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雲時代 場景化PaaS時代已經到來?

1960年,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 john mccarthy 表示:“有朝一日計算很有可能會成為一種公共資源。” 這是雲計算概念的第一次被提及。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平等的搜尋使用和分享各種各樣的資訊,大資料的概念也開始漸漸被人們所熟知,當然這些都得益于雲計算的發展和普及。

傳統網際網路時代, 自給自足的硬體基礎

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網站” 成為網際網路内容構成的主體,當時網際網路需要解決的是資訊的匮乏。“門戶” 成為當時 “内容為主、服務為輔” 的靜态網站的代表,其提供服務的技術也大多在搜尋引擎這樣的 “中間頁” 上。彼時,雲服務還未成型,以新浪、網易、搜狐、騰訊這類的門戶自建機房為主,也有少部分提供存儲業務的服務廠商的存在,但因為成本太高并沒有大量普及。

但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資料的急速增長,這些自建的機房已經慢慢的不能滿足自身的需求,從事網際網路業務的公司也紛紛開始提出大量的資料存儲和對 idc 機房的需求,這些都給後來 “雲” 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基礎和肥沃的土壤。

消費網際網路時代,雲計算概念熱潮 iaas 初步發展

網際網路解決了初期擷取和檢索資訊的問題之後,漸漸開始融入到人們日常的購物、閱讀、出行、娛樂等方面。同時也開始注重為消費者創造個性化體驗,這個時期的網際網路 “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網際網路” 應運而生。為了提高服務品質,雲計算以一種技術層的概念開始出現并初步落地。

随着消費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資料和資訊的價值不斷被發掘,iaas 層的服務和資料存儲成為了 it 市場中的兩大熱點。 一大批的 iaas 服務廠商和專注于存儲及相關資料服務的雲服務商開始出現并逐漸壯大,一定程度上也幫助了網際網路的進步和發展。

産業網際網路時時代, paas 和 iaas 的深入融合

随着移動終端和帶寬的更新、雲計算的進一步落地、大資料分析能力的技術出現,網際網路從消費者的虛拟化,進入到了企業虛拟化的 “産業網際網路” 階段。即 “從小 c 時代到大 b 時代”。而随着虛拟化程序逐漸從個人轉向企業,以價值經濟為主要盈利模式的産業網際網路将逐漸興起。網際網路開始融入到了包括制造、醫療、農業、交通、運輸、教育等多種行業當中來。

産業網際網路時代,資料更多地聚合于雲端。而雲端的價值也超越了單純的計算能力與存儲空間,成為資料價值的策源地。

當更多的資料被不斷置入雲端,對雲服務的需求變得日益複雜。圍繞資料展開的功能成為這一階段雲計算服務的熱點需求(資料的管理、傳輸、備份、聚合、處理、分析等等)。一方面,作為 iaas 層的雲存儲服務需要不斷豐富場景來滿足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以雲存儲服務作為連結,iaas 與 paas 開始了深入的融合,雲端豐富的資源能力與資料處理能力進一步整合,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簡便快捷而高價值的融合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的傳統意義上的 paas(谷歌 gae)已經逐漸失效,這裡所說的是現在的更容器化的 paas。

場景化 paas 時代已經來到?

随着智能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大資料、雲計算的成熟和應用,網際網路,正在步入 “互聯共享” 的時代。

而對于 “雲” 的需求服務開始像水電、空氣一樣變得常見和必須,即插即用式的接入網絡就可以直接使用的 “雲子產品” 将會替代傳統的雲服務産品,提供更多技術場景閉環的綜合類 paas 廠商将會發展迅速。按需使用,按需計費,雲服務開始把一些原本不相關的企業連接配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特的、創新的生态系統。同時,為那些尚未得到挖掘和利用的資料,通過分析的手段和工具,應用到各種按需定制的場景的建構當中,讓資料真正流動,成為可變現資源,為企業、社會創造價值。類似七牛、機智雲等定制化廠商将會被更多應用,大的流程化的雲服務廠商則會更多的提供基礎子產品化服務。

雲計算發端于雅虎郵箱的應用,概念由谷歌提出,發力于 aws,最後随着大資料時代的到來, “雲” 像水電煤一樣将成為一種公共的基礎設施,也可以像電網一樣源源不斷的為我們提供運算和存儲的服務。

應用為王,生态共享,場景化 paas 模式,或許在悄然成為趨勢.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