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性能測試需求名額分析方法

六、設計測試模型

  1.業務模型的設計

  一個系統的業務模型是通過業務調研獲得,業務模型的正确性反映在兩個方面首先業務選擇的正确性和業務比例的正确性。

  首先業務選擇,一個系統可能支援幾百個業務活動(也有叫做交易)但是隻有少數的業務活動非常頻繁,占總業務量的80%以上,那麼在性能測試時隻需關心這些占了大部分業務量的少量業務上。

  其次業務比例,如何精确統計業務的數量是關鍵問題,針對一個全新的系統可能要通過對使用系統的涉衆進行調研,搞清楚他們群體數量,操作行為周期。在通過組合這些資料确定在正常業務日中各種業務占總業務的比率,同時也要考慮特殊交易日的情況,

  例如某一個商務活動或周期性的業務結算日等都是特殊交易日,在特殊交易日時某一類業務量可能突然增高很多那麼在正常業務日的業務比例就不再合适,這點在業務模型上要進行區分。正常業務模型用來測試系統容量,特殊日業務模型要單獨做壓力負載測試場景。

  對于已上線營運的系統做業務模型的調研相對簡單,不再需要去調研那麼多的涉衆,隻需與營運維護部門進行協調,由他們協助測試需求調研人員提取系統中的曆史資料就可以,那麼在資料選擇上要有些規則,要選取相對長時期的資料比如幾個月,有條件的選取一年資料,取一年中每月平均業務量,選取年度高峰月業務資料,選取月度高峰日業務資料。

  2.測試模型

  業務模型是根據系統營運真實資料得來的,真實反映系統營運的業務狀況。測試模型是以業務模型為基礎根據測試需求不同對業務模型調整或不調整納入到測試場景中直接使用。

  七、性能名額分析方法

  1.性能測試名額

  業務處理能力:每秒處理交易數量

  業務響應性:每種業務執行響應時間

  業務正确率:執行過程中通過事務占總業務比例

  系統資源名額:系統資源占用率

  2.業務處理能力

  業務處理能力是評測系統每秒所能處理的最大業務量,機關是transaction/sec

  計算每秒處理業務量需要兩個關鍵資料,一個是在指定時間内的指定業務量,二是指定的時間段。如何選擇這兩個資料是非常關鍵。通常業務調研階段給的每天平均業務量或者某高峰日最大業務量。如何轉換資料為每秒業務量,通常有算法:

  28規則,這是比較常用的計算方法

  例如:一個系統日交易高峰某100000筆交易,系統每天營運8個小時

  那麼計算規則是 100000筆*80% / (8*3600*20%) =14筆/秒  一、概述

  二、名詞解釋

  ·  業務模型:描述業務系統在營運過程中核心交易配比(通常采集80%業務量的交易作為參考)清晰描述每個交易在系統業務量中的比例

  ·  測試模型:在測試執行時采用的交易配比模型。

  三、資料源分析

  ·  線上業務資料

  ·  運維數情況資料

  ·  未來業務增長資料

  四、 輸出描述

  1.測試需求分析報告中要清晰描述本次測試要進行哪幾種類型的測試。例如容量測試、穩定性測試、異常測試、速度測試、負載測試等

  2.測試需求分析報告中要清晰描述測試模型情況,測試模型和業務模型是有差別的,業務模型是從線上業務實際情況統計得來的,統計的資料是真實的線上資料,是以業務模型是線上交易分布的真實展現。測試模型是以業務模型為依據并結合測試需要對業務模型進行調整。例如需要調高某一類交易所占比例來實作測試目的。

  3.測試需求分析報告中要清晰描述測試名額,測試名額是用來評價一個系統是否滿足性能需求的标準,測試名額包括系統響應性、系統可用性、系統資源占用率。

  五、測試類型選擇

  1.常見性能測試類型

性能測試需求名額分析方法
性能測試需求名額分析方法

   2、被測試系統背景分類

性能測試需求名額分析方法

<a href="http://www.51testing.com/batch.download.php?aid=43245" target="_blank"></a>

性能測試需求名額分析方法

<a href="http://www.51testing.com/batch.download.php?aid=43246" target="_blank"></a>

最新内容請見作者的github頁:http://qaseven.github.i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