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浪潮下如何構築網絡資訊安全防火牆

央視“315”點名電信詐騙,警示不法分子通過盜取個人資訊實施詐騙等行為。同日,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傅新華在“3.15上海金融資訊安全論壇”表示,由于資訊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不斷變化,網絡安全風險不斷攀升,僅2016年遭遇網絡資訊安全問題的使用者就占整體網民的七成以上。

随着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 網絡與資訊安全也相應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網絡空間所承載的資訊和資料之龐大已經完全不受時空的限制,利用資料我們可以清晰地勾勒出生活中的各種場景,這導緻商業生态環境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給現有的資訊承載處理能力帶來了極大挑戰,而且也給網絡資訊安全帶來了不可估量的風險。加強網際網路的網絡資訊安全,自然而然就成了大資料背景下,淨化網絡空間的重中之重。

首先,網民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個人資訊安全意識,尤其是注重個人賬戶及密碼的保管,提高資金類賬戶密碼的安全級别。同時,在公共場合不要輕易連接配接不明免費網絡,避免賬戶密碼等敏感資訊洩露。

其次,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利用各種平台向群衆認真宣講網絡資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提醒網民朋友們時刻保持警惕,了解網絡消費維權知識,規避詐騙風險。另一方面要加強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杜絕人為的原因造成漏洞給黑客和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

最後,針對網際網路系統進行一系列的安全評估工作。通過定期展開模拟真實入侵和防禦,進行攻防演練,加強網際網路安全漏洞分析,漏洞挖掘和跟蹤研究,實作漏洞積累。根據安全能力與安全技術積累,從控制資料的通路、增強資料的可應用性等方面着手,不斷挖掘和分析網絡資訊安全需求,進而更好地防範和化解潛在網絡風險。

此外,網際網路絡空間須共享共治。條塊分割的管理機制實在難以适應網絡業務監管的新需求,必須倡導網絡空間共享共治,特别是加強網絡監管部門、網際網路企業共建共享網絡空間威脅情報分析、安全态勢感覺、事件預警和應急處置一體化機制。必須從單純強調合規性要求轉向綜合應對資訊技術風險,主動應對網絡資訊連續性挑戰,從各個層面把握網絡資訊整體安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