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安全保障 物聯網如何起飛?

剛剛結束的ces大會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互聯生活”,從三星可以直接網購的智能冰箱,再到各式免鑰匙的電子鎖,物聯網為我們勾畫的是一個更友善、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時代,但是為什麼罕有人提及它的安全性呢?

當以隐私至上的美國婚外交友平台ashley madison被黑客攻擊,3700萬使用者的個人資料被洩露,是否有人想過,未來的黑客也能如此輕易地打開你的冰箱、你的監控頭、甚至你的家門。如果你真的為此憂慮,那麼對于這些智能電器廠商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沒有安全保障 物聯網如何起飛?

“(擔心資料安全)是消費者接受新技術的潛在障礙”,咨詢機構accenture傳播媒體及科技實踐部門負責人john curran如是稱。

在accenture近期的一項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在針對全球28個國家的28000名受訪者中,近50%的人在回答“為何排斥物聯網裝置”時,提及次數最多的就屬“安全顧慮”以及“隐私風險”,而這裡的“物聯網裝置”概念覆寫範圍之廣,除了家電還包括了智能手表等常見智能産品。鑒于此,john

curran認為,想要真正打開物聯網市場,必須能說服多數消費者相信這些裝置可以確定他們的隐私資料安全。

對此,黑莓ceo程守宗曾經表示,吸引消費者是科技提供者的“義務”,如果使用者存在某種擔憂,就應當為之消除顧慮。舉例來說,為了解決使用者對資料安全的顧慮,黑莓priv中特意增加了資訊分享控制功能。

然而,信任感也是需要一步步搭建的。“如果你不能相信(你的智能裝置),那你就無法使用任何東西了”,嬰兒智能裝置廠商hatch

baby聯合創始人兼ceo ann crady

weiss如是認為。至于稍微極端一些的裝置,諸如寵物類智能裝置,盡管這些看似無害,但事實上它們也的确是在一直追蹤并傳輸資料的。

此外,技術的提升也能大幅提高資料安全性。以車聯網為例,相比于最新版,舊款以及老版系統都更容易在公共wi-fi系統下遭到黑客攻擊。據了解,目前美國多數汽車可與at&t聯網,而此舉能進一步降低黑客借助公共網絡對使用者資料進行攻擊。

給使用者選擇“連入”的機會,這是赢得消費者信任的關鍵。消費者願意以“出賣”某些資料為代價,所求的是某種便捷——用自己的汽車定位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交通管理嗎?送出他們的浏覽器崩潰記錄能讓以後的使用體驗更新嗎?沒有真實的便捷,消費者不會愚蠢地一直選擇相信,“隻有當他們找到了理由,他們才能會了解”。

但在這場博弈中,消費者不是也不應是那個被動的一方,正如某些業内人士所言:“哪些資料真是我自己的,這是由你來決定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