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來越多企業将通過傳感器收集分析資料

傳感器作為自動化智能裝置的必備器件,随着下遊需求增長,以及産業化應用提速将迎來發展新機遇。相關機構預計,未來5年,我國傳感器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将達到30%左右,市場規模有望不斷擴大。目前,在以佛山、東莞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一場新工業變革正迅猛發生。佛山今年提出,将建設中國“網際網路+智能制造”試點城市,并發展基于工業網際網路的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而這其中,離不開傳感器對智能系統的改造。

從布置傳感器收集資料,到可視化資料,再到利用軟體分析資料,最後利用資料進行決策,這是工業網際網路的四步走大資料技術路徑。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通過傳感器收集分析資料,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在工業物聯網布局中,國内企業通過與國内外優秀廠家合作,通過布置機器傳感器、收集分析資料,來幫助企業優化決策、降低成本。

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一直在布局長遠的基礎創新研究。2012年,美國開始打造遍布全美的45家制造業創新研究所,聚焦的領域包括增材制造等。2014年,美國再增加3億多美元投資,用于支援先進材料、先進傳感器、數字制造三項關鍵技術。

越來越多企業将通過傳感器收集分析資料

越來越多企業通過傳感器收集分析資料

另外,工業網際網路貫穿美國多個産業鍊。比如,機械租賃企業靠傳感器檢測機器使用情況,就能夠提升20%的營業額。機械制造企業将機器聯網就可預測故障,提高生産效率。

例如,據美國波音工廠人員介紹,波音飛機上裝有幾千個傳感器。基于對航程中海量資料的收集分析,飛機可以判斷第二天航線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并在起飛前檢查和替換零件,降低風險。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