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作者:迷彩先生

【迷 彩 先 生 迷 彩 軍 事 快 評 第 730 期】

導語:戰争給人們帶來悲痛的同時也在客觀因素上促進了科技的發展,科學家們越來越發現在兩次世界大戰前後都有這一些驚人的相似,都爆發過經濟危機,然而随之而來的都是新一輪的科學技術革命,為了戰争勝利的最大化,主權國家能夠集中大量的科學技術人才研發新科技,并且在戰後這些技術都有所保留還應用到了我們的生活中。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二十世紀人類軍事科技的發展突飛猛進,1903年萊特兄弟的飛機試飛成功後,空中偵察照相技術也緩慢的發展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還出現了專用的偵察機。但在一戰期間,無論是各國軍方和民間,都對信鴿照相術缺乏興趣和認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以當時的技術難以很好的解決信鴿照相機的輕量化小型化結構設計、拍攝穩定性與信鴿的控制、定位與訓練等等問題。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信鴿照相技術是在一戰之前德國人設計并研制,并且特意訓練信鴿在野外完成空中拍照的方法,一戰爆發之後德軍少部分的利用了這些“生物間諜”,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期間,德軍利用尼伯納的信鴿照相術拍攝了大量的空中偵察照片,不過并沒有得到更大範圍的應用。德軍高層認為這種小把戲不能有效承擔繁重的戰時空中偵察任務,其軍事價值有限。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到了二戰前夕,一名居住在瓦爾德的瑞士鐘表匠克裡斯蒂安.阿德裡安.米切爾重新撿起了這門技術,而後來米切爾和他的技術也為瑞士軍方服務。米切爾的信鴿相機在尼伯納的doppel-sport信鴿照相機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他的全景信鴿照相機采用16mm愛克發iso 10全色黑白膠片拍攝,成像面積10mmx34mm,畫質可滿足十倍放大的需要。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由于信鴿的部署要比軍用偵察機要靈活容易的多,德國和法國軍方也開始注意到信鴿照相術的軍事價值,就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開始考慮在行動中利用這一獨特的攝影技術。1932年曾有報道說德軍已經開始訓練軍用信鴿用于空中照相偵察,并繼續研制每次飛行可拍攝200張照片的信鴿照相機。法國人甚至宣稱用信鴿和狗開展了執行此類任務的訓練活動。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軍用信鴿和野戰鴿舍被大規模運用于各地戰場上的空中偵察任務,但規模多大和效果如何尚缺乏詳細資料。更有趣的是,蘇軍還發現了幾隻相信是被訓練用來背負鴿舍的德國軍犬。而1943年的一份報告稱盟軍陣營中的美軍部隊也在從事類似的活動。

這種“空中間諜”最初是德國人使用的。普法戰争時,德國人先是利用氫氣球載人在夜間偵察,他們帶有一籠信鴿,利用信鴿來傳遞消息。法國巴黎被圍時,也曾利用信鴿求援,但是德國人設定很多浸過毒藥的谷物,專門對付這些“空中間諜”,結果很多信鴿被毒死,未能完成求援任務。

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黑科技:信鴿間諜偵察技術

前蘇聯曾發明了一種體積比大頭針的圓頭還小,可安裝在蒼蠅身上的竊聽器。一隻普通的蒼蠅身上的竊聽器。一隻普通的蒼蠅可背負它飛行。據報道,1973年曾發生過利用蒼蠅攜帶微型竊聽器飛入戒備森嚴的會議室的事件。蒼蠅是通過門縫、鑰匙洞和通氣系統悄進去的。它事先被噴射一種種經瓦斯,當飛到目的地後,就會死掉,而竊聽器已潛入了會議室。

迷彩先生專做軍事原創,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各種武器裝備、海量最新軍情解碼等你來探索 ,盡情的騷擾我們吧!加微信公衆号:xy52887(長按複制)迷彩先生-系頭條簽約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