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

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

移動互聯環境下的新興技術快速發展與應用(如物聯網、雲計算、可穿戴裝置、人工智能、增強/虛拟現實等)催生了新模式、新業态和新人群,為社會經濟生活注入了新活力,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大資料應用創新領域,并為學術界、産業界以及政府部門帶來許多新的重要課題。

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呈現出高頻實時、深度定制化、全周期沉浸式互動、跨組織整合、多主體決策等特性。本重大研究計劃以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為研究對象,充分發揮管理、資訊、數理、醫學等多學科合作研究的優勢,着重研究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理論範式,大資料資源治理機制與管理,大資料管理與決策價值分析與發現,大資料分析方法與支撐技術,并利用總內建升華平台內建相關研究成果。期望通過本重大研究計劃的執行,使我國在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相關領域跻身國際前列,培養一批跨學科交叉型骨幹人才和創新團隊,并為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管理決策和智庫提供支援。

一、科學目标

揭示管理與決策範式轉變的機理與規律、建立面向大資料的全景式管理與決策理論和方法體系、發展針對管理與決策問題的大資料分析技術與計算方法,使得我國在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相關領域跻身國際前列;開展在公共管理、商務、金融、醫療健康等應用領域的示範應用與平台建構。

二、核心科學問題

圍繞學科領域趨勢、理論應用特點,注重基礎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創新,結合國家戰略需求,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範式轉變機理與理論、大資料資源治理機制設計與協同管理、領域導向的大資料價值發現理論與方法三個關鍵科學問題開展研究。

(一)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範式轉變機理與理論。

在大資料背景下,傳統的管理與決策正從以管理流程為主的線性範式逐漸向以資料為中心的扁平化範式轉變,管理與決策中各參與方的角色和相關資訊流向更趨于多元和互動。相關的問題視角和關鍵方面包括範式轉變的要素、關系和路徑,融合微觀和宏觀各個層次行為和目标的全景式管理與決策模型,以及相應的管理與決策理論和方法創新等。

(二)大資料資源治理機制設計與協同管理。

随着大資料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融合不斷深化,以資料及所産生知識在社會各主體間流動為基礎的社會生态系統正在逐漸形成。在此背景下,大資料資源治理和協同管理成為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和應用的核心問題。相關的問題視角和關鍵方面包括大資料資源共享及權屬的基本運作機理,大資料标準化和品質測度模型與方法,相關隐私和倫理機制設計等。

(三)領域導向的大資料價值發現理論與方法。

大資料價值的産生機理和轉換規律具有高度的應用領域依賴性。領域導向的大資料價值發現和決策分析問題通常具有關聯互動、趨勢走向、全局視圖和縮放、實時與動态性,以及社會化特征。相關的問題視角和關鍵方面包括面向管理與決策情景的統計與預測模組化,多源異構和非結構化大資料的關聯、融合及全景式分析,實時動态計算、挖掘技術方法與平台建構等。

三、2017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計劃針對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關鍵基礎問題組織前瞻性、交叉性的研究。鼓勵來自不同學科領域(如管理、資訊、數理、醫學等)的項目申請。2017年度主要以“培育項目”、“重點支援項目”和“內建項目”的形式予以資助。

(一)培育項目的研究方向。

培育項目是指符合重大研究計劃的研究目标和資助範圍,創新性明顯,尚需在研究中進一步明确突破方向和凝聚研究力量的項目。培育項目應聚焦于下列一至兩個主要研究問題進行深入探索,避免研究内容寬泛。培育項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理論範式

主要研究問題如:基于大資料的決策參與者行為規律與機理模組化;複雜社會網絡中的行為傳播擴散與預測;高頻實時決策範式/理論與模型;多主體共創與協調管理模式;管理與決策模式轉變方法與風險;基于大資料的微觀宏觀行為綜合分析;資料驅動的全景式管理決策理論等。

2.大資料資源治理機制與管理

主要研究問題如:大資料來源的有效性分析;大資料品質測度理論與标準;大資料資源的共享機制與治理;大資料隐私保護機制及模型;大資料責任歸屬、産權界定理論及體系;大資料資産估值與管理;區塊鍊技術與分布式管理;大資料産業的發展與監管等。

