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催生決策新模式 未來将改變更多

“資料多跑路、群衆少跑腿”,如今,對大資料的應用已經開始切實影響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李彥宏:資料本身不會産生很大的價值,隻有共享出來跟各個行業比如教育、醫療、金融等相結合才能産生價值。

“資料多跑路、群衆少跑腿”,如今,對大資料的應用已經開始切實影響到百姓的日常生活。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大資料俨然成為了一大産業,基于資料收集與分析所形成的決策模式也正在被更多的市場主體所采用。未來,大資料還将改變更多。

大資料不完全等同于“資料”

資料顯示,網際網路上的資料每年增長50%,每兩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資料是最近幾年才産生的。據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将總共擁有35zb的資料量。

作為近兩年興起的熱詞,很多人将大資料的“資料”簡單地了解為網際網路資料。誠然,随着網際網路技術和應用的日益成熟,網絡資料日益龐雜,但事實上,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虛拟還是實體,一直都存在着大量的資料。而大資料要做的則是将這些曾經“深藏閨中”的資料挖掘出來,利用起來。

2015年9月,國務院釋出《關于印發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通知》中将大資料描述為:大資料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資料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資料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服務業态。

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資料時代》中說:“大資料是人們獲得新的認知、創造新的價值的源泉,還是改變市場、組織機構,以及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方法。”

根據以上兩種表述,可以看出,大資料應被簡單地等同于一種資料,而是基于資料集合與分析所産生的一種新興業态,對傳統行業來說,大資料更是一種工具。可以說,隻有通過對大資料資源的開發,網際網路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挖掘,“網際網路+”也才能真正水到渠成。

大資料形成決策新模式

大資料的應用離不開對資料的分析,也就是大資料技術。關于什麼是大資料技術,業界并無标準答案,但一般而言,可以将它了解為對海量資料的計算和加工,其核心作用之一是預測。

谷歌利用人們的搜尋記錄挖掘資料二次利用價值,比如預測某地流感爆發的趨勢;亞馬遜利用使用者的購買和浏覽曆史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書籍購買推薦,以此有效提升銷售量;farecast利用過去十年所有的航線機票價格打折資料,來幫助使用者判斷購買機票的時機是否合适。

最早提出大資料時代到來的麥肯錫說道:“資料,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産因素。人們對于海量資料的挖掘和運用,預示着新一波生産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顯然,基于大資料形成決策的模式可以并已經為不少企業帶來了盈利。

大資料産業涉及資料源、場景化應用、可視化展示以及資料安全等多個方面。基于這幾大領域,國内也誕生了大量的專業化大資料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僅2016年上半年就有22起大資料相關的融資事件,行業勢頭甚好。除此之外,像bat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也都在充分挖掘平台集聚的大量資料,孵化新業務。

未來生活離不開大資料

事實上,資料能力也正在成為一種國家競争力。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相繼推出大資料戰略,以提升政府效能。在我國,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去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強調開發應用好大資料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推動公共資料資源開放共享,将大資料打造成新常态下經濟提質增效更新的新動能。

作為一種“基礎性戰略資源”,大資料用途廣泛、前景巨大。抑或說,大資料不隻是一個産業這麼簡單,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都無所不在,可以與很多産業“相加”。

《關于促進大資料發展的行動綱要》明确指出,要立足我國國情和現實需要,推動大資料發展和應用在未來5—10年逐漸實作以下目标: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建立運作平穩、安全高效的經濟運作新機制;建構以人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務新體系;開啟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創新驅動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産業發展新生态。

可以預見,大資料不僅将創造下一代網際網路生态和創新體系,還将重新塑造下一代制造業形态以及社會治理結構。關于“大資料将改變什麼”很難用一句話概括,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未來的生活,必定離不開大資料。

知識連結:關于大資料,it大佬說過什麼

馬雲:人類正從“it”(資訊技術時代)時代進入到“dt”(資料技術時代)時代,資料正成為最核心的資源,甚至在未來,資料可能會成為像水、電、石油一樣的公共資源。

李彥宏:資料本身不會産生很大的價值,隻有共享出來跟各個行業比如教育、醫療、金融等相結合才能産生價值。

雷軍:探索資料的價值、挖掘大資料的商業模式是全行業當務之急。

周鴻祎:真正的大資料時代才剛剛開始。大資料時代帶來一個非常重要挑戰,就是安全的挑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