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華為工程師建公鍊獲投500萬 提供分布式存儲 11月上測試版DApp

作者:鉛筆道
前華為工程師建公鍊獲投500萬 提供分布式存儲 11月上測試版DApp

李萬勝認為,資本寒冬是一級市場撿寶的好時機。

文 |鉛筆道 記者 武旭升

“投資經理都去旅遊了,沒有項目/錢可投了。”這句話最近常在區塊鍊領域的資本市場上被提起。行情下行,市場變冷,資本紛紛撤離區塊鍊圈。此時,一些原本很少抛頭露面的機構卻在布局一級市場。 鉛筆道獲悉,近日,nbs(next blockchain system)團隊獲得了500萬天使輪投資,成為資本的寒冬中少數獲得投資的區塊鍊項目之一。 nbs是一條基于ipfs協定建構的公鍊,其應用領域包括數字文化産品存儲、跨境貿易支付等。項目于去年10月正式啟動,創始人李萬勝早期曾在華為、開心網等公司擔任網絡安全和軟體工程師,後來在國内外多次創業。 今年11月,團隊計劃推出一個測試版dapp,驗證網絡的穩定性和易用性後,再開發具有實際價值和盈利模式的商用系統。

注: 李萬勝承諾文中資料無誤,為内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追求高tps是違背區塊鍊核心思想的

大約下午兩點,李萬勝出現在中關村軟體園孵化器23号樓的衆創空間。在一間狹小的會議室裡,他講述了自己與nbs誕生的故事。會議室裡除了他響亮的山東國語外,還有隔壁傳來有人午休打呼發出的“隆隆”之聲。

復原李萬勝職業生涯的“賬本”,履歷可謂“豐滿”。他曾是知名公司骨幹,跨領域、跨國多次創業。2007年,他進入華為擔任網絡安全和軟體工程師,在部門内多次力挽狂瀾,曾将國家級标準的h.323協定中的bug找出,并重寫代碼。“現在我敢出來自己做公鍊,大部分技術都是在華為時期練就的。”

2011年,他離開華為,進入開心網擔任系統架構師。在開心網工作2年後,李萬勝離職創業,去美國做了一個類似于鹹魚的電商平台。2016年,他回到國内做了一個網際網路金融平台。一方面受政策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平台小,業務拓展難,不得已在去年關閉。

互金平台做不成,他卻碰到了區塊鍊風口。關于區塊鍊,早在2009年他就有所耳聞。那時他還在華為工作,有朋友在做比特币錢包,由于當時比特币價格較低,他并未在意。那時在他看來,比特币就是一個網絡程式設計與密學結合的産物。“覺得這個東西沒什麼用。”

後來,他做互金平台時發現,極少有人願意把自己的身份資訊和真金白銀存儲到平台上。“沒有人信任你,你還是一個小平台,你拿着錢跑了怎麼辦。”另外,以太坊的問世也讓他看到,區塊鍊技術除電子現金外還有别的領域可以用。

但當時在他覺得市場反應過激,許多項目方都在宣傳百倍币、千百币。“這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販毒的利潤都沒那麼大。”于是,他并未急于啟動項目,而去年下半年開始深入探索區塊鍊如何落地,最終發現這種技術也是有缺陷的。

比如,資料存儲就是一個問題,當鍊上的資料量達到一定程度後,普通電腦就無法正常運作用戶端。

再比如,有的公鍊拼命追求tps,降低去中心化程度。這在李萬勝看來是違背區塊鍊技術核心思想的。追求tps必然會降低去中心化程度,“誰會把自己的資料和資産交給少數有錢人驗證和管理。”

探索期間,他曾嘗試“破壞”比特币網絡,幫朋友找回丢失的私鑰。他的一位朋友早期持有價值數億的比特币,但由于私鑰管理不當丢失了。李萬勝試圖通過計算機驗證所有位址找回私鑰,最終發現這是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現在的計算機還無法根據公鑰逆向破解私鑰,如果未來量子計算機問世了,人類可能也會設計新的共識來對抗它。”

這一次嘗試讓他深切體會到在區塊鍊系統裡,作惡的成本是遠高于做好事的。他也更加相信區塊鍊技術可以利用代碼建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并且通過共識重構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系和價值配置設定。

存儲是可落地場景

據李萬勝了解,某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遊戲和音樂産業品中,該公司給内容貢獻者分成是9:1,平台拿9,創作者拿1。“這明顯是不合理的,不是pow。”

經過一番探索和籌備後,他在去年10月正式啟動“nbs”項目。這是一條以ipfs協定為基礎,融合智能合約虛拟機建構的公鍊。nbs主要落地場景為可數字化的事物資産、數字資産的存儲、路由與分發等。

