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運商發力大資料,實作流量經營向大資料營運的創新轉型

未來是一個資料驅動的世界,一切都将被數字化,數字化創新轉型将成為各行業應對時代變化和市場競争的必由之路。gartner 資料顯示,全球資料量每兩年翻一倍,每年新産生和複制的資料量将從2013年的4.4zb增長到2020年的44zb。idc報告預測,到2017年,數字化業務上的能力欠缺将使25%的企業失去市場位置,20%的行業領先企業将被2000年以後成立的企業取代。

電信營運商具有發展大資料的先天性優勢,電信與媒體市場調研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 在2013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120家營運商中約有48%的營運商正在實施大資料業務。另外,大資料業務成本平均占到營運商總it預算的10%,并且在未來五年内将升至 23%左右。可以預見,在流量經營逐漸替代話音服務之後,大資料營運将成為電信行業新的轉型發展趨勢。

電信大資料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從資料應用價值來看,電信大資料具有大資料4個“v”的典型特征:在資料量方面,電信營運商數以億計的使用者規模保證了海量資料來源;在多樣性方面,既包括結構化的使用者基本資訊資料,也包括半結構化的使用者通路日志資料,還包括非結構化的流媒體資料;在速度方面,通信網絡的實時承載保證了資料擷取和存儲速度,長期營運與營銷支撐奠定了資料快速處理的能力基礎;在真實性方面,在手機實名制的條件下,營運商在資料源的客觀性、全面性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從市場應用前景來看,電信資料在工農業生産與消費、個人生活與公共服務等方面都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價值。以位置服務應用為例,電信使用者的精确位置定位資料,既能夠為商家提供精準營銷服務的資料支撐,也能為政府部門進行交通管理和安全管控等提供參考資料。據貴陽大資料交易所的分析結果顯示:2015年電信大資料應用市場規模為10.34億元,2016年預計年增長率為60.77%,達到16.62億元,2016-2020年期間的年均增長率将達到120.95%,至2020年,電信大資料應用市場規模将達到471.84億元。

國内外營運商在多個領域進行大資料創新實踐

為推動大資料業務發展,國内外電信營運商在組織架構、應用開發、商業模式等多個領域進行創新:

組織架構方面:營運商通過專業化和獨立化的創新營運方式,适應大資料業務發展。2012年10月,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 率先宣布成立名為動态洞察(dynamic insight)的大資料業務部門;2014年3月,紐西蘭電信宣布成立一家獨立的大資料子公司qrious;2016年1月,中國聯通和西班牙電信宣布,雙方合資成立“智慧足迹資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依托中國聯通的基礎通信網絡和市場經驗,以及西班牙電信在“智慧足迹”等大資料服務方面的技術,共同在中國提供大資料應用服務。

應用開發方面:營運商通過“風投孵化”、“衆包項目”、“垂直領域生态合作”等更加開放的創新合作方式,實作取長補短,促進大資料業務發展:2012年開始,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 啟動talentum計劃,支援大資料相關專業的學校畢業生和創業公司的工程師進行大資料應用研發項目; 2013年3月,ntt docomo與健康領域專家歐姆龍公司合作,基于雙方的資料整合分析,為使用者提供精準移動醫療保健服務;2014年2月,at&t與ibm簽署合作協定,雙方将設立專門的大資料合作項目,共同發展大資料公共服務。

商業模式方面:營運商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身能力,積極探索“資料源供應”、“資料平台服務”、“資料基礎設施服務”等多元化合作模式:at&t将客戶位置資訊進行安全處理後,有償地提供給商家;南韓電信(korea telecom)打造 “智慧首爾”公共資訊網絡平台,涵蓋33個資料庫、880個資料集,提供公共服務資料支撐;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推出“智慧足迹”分析平台,實作資料開發和分析能力共享,為商家提供精準營銷支撐;截至2015年底,中國電信已建成超過330個資料中心,為上千家企業提供idc資料雲存儲和管理服務。

營運商發展大資料仍面臨多方面挑戰

電信大資料給營運商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同樣帶來了嚴峻挑戰,主要表現在資料生産和資料交易兩個層面。

資料生産層面:

一是資料源方面,營運商資料支撐系統較多,由于缺乏标準化要求和統一口徑,資料散落在各種系統中無法進行有效的采集、分析,導緻資料整合困難、時效性差,無法關聯、共享,一些關鍵性資料名額還存在缺失現象;

二是資料分析方面,現有的dpi分析能力難以滿足目前mbb流量井噴和信令監測事件頻發的資料分析要求,資料量的增加使得營運商傳統的處理資料和存儲壓力增大,資料類型的多樣化使得傳統資料處理視窗難以處理,資料需求的響應速度難以保障。

