年初就在貴州開始大勢招兵買馬,為中國首個資料小鎮儲備力量。由貝格資料主導的貴安大資料小鎮規劃面積500畝,建成後有望提供上萬人的就業崗位,産值數十億,将打造成資料采集、加工、出口的全産業生态鍊。“我們将在司法、醫療、社保、交通、慈善、金融、産業等領域全面突破,争取成為行業龍頭。”貝格資料總裁李常青表示。

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指出,大資料的力量顯而易見,目标明确方法得當則必有斬獲,企業可以在攀登大資料高峰而獲得決勝。

日前,貝格資料在跟浙江、河南省等相關政府部門接洽資料合作時明顯感受到各地政府對資料開放的急迫性及開放的方法、路徑表示出濃厚的興趣。浙江省作為長三角民營經濟大省,企業轉型更新對資料利用寄予厚望。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對農業資料挖掘及交易興味盎然。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