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移動開啟eSIM卡征程:聚焦物聯網市場 産品本月推出

在日前召開的“2016esim技術與創新峰會”上,中移物聯網企業合作部進階技術總監肖青透露,中國移動将會在本月底推出支援2g網絡,内置esim卡的物聯網晶片,在明年将會推出支援4g網絡的産品。

肖青坦言,中國移動内部針對esim有過非常激烈的讨論。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已經有了幾個共識:在手機領域是零和遊戲,esim并沒有帶來産業增值;但在物聯網領域,需求卻是客觀存在,也是産業突圍方向。

肖青認為,對于esim的最初需求是來自對于sim卡的形态以及成本,然後才是國際漫遊這樣的需求。在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如果sim卡的成本很高,對于營運商和使用者來說,都是個很大的負擔;另外,就是在體積、可靠性、防盜以及應用環境的适用性方面,esim的确有着廣泛需求。

衆所周知,esim的特點就是浸入到終端裝置後,不可拔除。肖青表示,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是通過探索sim基元的方式來做産品的探索。中國移動在7月底會推出類似于esim的物聯網晶片,這個技術是和業界主流的基帶晶片廠商用聯合開發的模式,在晶片裡面内置sim的基元和語音端進行連接配接的代理軟體。

肖青介紹說,中國移動在晶片層面,把原來的基帶晶片再增加一個sim的基元,這個基元在安全性上和原來的sim是完全一緻的。最終使用者拿到産品的時候,晶片已經内置了營運商的卡,使用者不需要再用一個卡槽或者再去購買卡了,開通的方式也更加靈活。

這種做法在非常好的解決了安全性和成本兩大難題的同時,也節約了使用者開卡的周期,提升了效率:“這回避esim卡會碰到的安全問題,至少在硬體上和原來的sim的安全等級完全一樣;在成本方面,通過sim卡和卡槽的取消,能夠降低4元左右的成本,這在物聯網領域是非常敏感的;在開卡流程方面,營運商隻需要在背景開通業務和計費系統,就能開展業務,大幅壓縮了制卡的流程。”

此外,肖青還強調,中國移動還在esim裡加入了嵌入式的軟體,可以幫助使用者零程式設計實作和雲端的連接配接。通過代用api的方式可以實作從傳感器的資料到雲端的傳輸和相應的管理。以晶片為載體,配合中國移動的網絡和語音平台來建構對使用者整體的雲管端的解決方案,這樣能夠為開發者和企業客戶在産品開發、市場拓展、營運部署和互動、整體的營運和維護等領域提供真正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分割線================================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