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防行業相關标準、法律及規劃一覽

安防行業包括視訊監控、實體防護、防盜報警、出入口控制和排爆安檢等多個細分行業。國内安防龍頭海康和大華都是從做視訊監控産品開始,從後端做到前端,再到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和安防營運。安防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安、交通、司法、金融、能源、科教衛和智能樓宇等七大行業,近年來個人住宅、智能家居等應用也開始放量。

一、安防行業标準及認證

一直以來,安防行業進入門檻低,市場混亂,沒有形成統一的行業标準,對于安防行業來說,标準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10年以來,安防行業陸續出台的幾部行業和地方标準。

安防行業相關标準、法律及規劃一覽

目前,我國安防企業也越來越重視行業标準的建立。onvif标準、psia标準以及hdcctv聯盟已經成為安防業界較有影響力的行業标準。據調查,目前onvif組織的成員占據市場72%的份額,已在北美、歐洲和亞洲地區擁有衆多會員企業。未來,随着安防企業對标準的重視,以及國家對安防行業标準的重視,國内安防企業将拉近與行業标準的距離。

二、安防行業相關法律法規

随着安全技術防範在公共安全執法和管理中作用的日益增強及安防産業的快速發展,安防行業的管理工作薄弱的狀況亟待改善。《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以後,行業管理部門及有關組織按照市場經濟體制的原則,以促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為根本出發點,針對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強了行業管理的調查研究,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出了行業管理的新路,初步形成了适合行業發展的新型的管理體系。

在國家層面上積極促進行業立法,拟從根本上解決行業管理無法可依的局面;行業标準、認證、檢測工作得到加強,并逐漸走向制度化、規範化;行業自律管理切實推進并初見成效。經過紮實有效的工作,整體市場環境有所淨化,行業風氣開始朝着好的方向轉變。

1)行業法規

為維護公共安全,有效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範安全技術防範管理,從根本上解決行業管理及資訊使用中的突出問題,2008年在國務院法制辦、公安部法制局的上司下,公安部科技局組織相關專家加強了安防立法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完成了《安全技術防範管理條例》(修改稿),明确提出了安防立法的指導思想、目标原則、适用範圍,以及從業要求、安裝營運、資訊使用、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内容。

2013年6月,國家文物局出台了《博物館和文物保護機關安全防範系統要求》和《文物建築防雷技術規範》兩項标準,對規範文物安防系統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10月,全國首個停車引導标準正式實施。該标準首次建立了該行業的标準内容,規定了汽車庫和停車場車位引導裝置的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使标準在執行上更加貼進實際,更加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地方法規

2007年以來,為了維護公共安全,規範公共安全圖像資訊、安全技術防範産品、安防設施系統建設的管理,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當地需要和實際情況,陸續制定并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管理法規。

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公共安全圖像資訊系統管理辦法》及《北京市公共安全圖像資訊系統備案管理規定》;重慶市出台了《重慶市社會公共安全視訊圖像資訊系統管理辦法》;遼甯省出台了《公共安全視訊圖像資訊系統管理辦法》等;重慶市警察局發出《關于進一步規範視訊圖像監控系統建設的通知》;雲南省綜治辦出台了《雲南省城市報警和監控系統建設實施意見》。

3)标準化工作

近年來,中國标準化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13年底,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标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00)已完成的現行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共141項。這些标準涉及入侵和反劫報警、視訊監控、出入口控制、防爆安檢、安防工程、實體防護和人體生物特征識别應用等多個專業技術領域。

sac/tc100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

安防行業相關标準、法律及規劃一覽

圖表2:sac/tc100的主要工作任務

4)安防産品及工程檢測工作

全力配合公安業務及奧運活動等開展檢測工作。2008年國家安全防範報警系統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派出檢測組,按照“3111”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試點機關的檢測要求,分别對全國11個試點城市進行了檢測工作。

作為第29屆北京奧運場館安保檢測簽約機關,檢驗中心(北京)派出資深安全防範工程技術專家為安保驗收組成員,參加了第29屆北京奧運會場館安保檢測暨專家驗收工作,承接開展了國家級“等級化資訊系統安全建設實驗環境與檢驗平台”等系列科研項目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對外交流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國家安全防範報警系統産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與ul美華認證有限公司簽訂了正式合作協定,建立了ul1037家用保管箱攻擊測試教育訓練實驗室,在前期市場調查的基礎上,與ul公司最終确認将保管箱作為ul美華認證首批在中心委托檢測的産品類型,标志着ccic-ul合作踏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三、安防行業發展規劃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安防行業已形成了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産業體系,尤其是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壯大,安防産品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及服務業均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形成了市場應用廣泛、産業鍊相對完整、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成長型行業,在服務政府建構“和諧社會”、推動“平安城市”建設、實施“科技強警”戰略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顯著的作用。

伴随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安防行業又将進入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為使安防産業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态勢,我國制定了《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中指出未來我國安防行業的發展目标。

1)實作産業快速及可持續發展

到“十二五”末期實作産業規模翻一番的總體目标。年增長率達到20%左右,2015年總産值達到5000億元,實作增加值1600億元,年出口産品交貨值達到600億元以上;産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安防營運及各類服務業所占比重達到20%以上。

深挖傳統市場,着力培育新興市場,大力開發民用安防市場;實施品牌戰略,繼續培育形成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鼓勵支援企業在國内外上市融資,實作跨越式發展;加快發展中西部地區安防産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中西部地區設廠辦企,引導産業合理布局。

2)推動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圍繞建立創新型行業的目标,建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加強對重點企業創新的支援與引導,支援一些骨幹企業向産業鍊上遊轉移,培育一批企業成為行業科技發展的領軍和主導力量;加強安防基礎理論研究,引導安防理念及技術創新。

加強物聯網技術在安防行業中的應用研究,開發相關适用技術和産品;針對政府、行業、社群、家庭不同安防需求,推動技術應用創新,提供解決方案;加大研發投入,争取在入侵探測、特征識别、晶片技術、系統管理和控制、圖像智能分析、安防評測技術等關鍵技術的開發及産業化方面取得突破,在雲技術研究與應用、顯示與存貯技術、防爆安檢技術以及實體防護技術等方面力争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着力提高軟體平台開發能力,逐漸改變“硬強軟弱”的狀況。

3)加強行業管理,逐漸形成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不斷深化和推進行業改革,建立科學有效的行業管理體系和機制。加快推進安防立法工作,完善規章制度和規範标準,依法加強行業監管;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強化行業自律管理,通過開展工程企業資質認證、安防從業人員職業教育訓練和技能鑒定、開展企業信用評價等工作,進一步提高行業自律管理能力和水準。

積極推進标準化戰略與實施工作,有效提高标準化工作服務政府和服務行業的能力和水準;建立健全第三方合格評價體系,擴大強制性産品認證(3c認證)、自願性認證(ga認證)範圍,拓展第三方評價服務形式;推進企業誠信建設,逐漸形成規範有序、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