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筆簡,作為書齋幾案上必備的文房用具,受到人們的重視,雕琢精美的筆筒,尤其受到文人雅士的賞識與推崇。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朱三松仕女圖竹雕筆筒。朱三松作品傳世極少,殊足珍貴。當年便與珠玉等價,故宮博物院藏有他竹雕“漁翁”,國家博物館藏有他“松陰高士”竹雕筆筒。這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張希黃山水樓閣圖竹雕筆筒。張希黃,明代竹刻藝術家。借竹筠、竹肌質地呈色的差異,首創“皮雕”手法,工細如畫。現藏上海博物館。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牧牛圖竹雕筆筒,無款,審其風格,近于嘉定竹人封錫祿一派。清代竹根雕刻,盛于封氏,康熙朝,錫祿與弟錫璋同侍值養心殿,惜未見其署名作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明末清初時期的松蔭策杖圖象牙筆筒,是以淺浮雕形式刻制的作品。筆筒用一隻細象牙的罐口制成,主體刻有一棵蒼松,一個策杖老人,一個小童,主要表現的是一種文人隐逸的生活。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吳之璠東山報捷圖黃楊筆筒,吳之璠為清初竹刻大家,這件黃楊木雕即用薄地陽文刻法,結構布局疏朗,刀法圓潤。筆筒上刻有名款“槎溪吳之璠”,一旁刻有乾隆題詩一首。現藏故宮博物院。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黃楊木梅竹筆筒,以老竹一截為主體,環以粗細不同的3枝嫩竹,又镂雕梅幹一株,與竹并立。梅、竹幹間多處镂空,以梅枝、竹葉穿插其間,精巧玲珑。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

朱鶴松鶴圖竹雕筆筒,用形狀奇特的老竹刻成,松針重重疊疊,纖細如毫。朱鶴,明代著名“嘉定派”竹雕創始人,能在方寸之間刻山水、樓閣、鳥獸。

竹雕鑒賞 | 明清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