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嵩新歌《烏鴉》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聽,筆者聽了很多遍,還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的。

分享總歸還是刻意去分享一個點比較好,是以這篇文章側重點還是在人聲上,當然,還是會聊一些其他東西。
首先點開歌曲,我注意到作詞作曲都是許嵩,這對于身位創作歌手的許嵩來說,自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這首歌曲的編曲是鄭楠做的。
但是,各位要注意的是,制作人是許嵩、和聲編寫也有許嵩、而且最終的母帶處理是許嵩自己完成的。
實際上我們聽到的最終的成品,就是許嵩自己覺得比較合适的一個音樂作品了。
前奏其實剛開始聽的時候,聽感上不是那麼和諧,但這樣的旋律聲,有一個好處:聽感上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無聊,反而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當然,各位在唱的時候可能就得注意一下了,别被伴奏給帶跑了。
這首歌曲整體的結構我個人把它分成了ababb,這算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編配方式了。
第一段主歌副歌并不會過于太重,整體偏柔和。
之後第二段主副歌節奏起來,前後形成對比,實際上單純從聽感來說,兩者的演唱狀态并沒有太大差別,這種情緒的變化是靠編曲改變的。
比如說第二段副歌的這一句:“撲騰着倔強卻又分叉的羽翼。”
其中的“倔”字,我第一次聽的時候,聽到那個假聲的時候是有些困惑的,因為情緒起來了,按理來說這裡或許實着唱更好。
不過在聽完最後的副歌循環之後,我大概能明白這種處理方式是為了什麼了。
為了讓最後一段副歌的情緒比起之前,是處于一個最高的狀态。
最後一段副歌:
“消解了莫須有的光環和罪名”
這裡一整句都是實着唱的,并且旋律和之前不同,這一次是向上進行。
“莫”字升g4,不算特别高的一處高音,重點還是在之後的“光”字,“光”字升a4。
當然也有讓我奇怪的點,“光”字唱得比“莫”字還要實一些,兩處都是需要着重去演唱的點。
這一句聽着确實很過瘾,早前的鋪墊其實也就是為了此刻的爆發。
整首歌曲最後轉柔結束,很合适很恰當地處理。
新專輯第一首歌曲,我是比較喜歡的,不管是聲音,還是整首歌曲的狀态,已經足夠讓我這段時間循環聽了。
我對許嵩的濾鏡是非常大的,基本許嵩出歌,我就會聽一聽,當然更重要的是,許嵩的歌曲品質本身是有着較高保證的。
第一首歌曲《烏鴉》便已經如此讓人滿意,我更期待許嵩這張專輯後面的歌曲會是怎樣了。
就是不知道,是否會嘗試一些比較新鮮的風格,大家可以一起期待下。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并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