在李萬勝看來,音樂、電影、圖檔、文章以及一些數字化方案等都是可上鍊存儲的。這些數字資産上鍊後,使用者在交易或調取他人作品使用時,由智能合約完成,減少人為操作流程,一定程度上可保持交易雙方的利益和資産安全。

除數字文化産品的存儲外,他認為nbs在金融領域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比如票據、跨境貿易支付、私密資訊互傳等。

技術上,nbs采用ipfs協定+區塊鍊賬本+智能合約虛拟機。ipfs協定本質上是一種内容可尋址、版本化、點對點超媒體的分布式存儲、傳輸協定。這一協定可将檔案切割後加密存儲在多個節點上,讓資料分散存儲,降低單個節點的資料存儲量。

此外,團隊還采用區塊鍊賬本層完成token的轉移,數字内容的價值以token指代,token所有權的轉移即數字内容所有權的轉移。同時,平台提供智能合約虛拟機支援,dapp開發人員可友善快捷的開發符合自己行業的業務系統。

經濟模型方面,nbs生态内主要有兩個角色。一是存儲空間提供者,他在提供存儲空間時可獲得一定的收益,貢獻空間越多獲得的收益越多;二是資料存儲者,他們在鍊上存儲資料時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nbs采用post(proof of space time)共識,貢獻空間越多、參與驗證越多的節點可獲得更多的價值回報。

涉及到音樂、電影等數字化産品,很多人會想到如果騰訊等大公司出手就是降維打擊。他們要技術有技術,要資金有資金,小團隊毫無還手之力,這是網際網路市場上的一大沖突。

對此,李萬勝則認為,區塊鍊并沒有把蛋糕做大,而是修改了配置設定蛋糕的方式,在bat已經掌握對行業利益分發大權的情況下,他們不會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這是無解的。bat等公司不會做公鍊,bat如若做公鍊,就需要将大部分價值回歸使用者,這會大大降低收益,相當于自斷一臂。

資本寒冬是一級市場撿寶好時機

現階段市場低迷,項目方有的降薪裁員拼命掙紮,有的幹脆跑路意圖“一了百了”。李萬勝團隊卻一直在快馬加鞭搞開發。目前,他們團隊一共五個人,除了他以外還有三位技術開發人員。他介紹,這些“兄弟”都是cto級别的,從原來的公司降薪辭職加入團隊,主要是看好項目的前景。“不是我忽悠他們的,還剩下一個‘苦力’,除技術外所有的工作幾乎都是他在做。”

今年9月,他們獲得了來自礦石資本的天使輪投資,金額為500萬。李萬勝經常寫一些闡述區塊鍊技術和應用的文章發到社群,礦石資本創始人崔冠男長期關注李萬勝的技術部落格,并一直覺察nbs團隊在技術方面的工作,崔冠男正是認可了李萬勝的文章闡述的技術、觀念和他們團隊的做事态度後,主動找他讨論投資事宜的。

談及融資曆程,李萬勝大倒苦水。他回憶去年項目啟動初期,他見了“無數”投資人。當時投資人的反應是對技術和落地場景認可,但是問到社群建設時就把他給否了。社群基礎建設好,使用者基數大的項目更受投資方青睐。“項目啟動後就可以發币上交易所,他們可以快進快出。”

但在李萬勝看來,現在項目方的社群使用者大多是“賭徒”,沖着百倍币、千倍币去的。這不是真正的社群,這樣的社群是不健康的,應該先讓産品落地,有應用價值後再做使用者營運,讓使用者真正參與生态的建構。是以,他們目前隻有兩個社群,總人數不到1000人。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一步一步變冷,直至近來跌近一個冰點。一方面一些項目方已從幾個月前的瘋狂招人、融資轉而“裁員、跑路”;另一方面,市場上也未見成熟應用落地。這一切都讓區塊鍊行業前途變得渺茫。

不過李萬勝卻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也是資本和技術人員的春天。市場下行可以将空氣項目清洗出場,“在寒冬中能留存下來的都是有一定底氣的,這正是一級市場撿寶的時候。另外,技術人員也不再受百倍币影響,可以專心搞開發。”

在他的規劃中,nbs項目的推進主要分為四部走。第一步是搭建完基礎網絡後團隊自己推出幾款dapp做測試;第二步是在網絡中增加激勵機制,讓為平台做貢獻的使用者獲得相應的價值回報;第三步是做一個智能合約虛拟機,讓網絡實作自動程式設計;最終在前三步基礎上實作落地應用。

目前,團隊正在第一個階段中推進。今年11月,他們計劃推出一個dapp,測試網絡能否正常跑通。

“主網上線具體時間可能會受技術開發等影響,但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搭建主網,增加激勵機制,啟動智能和約,最終實作在行業落地應用。”李萬勝表示。

/the end/

編輯 | 薛婷 校對 | 程用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