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15年,我國矽片、電池片、元件的産能與産量均占全球60%以上,矽片産量甚至達到80%。然而,多晶矽的産能、産量則不足50%;下遊應用環節的占比最低。
一、光伏全産業鍊各環節示意圖
光伏産業各環節示意圖如下。

圖1:光伏産業全産業鍊(以晶矽為例)
下圖根據2015年的資料,展示了我國光伏産業各環節的産能與産量在全球占比情況。
圖2:2015年我國光伏産業各環節産能與産量在全球占比情況
從上圖可以看出:
2015年,我國矽片、電池片、元件的産能與産量均占全球60%以上,矽片産量甚至達到80%。然而,多晶矽的産能、産量則不足50%;下遊應用環節的占比最低。
除了占比,再看一下絕對數值。2016年,我國光伏産業各環節的絕對産量如下圖所示。
說明:1)光伏項目環節為光伏電站裝機量;
2)多晶矽産量為19.4萬噸,按照1kg且49片矽片,18.3%的轉換效率,則218w/kg,折算為42.3gw。
圖3:2016年我國光伏産業各環節産量情況
由上圖可見,我國2016年光伏産業各環節的産量情況為:
矽片>元件>電池片>多晶矽>光伏項目
是以,多晶矽環節需要進口,而元件環節則要出口。綜合圖1、圖2來看,我國光伏産業各個環節的産品主要流向為:
圖4:我國光伏産業各環節産品主要流向
由此看見,相對于間的矽片、電池片、元件環節在全世界占有絕對優勢以外,上遊的多晶矽及下遊的應用還相對薄弱,但也均為世界第一,占比達到全球的30%以上。
各個環節的進口量情況
表1:2016年我國光伏産業各環節進出口情況
二、各環節的概況及代表企業
為了對上文的資料做進一步解釋,各個環節的詳細介紹如下。
環節1:多晶矽
1現狀
多晶矽環節,并沒有拿到完整的全球産能資料。對全球主要多晶矽企業,2015年的産能情況進行統計,全球産能大緻分布情況如下圖。
圖5:2015年全球多晶矽産能的大緻分布情況
2015年,我國多晶矽全年正常生産的企業為16家,總産能達19萬噸(不含實體冶金法),産量16.5萬噸,占全球總産量的47.8%;有4家企業生産規模居全球前十(本文産能、産量資料均為中國大陸的生産情況,未包含台灣地區的相關資料,下文同)。2010~2016年我國多晶矽料産量如下圖所示。
圖6:2010~2016年我國多晶矽料産量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多晶矽産量持續增加,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17.6%。然而,仍然不能滿足國内市場需求。2016年我國的太陽能級多晶矽進口量約13.6萬噸。可見,國内多晶矽産量僅能滿足市場59%的需求,約41%需要進口。
2代表企業
表2:2015年我國主要多晶矽生産企業産能概況
3成本與技術
多晶矽生産成本持續下降,部分企業成本已降至70元/kg以下;行業整體生産技術不斷迚步,建立5千噸級電子級多晶矽工廠,高品質産品已在半導體領域小批量應用。
圖7:最近3個月國産矽料價格變化趨勢
環節2:矽片
2015年,中國大陸矽片總産能占全球的76.5%。全球矽片産能分布概況如下圖。
圖8:2015年全球矽片産能分布情況
2015年,我國矽片總産能約為64.3gw,産量約48gw,約占全球總産量的 79.6%,全球生産規模最大的前十家企業有九家均位于中國大陸。2010~2016年我國矽片産量如下圖所示。
圖9:2010~2016年我國矽片産量
表3:2015年我國主要矽片生産企業産能概況
3成本與技術
矽片生産成本持續下降,每片加工成本下降至1.4元以下;多晶的金剛線切應用加快,單晶投料量加大、拉速也在提升;産品差異化發展趨勢明顯,p型單晶、n型單晶出貨量顯著增大。
圖10:最近3個月矽片價格變化趨勢
環節3:晶矽電池片
2015年,中國大陸電池片總産能占全球的66.8%。全球電池片産能分布概況如下圖。
圖11:2015年全球電池片産能分布情況
2015 年,我國電池片總産能約為 49gw,産量約為 41gw,産量全球占比約 66%,中國大陸有 7 家企業跻身全球産量排名前十。2010~2016年全國電池片産量如下圖所示。
圖12:2010~2016年我國電池片産量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6年我國電池片産量比2015年增加了24.2%,達到50gw。
表4:2016年我國主要光伏元件生産企業産量概況
注:上表資料采用了集邦咨詢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僅能代表最新的概況,具體資料以未來企業公布的财報為準。
部分企業加工成本已降至0.5元/w以下; perc、黑矽等技術實作規模化生産,單多晶效率分别達到20.5%和19%。
圖13:最近3個月電池片價格變化趨勢
環節4:光伏元件
2015年,中國大陸元件總産能占全球的71%。全球元件産能分布概況如下圖。
圖14:2015年全球元件産能分布情況
2015 年,我國元件總産能71gw以上,元件總産量達到45.8gw,其中約為43.9gw,約占全球總産量的69.1%。中國大陸有6 家企業位居全球生産規模前十。2010~2016年我國光伏元件産量如圖5 所示。
圖15:2010~2016年我國元件産量
表5:2015年我國主要元件生産企業産能概況
注:上表資料采用了集邦咨詢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僅能代表最新的趨勢與概況,具體資料以未來企業公布的财報為準。
部分企業成本甚至降至2.45元/w(0.35美元/w)以下;半片、mbb、疊瓦等技術不斷湧現;元件生産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程度不斷提升。
圖16:最近3個月光伏元件價格變化趨勢
環節5:光伏項目
2015 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裝機量達到15.13gw,約占全球新增裝機量的30%;累計并網容量達43.18gw,首次超過德國成為世界光伏裝機第一大國。其中,地面光伏電站37.12gw,分布式電站6.06gw。2010~2016年我國光伏市場情況如圖5所示。
圖17:2010~2016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項目裝機
國内光伏電站投資企業呈現央企、民營企業共同繁榮的情況。
以國電投為主的央企,包括大唐、中廣核、中節能、華潤電力等;
以京能為代表的地方國企,包括北控、晉能等;
以協鑫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包括晶科、晶澳、正泰、特變電工等。
三、結語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光伏行業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各個生産環節中,全世界40%~80%的産能在中國;應用環節中,2016年中國的裝機占了全世界50%以上。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光伏已經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争并保持領先水準的實體制造業,必将為實作我國對全球的氣候變化承諾做出重要貢獻。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