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作者:卡門的雜貨鋪

2020年2月26日,瑪利亞·莎拉波娃通過一篇《vogue》的文章來宣布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個選擇很突然、很另類、很讓人覺得驚訝但同時你又能自動為這種驚訝找到一個說法。總而言之,這就是“她”,是一個大女主在轉身告别時會有的姿态和派頭。

從2001年轉入職業,到2020年轉身告别,20多年來這位美豔、高冷的俄羅斯女郎留給世界太多太多不可磨滅的印記。伴着她在社交網站上留下的那句“tennis——i'm saying goodbye”,從球員到賽事,從媒體到球迷,從職業網壇到不同圈層,每個人都在腦海裡搜尋和她相關的回憶,有珍惜,有惋惜,有不舍,有祝福。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毫無疑問,這是她作為球員的成功,也是她作為wta劃時代偶像的成功。

在漫長的職業生涯裡,從少女時期就被wta、賽事方以及贊助商認真包裝的她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最終從一名被開發者變成了開發者,從被啟蒙者變成了啟蒙者。

正是在瑪利亞·莎拉波娃之後,網球才開始變得不同:球員們的目标不再隻是冠軍和獎金,他們努力地從多個次元開發自己,既是球星又是明星,既是資産又是老闆,以去更廣闊的空間裡尋找更加完善的自我。

一、美貌的生産力

衆所周知,蒂普薩勒維奇的身上有一個紋身——“美拯救世界”,它來自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

這是陀翁對美的诠釋,他認為“美是一切健全的、亦即充滿活力的東西所固有的,是人體必不可少的需要”,“離開了美,人也許不願活在世界上”。

在女子網壇,從面容到身材,從服飾到姿态,這種“美”一直都是天生的、自然的、從有網球運動的那一天就存在的。

例如蘇珊·朗格倫輕盈的紗裙下裸露的小腿,加布裡埃拉·薩巴蒂尼濃密的黑發和濃郁的拉丁風情,以及庫爾尼科娃在球場内外所呈現出的健康和性感……不過,一直到莎拉波娃出現之後,這種美才真正被重視起來,成為網球經濟中一種可以和球技并重的生産力。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一切都要從2004年說起,那時的莎拉波娃還隻是一位17歲的小姑娘。

當她來到溫布爾登參賽時,除了她和她的父親,沒有人相信她會在那裡創造奇迹。然而她愣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黑馬”的身份一輪又一輪不斷獲勝,最終來到了塞蕾娜·威廉姆斯的面前。

面對年長自己6歲的衛冕冠軍,年輕的俄羅斯姑娘進入狀态很快,她一上來就把對手打得沒脾氣。現場觀衆和美國人一樣都還沒來得及做出什麼反應,首盤的比分就變成了6比1。接下來盡管小威奮起直追,可莎娃還是以6比4鎖定勝局。

全英草地俱樂部一片歡騰,人們在錯愕、驚歎、贊美當中迎來了新的冠軍——一個溫網曆史上僅次于1997年16歲的辛吉斯後第二年輕的女單冠軍。更關鍵的是,她比曆史上所有冠軍都要美貌,身材也更好。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一夜之間,金發長腿的莎拉波娃成了人們眼中的“黃金寶貝”,贊助商也揮舞着支票蜂擁而來。除了原有的服裝贊助,她一口氣接下了手機、相機、手表、洗髮乳、香水、皮具等涵蓋不同領域的大單。她在img的經紀人麥克斯·埃森巴德透露:“當時,我的郵箱裡全都是希望她代言的郵件,手機也總是響個不停。”

贊助商都是逐利的,他們看重的是她的商業潛力,這種潛力包括成績,也包括美貌。

盡管把後者單獨拎出來有政治不正确的嫌疑,但它的确是商業社會顯而易見的影響價值的因素之一。在庫爾尼科娃因為遲遲拿不到冠軍而無法獲得更大的合同時,莎拉波娃的橫空出世讓所有人意識到他們将要迎來一個新的網球經濟時代了。

wta和賽事方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無論走到哪裡,俄羅斯姑娘都是拿來宣傳的頭牌:拍攝海報、舉辦簽名會、為主辦方站台,她的人氣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于是,“美”名正言順地被讨論、被變現了,它成為了生産力,也成為推動網球項目在世界範圍内繼續發展的因素之一。和她一起,同時代以及稍晚時候的安娜·伊萬諾維奇、瑪利亞·基裡連科、安娜·查克維塔澤、妮可爾·瓦伊迪索娃都受到人們更多的青睐。

她們就像是21世紀第一個10年裡的“destiny's child”,而瑪利亞·莎拉波娃就是其中的beyoncé。

二、跨界的影響力

美成為網球經濟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時代推進的結果和需求,莎拉波娃剛好站在了那個時代的最高峰。

她就在那裡,以五屆大滿貫冠軍暨全滿貫得主的身份,成為女子網壇和小威廉姆斯并列的偶像級人物——她們都從不同的層面改變了這項運動,也改變了這項運動所依存的世界。

對于莎拉波娃本人來說,球場上的戰鬥精神、面對傷病的頑強不屈、越是不擅長的事情越要把它做好的執着,是她能夠不斷攀升的原動力。當她把wta的“strong is beautiful”的口号寫在身上時,女性球員的外在和内在、網球運動的個人主義和集體精神都變得統一起來,她是網球世界的頭号招牌,也是頭号大使。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除了網球本身,這位大使還吸引了其他領域的目光。