3.管理與決策大資料價值分析與發現

主要研究問題如:基于大資料的個體價值傾向分析與識别;個性化價值測度理論與方法;融合多源大資料的個性化價值發現方法;社會化價值的配置設定原理及方法;價值共創理論及協同創新機制;基于跨領域資料融合的價值生成原理及服務模式創新等。

4.管理與決策大資料分析方法與支撐技術

主要研究問題如:管理與決策導向的大資料關聯分析與模組化;面向大資料的管理與決策知識學習與統計推斷;管理與決策導向的大資料全局視圖與預測方法;多源異構管理與決策知識的表示與發現;多源異構管理與決策大資料融合方法與實時分析;管理與決策大資料平台建構與關鍵技術等。

(二)重點支援項目的研究方向。

重點支援項目是指研究方向屬于國際前沿,創新性強,有很好的研究基礎和研究隊伍,有望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且對重大研究計劃目标的實作有重要貢獻的項目。重點支援項目應注重研究内容的凝練和整合,強調結合行業大資料(公共管理、商務、金融、醫療健康等)相關背景開展研究。重點支援項目的研究内容方向包括:

1.大資料驅動的全景式管理與決策方式與理論

設計與建構融合微觀、中觀和宏觀等各個層次行為和目标的管理決策分析模型和方法,如基于大資料的微觀行為計算與綜合模型、資料驅動的微觀-宏觀整體管理決策方法、“全景”範式支援體系等。

2.大資料資源共享與治理機制

研究與設計大資料共享與治理機制的理論與方法,如大資料共享的品質标準體系、大資料資源的共享機制、大資料共享平台體系結構、以及與之相關的大資料治理模式等。

3.基于大資料的價值創造理論與社會化協同機制

研究大資料環境下的價值度量方法、價值創造理論和社會化協同機制,如社會化價值的配置設定原理與理論,多元度價值度量方法,價值共創理論及協同機制,基于大資料的服務模式創新等。

4.面向管理決策的多源異構大資料融合方法

設計與建構面向大資料融合的分析方法與支撐技術,如多源異構管理決策模型與規則,資料融合的知識發現算法,多源異構資訊感覺和語義分析模型與算法,面向管理決策的大資料計算平台等。

(三)內建項目的研究方向。

內建應用與示範平台面向對實作總體目标有重大作用的研究方向,具有整合內建、交叉融合、提煉升華的特點。內建應用與示範平台的研究方向包括:

1.大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金融監測與服務平台及示範應用

針對國家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監測、風險評估和金融大資料的智能化服務等相關需求,提煉重大科學問題,突破相關關鍵技術,內建升華本重大研究計劃已資助的相關項目研究成果,形成大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測與服務平台系統。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大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評估方法;研究精細化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測方法;建構網際網路金融知識圖譜;研究多源異構、高噪稀疏資料環境下的特征學習與統計推斷方法;建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測與服務系統,并在國家級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應用示範,服務于國家從監管層面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戰略需求。

研究團隊需具有內建示範應用的平台基礎及大系統內建的經驗,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具有紮實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積累,擁有或有途徑獲得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測與服務的資料資源,具備對pb級大資料進行存儲管理和分析處理的能力。

2.面向商務領域的大資料資源池及內建示範平台

針對商務領域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與應用需求,設計和建設大資料資源池,開發內建平台形成驗證性環境,內建升華本重大研究計劃已資助的相關項目研究成果,并結合典型行業領域形成示範應用。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開展商務大資料資源池的資料特征與需求分析,設計大資料資源池系統架構與建設路徑,建構商務大資料分析工具庫,開發具有pb級資料規模的大資料資源池管理系統;在商務大資料資源池的基礎上建構研究平台,結合典型行業與典型業務領域,從使用者、企業和市場三個層面開展研究,并進行商務大資料的多源異構融合內建以及研究驗證;從商務大資料價值的深度開發與應用角度,提煉典型管理與決策場景,進行應用示範。

研究團隊需具有大規模資料平台的建設基礎及系統內建經驗,在商務管理與決策領域具有紮實理論和方法積累,應具備典型行業的大資料采集能力,具備商務大資料的存取、管理和研究分析能力。

四、項目遴選的基本原則

為確定實作總體目标,本重大研究計劃在擇優支援的基礎上,鼓勵從事不同領域研究的人員組織隊伍進行項目申請。研究問題和内容應具有明确的大資料驅動特征。優先支援具有如下特點的申請項目:

