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雲“鋪路”醫療技術 大資料或改變醫療生态

衆所周知,醫療行業早就遇到了海量資料和非結構化資料的挑戰,而近年來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推進醫療資訊化發展,這使得很多醫療機構有資金來做大資料分析。是以,醫療行業将和銀行、電信、保險等行業一起首先邁入大資料時代。

阿裡雲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徐棟對此表示,2016年,随着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看病更友善,移動端挂号、交費、看報告将更有序,普及度更加高,将有80%以上的創新醫療産品會選擇用雲計算創業。更多的醫學級客觀資料,通過雲端,在不同地域、不同醫療機構間流轉,讓患者對接到他所需要的醫療資源。其中發展超快的将是醫療影像資料,目前醫院70%左右的診斷都要依賴ct、x光等影像的判讀,有更多的影像上雲,才能真正讓遠端診斷、分級診療更好地在更多醫療機構間展開。

在業界看來,dt時代已經來臨,雲計算已經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生态的服務者。(dt指data technology,意即資料科技。)

精準醫療成趨勢

2015年來,精準醫療成為國内外關注的熱點。今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希望精準醫療可以引領醫學新時代。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也發表題為《精準醫療新計劃》的文章,提出“精準醫學”項目的短期目标是為癌症治療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療手段,長期目标則是為實作多種疾病的個性化治療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相比于傳統的經驗醫學診療,精準醫療以個人基因組資訊為基礎,可以為患者量身設計出更佳治療方案,讓治療效果最大化。在業界看來,精準醫療是系統工程,大資料是基礎,基因測序是工具,隻有軟硬體有機結合,才可能實作技術上的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可謂在國内引起廣泛關注。對于國内而言,2015年度受矚目的醫療事件之一,就是英特爾、華大基因、阿裡雲的三方合作,建立了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首個定位精準醫療應用雲平台。此舉被業内譽為“中國精準醫療的創舉之作”。作為全世界領先的基因組學研究中心,華大基因将在基因組資料分析平台bgi online基礎上,建構基因組學的資料中心和分析平台,促進精準醫療行業的發展。

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做的嘗試,是建立中國人基因版的《本草綱目》,借助大資料處理技術,揭示中國人群遺傳突變分布,降低新生兒缺陷。

據新華社電,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我國每年1600萬至2000萬的出生人口中,有80萬至120萬出生缺陷兒,其中先天性遺傳代謝病約30萬。該病病種繁多,發病隐匿,診斷困難。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與中國兒童遺傳代謝病研究已成當務之急。

據英特爾預測,到2020年,人類将可以實作在一天之内完成基因測序任務。如此一來,醫生将實作有針對性的精準醫療,也更有利于病症的及時診斷與治療。精準醫療的發展,增強了人類面對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終有一天,人類将不再談癌症色變。

遠端醫療火爆

目前,在全球科技革新的大格局中,數字醫療旨在實作讓消費者在沒有醫生幫助的情況下,自己通過技術做身體檢測,此項技術涵蓋五十種不同的身體症狀。

早前,就曾有業界人士認為,數字醫療已經擁有很多的功能,測心率、體溫、脈搏以及血壓和血氧等。可以幫助個人收集身體的資訊并做出診斷,确定是否需要看醫生。同時也可以收集病患的許多身體資訊,幫助醫生來作出診斷。

對于醫生而言,這些技術也可以較好地監測病人的生活方式,節省診療時間。目前,桐鄉三院利用遠端醫療,解決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外國嘉賓看病難。醫院将所有ct、dr等影像資料上雲,實作醫學資料的雲傳輸、雲存儲、共享、雲應用。患者在本地,就可以得到國内外專家的診治。小鎮醫院,通過落地雲醫療,連接配接起了世界級的醫療服務能力。這個案例被譽為二、三線城市醫療改革的尚佳樣本,啟示在于借助雲計算的快速賦能。

全國三甲的浙江邵逸夫醫院利用雲計算,實作“首診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複回社群”的分級診療制度,醫生的資源得到合理地配置設定;由阿裡雲與西安國際醫學、東華軟體聯合打造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則幹脆部署90%以上雲計算架構,成為名副其實的雲上醫院。

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網際網路+ ”行動的指導意見》支援第三方機構建構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曆等醫療資訊共享服務平台。國家政策的利好,加速了醫院資訊化改革程序。

根據idc 最新釋出的《雲計算在醫療行業的最新發展掃描》報告,中國9.4%的醫院把向雲平台遷移作為2015年優先的it工作。預計未來幾年這一比例将快速上升。到2018年,全球80%的醫療資料将會通過雲計算平台來傳輸。醫院對于雲計算技術和雲服務的應用經過觀望和試驗期,目前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據悉,2015年阿裡雲新增千餘家直接的醫療機構合作夥伴,包括大型三甲醫院、藥廠、院内醫療器械和醫療穿戴公司等。雲計算讓創新正變得越來越輕,越來越高效。如同汽車代替馬車、公路代替馬路,dt将代替it發展是大勢所趨。

