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需要“中衛力量”

連日來,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通過微信朋友圈聽民聲、曬議案提案蔚然成風;各路媒體紛紛借助全景視訊新聞、全景圖檔新聞進行“新聞大戰”……随處可見的“網際網路+”元素,讓人眼前一亮。“雲計算”“大資料”也成為甯夏代表團熱議的話題之一。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推動傳統産業生産、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有代表統計,這是“大資料”第4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大資料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這一年也成為實際意義上的“中國大資料元年”。從這一年開始,中國大資料産業蓬勃發展。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手機軟體通過分門别類的資料統計,讓我們可以精準把握,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代表們認為,大資料、雲計算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戰略資源,必将對經濟社會變革和新一輪産業格局産生深遠影響。

近年來,甯夏積極推動大資料産業發展,并以此作為産業轉型更新突破口,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中衛市西部雲基地已建成直達北京、西安、太原的網際網路骨幹網絡,吸引了亞馬遜aws、奇虎360等國際網際網路知名企業入駐,三大電信營運商資料中心有的正在建設,有的即将開工,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甯夏資料應用中心獲批,中衛市正在申報建設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

“中衛自然、區位條件獨特,發展大資料、雲計算産業具有比較優勢。”全國人大代表徐力群介紹說,一是區位優勢,中衛地處中國陸地幾何中心區域,是光纖網絡覆寫全國最優路徑選擇點;二是安全優勢,中衛地質結構穩定,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機率幾乎為零;三是成本優勢,中衛清潔能源占比50%以上,水和天然氣價格相對低廉,土地資源豐富;四是氣候環境優勢,年平均氣溫8.8℃,大氣環境優良天數達280天以上;五是網絡優勢,已建成直達北京、西安、太原的4×100g雲計算資訊高速公路,具備分散存儲、互為備份、并行計算能力的三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叢集,其網絡架構、布局模式和設施條件可為國家大資料中心建設提供重要參考和支撐。

徐力群建議,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盡快批複中衛市建設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國家有關部委支援中衛市建設國家空間基礎設施、軍民融合、氣象監測、健康醫療和全國一體化國家大資料中心并确定為國家戰略資料災備中心;國家有關部委對中衛市建設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給予更多的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