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移動醫療需建大資料服務中心

2015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出了“精準醫學”計劃,即根據檢測每個人基因序列的變化,可采取針對性個性化治療,這是美國精準醫學的精髓。然而,目前我國的精準醫學,除了基因測序,還應該包括兩個部分:

未來移動醫療需建大資料服務中心

一是精準就醫。目前許多老百姓要去看病,不知道應該去什麼醫院,看哪個科,這就需要讓患者及家屬通過一些管道了解疾病的一般知識和醫院的臨床特長,需要通過政府、媒體、醫院做大量的宣傳,來普及健康常識。精準就醫便能給患者提供一個簡明、準确的導引,讓他們少走彎路、少花時間來找到合适的醫院和大夫就診。是以,精準就醫需要做到以下流程:精準就醫指南→精準選擇醫院→精準選擇科室→精準選擇醫生→挂号就診。

二是精準醫療。所謂精準醫療,就是指患者診斷、檢查、治療随訪均應标準化。如果每個患者都有标準的診斷治療方案,患者的治療時間、費用及療效便可以有所保障。流程應為:精準檢查→精準診斷→精準藥物→精準手術→精準護理→精準康複→精準随訪,通過這個流程便可把現有的臨床路徑、診療指南、專家共識用足、用好,有助減少患者四處求醫的奔波及耗費,為患者提供及時準确的檢查治療,用最合理的費用、最少的醫療時間取得最佳的療效。比如,對于老年性癡呆、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屬,若對這些疾病常識有所了解,見患者有相關症狀,便會盡快去查詢醫院、科室及專家,看神經内科相關專業,這樣就不會走彎路,避免了時間與經濟的浪費。

目前醫院對大多數疾病都有診療指南和臨床路徑,如果醫生嚴格按照這些指南執行,就可以及時、準确的為病人提供規範的診斷、治療,及後期的随訪服務。精準就醫和精準醫療的精準實作,将有助改善醫患關系,加強醫患互信協作,提高醫護品質和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未來移動醫療需建大資料服務中心

未來移動醫療需建大資料服務中心

随着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指導意見的公布,“網際網路+醫療”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各級醫療機構紛紛“觸網”,為百姓提供了更為便捷的就醫平台。例如,新型網絡醫院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把診點連接配接到鄉鎮、農村的社群醫院、藥店,患者可以通過視訊和專家直接交流,專家在網上通過分析患者病情,開具普通藥品,患者便可直接在社群醫院或者藥店直接支付取藥。

筆者認為,在最初試行階段,應成立一個區域性醫療大資料服務中心,由政府主導把每家醫院的his系統搬上網際網路,讓每個醫院資訊相通。通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看到病人既往的所有資訊,包括病曆、化驗報告、核磁、ct片、用藥記錄等,這樣醫生更容易指導病人“精準”就診。患者可把醫保卡綁定在微信、支付寶等網際網路支付方式上,這樣便可根據醫生的處方選擇在醫院藥房或附近藥店繳費取藥,真正實作了随時随地享受友善快捷的移動醫療服務。然而,需要指出,醫療行為的完成必須由患者與醫生通過面對面交流、檢查後,再給予患者建議、藥物、手術、護理、理療、放療、免疫治療、心理治療、康複治療等,像核磁共振、ct、超聲、心電腦電監測、腰穿、骨穿等這些醫療過程隻能在醫院進行,網際網路無法替代。是以,網際網路對醫療的影響應重在健康科普、疾病咨詢、慢性疾病複診指導等方面,其他醫療行為還須患者來醫院完成。

移動醫療的最大意義在于讓患者足不出戶得到可靠的醫療服務,包括咨詢、複診、會診、處方普通藥品,減少往返奔波費用,減輕家屬負擔。而對于老年人及行動不便患者,最佳途徑是在家裡便可通過各級醫院的線上app診療平台(由his系統支援),直接挂相關專業醫生的号,進行文字、語音、視訊的咨詢、複診(線下确診),醫生線上給予建議、下處方,支付方式可以是線上綁定醫保卡支付或到院支付,最後患者到醫院藥房或者附近藥店領取藥品。

是以,移動醫療的終極目标應是政府牽頭建立國家醫療資訊大資料庫,全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平台可共享這個資料庫,實作資訊互聯互通,醫生在醫院平台、社會各類醫療app平台,均可實時查閱患者在各個醫院診療的全部資訊,便于醫生診斷;處方可送出到醫院藥房及所有簽約藥店的大平台,供患者自由選擇。如此,移動醫療可以基本實作咨詢、鑒診、會診、複診、處方普通藥物的功能,急症、複雜疾病還需到醫院完成醫療過程,這樣可使病人精準選擇醫院、科室及醫生,不走彎路,減少路途奔波,進一步節省挂号資源。

北京世紀壇醫院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優勢和資源,全面推廣微信挂号及支付,優化門診流程,開拓社群醫療服務中心的分級診療功能,将最大的便利和實惠提供給患者,提升醫療服務水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