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當《模拟城市》剛剛釋出的時候,人們把它當做一個古怪的遊戲,因為它沒有結局,也沒有什麼特定目标。不過,憑借精彩的細節、易上手性及高度的互動性,這款遊戲赢得全球無數玩家的喜愛。《模拟城市》的創造者will wright曾說,他從未想過這款遊戲能夠如此受歡迎,影響力遠超出建築師和城市規劃者的範圍。

(1989年的《模拟城市》,圖檔來自dailymotion)
如今,新一代的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專家正在把《模拟城市》的理念貫徹到智慧城市設計之中。這種做法被稱作是“遊戲化”。“在智慧城市的規劃上,肯定會有許多遊戲化的成分。特别是,在建設之前,你想要模拟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建築和設計學院的matthias haeusler教授說。
他認為,計算機模拟正在成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工具,因為設計師們把使用者體驗納入了考慮範圍,而不是孤立地考慮某個項目。“在智慧城市,你會看到,許多不同的原則交彙起來,共同運作。” 他說,“它們必須一起運作,因為智慧城市涉及的領域繁多:工程、科學、建築、設計、政治和經濟。這些東西都要融合到一起。”
是以,新一代的城市設計師要熟悉多種原則,或者,至少能夠與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交流。“你要與計算機科學家讨論程式設計,你要與建築師讨論建築上的局限,而且,你要了解項目背後的商業模式,以確定其财務上的可行性。”
(圖檔來自500more)
澳洲的一項實驗證明,遊戲化能夠有效改變人們的行為。一年前,布裡斯本市政部門與昆士蘭科技大學合作,開發了一款手機遊戲,目的是幫低收入者減少能源消耗。結果是,參與者平均一年節省電費220美元,有些人甚至節省了2000多美元。
對此,昆士蘭科技大學的教授 rebekah russell-bennett說,“這是無意識的學習。你在無意中學到了東西。如果你讓人們去鍛煉,效果從來不理想,但是,如果你讓他們帶着孩子,按照虛拟地圖遊玩城市,那麼,這是個有趣的周末活動。我們會觀察成功的遊戲,研究它們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block’hood,圖檔來自 archdaily)
在美國洛杉矶,建築師 jose sanchez 正在開發一款名為 block’hood 的模拟建築遊戲。他說,這款遊戲強調的是生态和可持續性,而不是如何戰勝對手。同時,他也認為無意識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的想法是,這款遊戲應涉及一些有趣的問題和話題。人們可以從中學到東西,但是,它不一定被當做教育類遊戲銷售……從開發初期,block’hood 就是一款商業遊戲,但是,我可以向廣大使用者傳達一些資訊。”
他的靈感來源正是《模拟城市》 。“無論是建築方面,還是遊戲方面,《模拟城市》的創造者 will wright 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一直認為,這樣的平台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