三是資料業務開發方面,各省市公司相對獨立,僅一個省的單月使用者計費資料清單就多達數十億條,而大資料業務的價值就在于跨地域和跨業務的資料融合分析;對于營運商而言,資料整合和管理難度大,在形成統一的大資料業務體系和品牌影響力方面,面臨較大挑戰。

資料交易層面:

一是資料安全方面,電信大資料涉及使用者個人隐私,在使用者資料安全和資訊保護方面要求嚴格,如何在資料交易過程中,有效規避資料安全風險,切實做好資料安全管理和保障,是營運商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二是交易管理方面,目前全國性的大資料交易市場建設仍處于初級階段,在交易管道、交易方式、交易規範、資料定價和技術支撐等多個方面均存在盲區,電信大資料的商業價值變現仍是區域性的個别探索行為,缺乏規範化支撐。

三是需求對接方面,電信大資料市場應用需求仍不成熟,除了金融、征信等個别領域,包括醫療、教育、交通等大部分垂直領域的應用需求仍處于較低水準,客戶對于電信大資料的應用價值、應用方式等方面認識水準較低,市場培育和開發的壓力較大。

營運商發展大資料需統籌規劃,建構大資料業務營運體系

要把握電信大資料的發展機會,營運商需要從戰略規劃、營運管理、能力建設、應用開發和人才儲備等多個方面入手,聚焦問題,整合資源,統籌協調,建立大資料業務營運發展體系。

戰略規劃:營運商發展大資料業務,必須制定明确的發展規劃,以自身能力建設為基礎,從内部資源整合開始,逐漸推進:

第一步,在内部進行大資料資源和能力的整合,打通各管道的資料節點,統一大資料存儲和分析口徑;

第二步,初步實作大資料在内部營運中的實踐應用,包括精準營銷、網絡優化和使用者管理等,建立大資料應用共享平台,并逐漸開展對外的大資料合作;

第三步,實作全面的大資料應用服務開放營運,形成穩定的大資料生産力,逐漸建立重點突出的大資料應用服務體系,明确大資料營運合作模式,按需進行大資料資源能力的靈活擴充。

營運管理:要形成大資料生産力,必須建立與之相适應的組織結構,突破現有組織格局的限制:

對内要建立專業化的大資料營運管理機構,如“大資料推進委員會”的形式,通過跨部門協同,将分散的大資料資源進行整合,建構統一的大資料共享平台,為大資料資源能力的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對外積極探索與其他大資料企業合作營運的方式,如“大資料合資公司”,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基礎設施能力和資料源,與網際網路公司、大資料軟體服務商等大資料企業合作,共同建立合資公司,積極開發大資料應用服務産品,加強大資料市場的營運推廣

能力建設:實作資料“資産化”管理,建立獨立标準化的資料資産管理制度,打造開放、共享的大資料營運支撐能力平台。

形成資料統一認識,實作資料定義、口徑、編碼等方面的統一,明确在對外合作中資料資産的接口、安全規範等。優化平台資料來源,加強現有大資料平台建設,考慮引入外部資料資源,完善公司資料體系;加大資料投資力度:加強資料采集、存儲方面的投資建設,實作資料的及時性與全面性。

應用開發:基于豐富的大資料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政企客戶基礎,從垂直行業、細分領域(如旅遊、交通和安全等)切入,打造公司核心優勢,有選擇、有重點地開拓大資料應用服務市場。

強化基礎設施供應能力,充分發揮公司的網絡基礎設施優勢,開展寬帶、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傳輸供應業務;充分利用公司的大規模雲基礎設施和idc基礎能力,開展雲空間租用等相關基礎設施供應業務;以基礎設施供應服務為依托,為大資料應用服務市場的開拓提供有效保障。

人才培養:發展大資料的關鍵是人才,首先要明确營運商大資料人才的需求,一是具備資料分析和研發能力,能夠建立适應電信營運商的資料架構;二是應熟悉電信自身的業務,對電信大資料的來源、類型和應用方向都有深刻了解。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大資料人才引進和培養體系,外部引進人才要注重創新能力與實踐經驗的結合,既要有大資料專業出身的應屆生作為基礎資源,又要挖掘實踐經曆豐富的大資料行業人才;同時,要積極進行内部挖掘,善于從公司内部發掘具備大資料能力,并熱衷于從事大資料相關業務的人才,進行教育訓練提升。

結語

在大資料快速發展的時代,營運商擁有豐富的大資料資産,通過大資料業務的創新發展,釋放管道中龐大資料的潛在力量,将有力推動營運商克服目前流量經營中“量收不比對”、“管道低值化”等發展困境,實作轉型發展。然而,美好的前景仍需要踏實的行動來實作,要想抓住大資料的發展機遇,營運商必須克服傳統營運架構的限制和阻礙,以更加開放和創新的精神,建構适應大資料發展的全新業務營運體系,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搶占大資料産業發展的生态位,實作面向數字化社會的轉型發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