在成長過程中,她不斷結識着體育界、娛樂界、時尚界、文化界、商業界以及政治界的人物。

美國版《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美籍韓裔設計師鄭杜裡、時裝設計師vera wang、建築大師弗蘭克·蓋裡以及著名演員米歇爾·崔切伯格都是她的好友,他們出席她的生日晚宴,和她一起設計服裝、首飾,邀請她以不同的裝束登上各類雜志的封面……

和時尚以及娛樂界的良好關系讓她成為電影首映禮以及秀場上的常客。她多次現身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met gala慈善晚會,2016年一襲高開叉紅裙搭配優雅的回眸一笑讓人印象深刻。本月初,奧斯卡頒獎典禮後的“名利場”晚宴上,也可以看到她身着黃色透視曳地長裙的身影。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不隻是在攝影記者的鏡頭下留下靜态記憶,她還客串了桑德拉·布洛克、凱特·布蘭切特、安妮·海瑟薇、海倫娜·伯翰·卡特、蕾哈娜等人主演的電影《ocean's 8》,背景就是met gala。在詹妮弗·安妮斯頓、瑞茜·威瑟斯彭主演的美劇《morning news》裡,她也以畫中畫的形式出現,在“早間新聞”裡接受兩位女主持人的采訪。

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是她“friends list”上的人物,他曾經公開發文為其慶生。

2014年2月的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上,她作為主會場的第一棒火炬手出現,和體操運動員阿麗娜·卡巴耶娃以及摔跤運動員亞曆山大·卡列林接力傳遞,最終将火炬交由俄羅斯三屆花樣滑冰奧運冠軍得主伊麗娜·羅德尼娜和冰球運動員弗拉迪斯拉夫·特列季亞科點燃。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顯然,對于莎拉波娃來說,人生不止是那一塊網球場,它充滿着各種挑戰和各種可能。就像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說的那樣,“每當你爬完一座高山,你會發現有更多的山在等着你”。

而從球場到秀場,從一個領域到更多領域,長袖善舞的俄羅斯人不斷嘗試,不斷把網球的外延擴大,不斷地完成着個人的蛻變。

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網球,願意了解并且投身其中;穆古魯紮、科維托娃等越來越多的選手登上秀場、雜志封面以及大小螢幕,去展現這項運動的力與美,講述自己和網球的故事。

三、資源的向心力

從2001到2020,莎拉波娃覺得自己在職業網壇待的時間已經足夠長了。如今,32歲的她決定放過自己,不再和承載着各種傷病的身體較勁。

她寫了一封退役信,發表在《vogue》網站上,算是以跨界明星的身份将跨界進行到底了。

在信裡,她回憶起了6歲時跟着父親從西伯利亞飛到佛羅裡達的情形。那是1994年,這對追尋職業網球夢想的父女來到了img學院的前身——尼克·波利泰尼網球學校。她在那裡接受了技術、戰術、體能和心理的教育訓練,為日後成為一名“全能戰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憑借着最初的執念,她把曾經遙不可及的東西變成日常,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學習,從wta、贊助商、經紀公司、傳媒機構、各界好友以及所有合作者的身上汲取營養。

她的社交能力越來越好,對自己的商業能力也越來越有信心。“我希望人們不止注意到我的臉,我可以打球,也可以做很多不一樣的嘗試。”她一邊說着,一邊在2012年盛夏将籌備了很久的個人糖果品牌“sugarpova”正式推向市場。

“sugar”是糖果,而“pova”則來自于她的姓氏“sharapova”。這種每小袋售價5.99美元的糖果很快就風靡全球,紐約、東京、墨爾本、倫敦等地都開設了櫃台,銷售業績相當搶眼。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從那以後,出席wta推廣活動或者參加巡回賽時她時常會順帶推廣一下自己的糖果,甚至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讓記者們進行“消費體驗”。2014年,她在巴黎蘇伊士公開賽就帶着“sugarpova”出席了釋出會:“我說過如果我拿了冠軍就請你們吃糖,但現在我就想帶點糖來和大家分享。不過,不好意思的是他們就隻給了我一包。”

不要小看這一小包糖果,這是“莎拉波娃商業帝國”的基石。邁出第一步之後,她還成為了護膚品公司“supergoop”、社交軟體charly的合夥人,投資了投資ufc終極格鬥冠軍賽,與知名建築師丹·梅斯合作設計酒店健身房……

為了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2016年她前往哈佛商學院進修商務課程,學習如何組建和管理團隊。此外,她還前往nba總部實習,在3天的時間内參加了多場營運會議。

莎拉波娃:大女主轉身告别,把她打造的那個江湖留在身後

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球員意識到除了打球他們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哈勒普擁有多家度假酒店,同時還資助了一支羅馬尼亞女子冰球隊;孟菲爾斯是某數字貨币交易社交投資平台的全球大使,他自己會在數字貨币上做長線投資。

“在與這項運動攜手28年、奪得5個大滿貫冠軍後,我已經做好準備征服下一座山峰,去開辟新的領地了。對于勝利的渴望?這樣的信念永遠不會消失。不管前方等待着我的是什麼,我都會投入以同等的注意力、工作态度以及這一路以來學到的所有。”

最終,在把自己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網球并且改變了這項運動之後,32歲的莎拉波娃要像曼德拉所說的那樣,去爬另外一座山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