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型更新壓力下的貴州之變:大資料帶來新的動力

轉型更新壓力下的貴州之變:大資料帶來新的動力

透視轉型更新壓力下的貴州之變

目前,中國經濟來到了爬坡過坎兒的關鍵階段。在經濟增速放緩、企業盈利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貴州省及時轉變思路,積極培育新産業,創新政策措施,經濟發展呈現出新氣象。

大資料帶來新動力

2015年,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6.2%。然而,位于中國西南的欠發達省份貴州,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卻有望超過10%。

三年前,急于轉型脫困的貴州省開始謀劃大資料産業發展。冬無寒冬夏無酷暑的氣候、遠離地震帶的地質條件、豐富的水電資源優勢,可直接降低資料中心的用電成本,貴州非常适合發展資料産業。而大資料産業的發展,有可能将貴州發展為西南區域的電子資訊産業中心。

貴州省有關負責人說,從基礎設施、大資料金融、人才、大資料資源等幾個方面共同發力,貴州省努力建構大資料産業生态。

新做法催生新活力

前不久,貴州省六盤水市上司收到了一封感謝信,它來自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法國拉法基集團。在這封用中英文撰寫的感謝信中,贊揚了六盤水市委、市政府為企業精準幫扶、貼心服務、推動發展所做的努力。

“他們感謝市裡為企業解決了現實問題。”六盤水市經信委主任吳堅說,在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中,拉法基瑞安貴州分公司水城廠向幫扶組提出了生産經營中遇到的四個困難: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繳存标準差異、水城工廠礦山粘土礦土地歸還、礦山專用公路安全治理和市場公平競争。經過協調處理,其中三個問題得到解決,最後一個問題正在由省裡協調進行中。

“拉法基在六盤水的經曆隻是貴州‘百千萬’工程的一個縮影。”貴州省經信委副主任宛會東介紹說,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2014年9月起,貴州啟動實施“百千萬”工程,即:省級抓“百”戶企業立标杆、市級抓“千”戶企業強骨幹、縣級抓“萬”戶企業夯基礎,省市縣三級上司面對面、點對點開展企業貼身服務,促進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統計資料顯示,“百千萬”工程實施一年多來,貴州省24位省上司親自挂帥,50位廳局長主動參與、全程幫扶,238名市上司和1765名縣上司跟進,共幫扶企業11151家。在省市縣三級共同努力下,已幫助解決問題9591個,解決率達到66.67%。

宛會東認為,“百千萬”工程已成為企業反映問題的主管道和工業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通過建平台、強服務、優環境,一批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産業轉型更新取得明顯成效。其中,以大資料電子資訊産業為代表的新興産業從零起步,發展勢頭強勁。貴州工業經濟在新常态下依然保持了較快發展勢頭,增速位居全國前列。今年将力争進入全國前三名。”宛會東說。

新潛能助力轉型更新

“目前,從整個工業運作情況來看,出現了‘三個分化’。”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說,第一個是行業出現分化。一方面,有些傳統産業比較困難,而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産業、新的業态增長還是比較好的。比如高技術制造業,2014年增加值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4個百分點。第二個是企業出現分化。有比較困難的企業,也有發展比較好的企業。第三個是區域地區出現分化,有些地區特别是轉型更新行動早的地區出現了好的發展勢頭。

貴州的轉型發展走在了前列,尤其是其對大資料産業的提早布局使得轉型之路比較順暢。“實際上,包括大資料産業在内的一些新興産業總體發展不錯,目前正在興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新一代資訊技術和制造業的結合。”馮飛說。

他認為,中國大資料産業發展最重要的優勢就是市場規模的優勢。截至2015年10月,中國行動電話使用者規模已經突破13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達到9.5億,高居全球第一,市場規模十分龐大。預計到2020年,中國所掌握的資料将占全球整個資料量的20%,充分展現了超大規模國家的市場優勢。

“中國有一批創新活躍、規模相當大的企業,這也是發展大資料的一大優勢。”馮飛說。在全球市值居前十位的網際網路企業當中,中國占了四席,而且這四個企業基本都是利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得到了迅猛發展。

此外,中國是IT産品的制造業大國,智能手機、平闆電腦、通信交換裝置等産品,在全球的競争力都是很強的。“硬的能力比較強,再結合大資料這種軟的能力,就形成軟硬結合的競争優勢,這是發展大資料産業、助力轉型更新比較好的條件。”馮飛說。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