整合資源建立生态

隻有整合整個醫療行業的資源,才能徹底實作“網際網路+醫療”。

在“2015中華醫院資訊網絡大會”上,阿裡雲就正式宣布推出醫療雲。國際醫學總裁史今曾表示,未來,基于雲平台,可以将全國優秀的醫生集中起來,打破時空限制,實作遠端診療,并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這樣就可以讓醫生通過醫術和服務增加收入,而改變過去以藥養醫的模式。

按照醫療雲的規劃,雲平台将前接第三方監測機構,後連醫院,通過遠端診療完成診斷。

阿裡雲認為,随着網際網路醫療應用的發展,包括挂号咨詢用藥等原來線上下做的事情現在要移到線上來做。醫療的本質是醫生幫病人把病治好,随後進入到康複階段。這個本質不是網際網路可以颠覆或改變的。作為it的技術平台,如何輔助醫療這個過程由繁入簡,如何輔助醫療這個過程變得更加精準,如何讓醫生和患者的體驗變得更好,這是阿裡醫療雲的關鍵切入點。

根據以上切入點,阿裡醫療雲的三大主要業務發展方向分别制定為:個人健康、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而為了更好地切入醫療機構,阿裡醫療雲在近期與杭州一家擁有主營無線wifi的公司達成合作,後者通過免費為醫院打造無線網絡,已經成功服務國内5000家醫院。

阿裡醫療雲的特點包括:資料體量巨大、處理速度夠快、資料類型繁多、商業價值夠高、随時随地可享、完成精準定位以及優化就醫體驗。

至于資料放在阿裡雲上是否會有安全隐患,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客戶始終是資料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阿裡雲未來會像資料銀行一樣具有保衛資料安全的義務。推出的“雲盾”,結合阿裡雲雲計算平台強大的資料分析能力能夠為使用者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務。

2015阿裡雲醫療大事記

4月17日,由邵逸夫醫院打造的未來醫院邵醫健康雲平台正式開放營運。通過這朵運作在阿裡雲計算平台上的“健康雲”,杭州市江幹區的居民将提前享受到“網際網路醫療、家門口醫院”的便利。

4月20日,阿裡雲與西安國際醫學、東華軟體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借助于國家“一帶一路”、“網際網路+”的曆史新機遇,整合三方優勢資源,聯合打造中國領先的一家實體的智慧“雲上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這也是國内領先的一家以資料驅動精準醫療、健康管理的實體醫療機構。

5月11日,阿裡巴巴集團與國際醫療巨頭默沙東中國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有意結合默沙東在醫療行業的優勢和阿裡巴巴的平台技術優勢,在多個方面展開合作,共同服務客戶。

雙方将攜手探讨在廣泛醫療領域的合作,包括專業醫療倉儲、慢病管理雲端資料存儲,以及健康資料分析等雲計算業務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默沙東與阿裡巴巴集團的合作除了專注醫療領域,還包括了雲端資料存儲以及健康大資料分析等雲計算業務,而這一業務的主要提供者為阿裡巴巴集團旗下的阿裡雲。

6月,橙意家人聯合阿裡雲,推出國内首個雲上醫患互動鼾症平台,通過醫療級可穿戴裝置+手機app+醫院的模式,為打鼾患者提供專業的睡眠呼吸整體解決方案。

6月11日,阿裡雲宣布推出醫療雲方案,面向醫療健康行業的創新應用開發企業,提供專業雲計算解決方案。同時,為了鼓勵行業創新,阿裡雲首期提供百萬雲基金、免費推廣等優惠政策,扶持百家醫療創新企業。

8月14日,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阿裡雲共同向外界宣布雙方達成合作,共同打造以海量的中國人群基因組資料為核心的資料雲,實作對個人基因組資料的精準解讀。雙方共同合作的“神州基因組資料雲項目”将首先聚焦于基因組大資料在雲平台上的批量計算、分析、存儲,進而在基因大資料領域共同進行前沿探索。

9月17日,阿裡雲同深圳中瑞奇、杭州金衛健康宣布,三方将合作組建“雲上安心”聯盟。通過聯合社群醫院、三級綜合醫院、醫療硬體廠商、醫療健康app、健康體檢中心、醫療健康分析模型提供商,在患者知情并授權下,将散落各處的健康醫療資料進行彙聚打通,以期實作基于資料的精準醫療。

10月22日,阿裡雲攜手英特爾、華大基因三巨頭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宣布啟動共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首個定位精準醫療應用雲平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