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城市PPP 模式有望大放異彩

國外智慧城市發展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平台整合,因地制宜。筆者認為,智慧城市的發展首先需要通信基礎設施先行,優秀的綜合平台是整合智慧城市各參與方的關鍵,同時根據城市規模、特點的不同,智慧城市發展應當因地制宜。電子政務、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智能建築及智慧醫療是中國智慧城市亟須發展的子領域。

另外,筆者還認為,大資料應該成為智慧城市運作的血液。idc資料顯示,到2020年,全球城市資料量将達到28018eb,約為地球上沙粒數量之和的33 倍,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大資料為代表的資訊3.0 時代。智慧城市有機體包括數字化(骨骼)、物聯網(神經)、雲計算(大腦)及大資料(血液),大資料分析基礎上的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差別于數字城市的核心所在,同時,大資料支撐的資訊消費也是智慧城市全産業鍊的最大掘金點。

未來,ppp模式有望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放異彩。2014 年全國智慧城市項目總投入1145億元,其中社會資本投入超過總投資的50%,大多是通過bot、bt、ppp等模式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營運的。筆者認為,由于ppp模式在政府的财政壓力、項目風險、社會效益及資本回報之間擷取了最佳平衡點,未來将發揮更大作用,而根據項目盈利性采取不同的可持續盈利模式将是ppp模式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