(一)擁有或使用大資料、具有原始創新思路和探索性,特别是能夠加速重大研究計劃總體進展和對認識核心科學問題起重要作用的研究;

(二)展現“國情特征”、結合重大案例和應用的研究,特别是能夠密切結合應用領域(公共管理、商務、金融、醫療健康等)的典型大資料情景分析與應用;

(三)科學問題明确、研究内容聚焦,能夠形成國際一流水準的學術成果和影響;

(四)能夠與企業、行業或宏觀部門合作,并産生管理與政策影響;

(五)具有代表性和顯示度的大資料資源池/資料平台建構與執行個體化應用。

五、2017年度資助計劃

本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計劃資助直接費用3500萬元,拟資助培育項目10-15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43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拟資助重點支援項目8-10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約24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拟資助內建項目2項,直接費用平均資助強度400-9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4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六、申報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曆;

2.具有進階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正在博士後流動站或者工作站内從事研究、正在攻讀研究所學生學位以及無工作機關或者所在機關不是依托機關的科學技術人員均不得申請。

作為項目負責人近5年(2012年1月1日後)已經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助,但在本重大研究計劃申請截至日前,尚未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頒發的《結項證書》者不得申請。

注:已獲得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頒發的《結項證書》且申報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者,應在送出的申請書後附《結項證書》影印件,且在《結項證書》影印件上加蓋依托機關法人公章。

(二)限項規定。

1.具有進階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申請(包括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和正在承擔(包括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以下類型項目總數合計限為3項: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不包括內建項目和戰略研究項目)、聯合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直接費用大于200萬元/項的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僅限作為申請人申請和作為負責人承擔,作為參與者不限)、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含承擔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裝置研制專項項目)、優秀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以及資助期限超過1年的應急管理項目。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時不限項;正式接收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作出資助與否決定之前,以及獲資助後,計入限項。

2.申請人(不含參與者)同年隻能申請1項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上一年度獲得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資助的項目負責人(不包括內建項目和戰略研究項目),本年度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重大研究計劃項目。

(三)申請注意事項。

1.申請書報送日期為2017年8月28日-9月1日16時。

2.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書采用線上方式撰寫。對申請人具體要求如下:

(1)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項目指南和《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申請須知和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内容,不符合項目指南和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不予受理。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将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叢集。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拟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拟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拟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标、研究内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4)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别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培育項目”、“重點支援項目”或“內建項目”,附注說明選擇“大資料驅動的管理與決策研究”,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内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以上選擇不準确或未選擇的項目申請将不予受理。

培育項目和重點支援項目的合作研究機關不得超過2個,內建項目的合作研究機關不得超過4個。內建項目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重大研究計劃的實際貢獻者,合計人數不超過9人。

(5)申請人應當按照重大研究計劃申請書的撰寫提綱撰寫申請書,應突出有限目标和重點突破,明确對實作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标和解決核心科學問題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差別與聯系。

(6)申請人應當認真閱讀《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中預算編報須知的内容,嚴格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财科教〔2016〕19号)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編制說明》的要求,認真如實編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金預算表》。

(7)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後,線上送出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下載下傳列印最終pdf版本申請書,并保證紙質申請書與電子版内容一緻。

(8)申請人應及時向依托機關送出簽字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以及其他特别說明要求送出的紙質材料原件等附件。

3.依托機關應對本機關申請人所送出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進行稽核;對申請人申報預算的目标相關性、政策相符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稽核,并在規定時間内将申請材料報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具體要求如下:

(1)應在規定的項目申請截止日期(2017年9月1日16時)前送出本機關電子版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統一報送經機關簽字蓋章後的紙質申請書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報送的紙質附件材料。

(2)送出電子版申請書時,應通過資訊系統逐項确認

(3)報送紙質申請材料時,還應包括本機關公函和申請項目清單,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可将紙質申請材料直接送達或郵寄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采用郵寄方式的,請在項目申請截止時間前(以發信郵戳日期為準)以快遞方式郵寄,以免延誤申請,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材料”。

4.申請書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負責接收,材料接收工作組聯系方式如下:

通訊位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材料接收工作組(行政樓101房間)

郵  編:100085

聯系電話:010-62328591

5.本重大研究計劃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二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52

(四)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作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标和多學科內建,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資料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互相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內建,本重大研究計劃将每年舉辦一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将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讨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