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開放式創新、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是新時期軟體産業發展的重要特點。順應時代變革,華為将攜手合作夥伴,幫助客戶迎戰雲時代,通過軟體開發雲向軟體企業和軟體開發團隊提供智能化軟體研發管理平台,以雲的方式傳承華為20多年積累的軟體工程能力和優秀實踐,不斷提升軟體企業核心競争力,加速推進中國軟體産業的轉型更新。
把握“風口”各方聯手加速轉型
六年來,我國軟體産業收入由2010年的1.3萬億元增至2016年的4.9萬億元,年均增速為24.7%,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中國持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各地政府正在積極探索創新,以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杭州、武漢、大連、青島等城市為代表的軟體産業重鎮一直高度重視加快當地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發展,并制定了軟體産業系列發展政策促進城市經濟“換擋提速”。
以青島為例,該市正在加快其在雲計算、大資料、網際網路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發展步伐。2016年11月,青島高新區與華為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将合作共建華為企業雲青島基地,這是青島市與華為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舉措。
該基地将依托華為領先的雲計算與大資料技術,建設區域公共雲計算服務平台,以軟體開發雲為依托,聯合華為相關領域合作夥伴,建構雲計算、軟體研發、軟體教育訓練、軟體外包等軟體與資訊産業生态,提升青島市雲服務水準。
未來,青島基地将成為青島及膠東區域的科技服務支撐中心、技術創新區域中心、智能制造支撐中心、資訊消費中心和藍色經濟支撐中心,通過搭建雲計算産業生态鍊,加速推動青島産業結構實作轉型更新。
軟體開發雲端變革提速
軟體産業轉型迫在眉睫,提高軟體開發效率和品質, 降低軟體開發營運成本, 是提升軟體創造力和産業競争力的關鍵。軟體開發模式正由早期的瀑布式流程向靈活性開發模式轉變,并開始向下遊延伸至it營運領域,出現devops開發與運維相結合的模式。
現在,軟體開發過程也被搬上雲端,從受限于開發環境、地點,到現在開發者可輕資産運作,基于雲端進行開發,無痛協作、專注創新,軟體開發雲的需求急劇攀升。
實際上,傳統軟體開發模式确實存在流程繁瑣複雜、部署維護低效、團隊協作壁壘等諸多問題,制約了軟體傳遞的效率和品質。例如傳統軟體從代碼送出到成功部署,通過至少需要1—6個月時間。
相比傳統模式,采用devops開發的高效能it企業産品釋出頻率則更為領先。puppet調查資料顯示,采用devops開發的企業産品釋出次數是傳統企業的200倍,傳遞時間縮短2555倍,故障恢複時間縮短24倍,變更失敗率降低3倍,計劃外工作比傳統企業少了22%,而投入在創新上的時間比後者多了29%。這份資料在突顯devops價值的同時,傳統軟體開發模式的低效也被揭露得淋漓盡緻。
devops雖好,落地并不容易,尤其離不開相應工具平台的支撐。目前,網上devops工具很多,但大多分散單一,缺乏統一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由于大型企業往往都有自己的工具研發部門,專門提供devops工具。是以,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他們對輕量化、服務化、社交化、智能化的一站式開發平台的需求更為迫切。
目前,雲廠商已經開始提供相關工具集,以aws開發工具集、華為軟體開發雲(devcloud)、微軟vsts(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ibm bluemix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平台也為企業踐行devops開發模式提供了更多選擇。例如華為軟體開發雲,它是一款輕量級devops工具,面向中小企業、初創公司、個人開發者提供包括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建構、測試、部署、釋出等端到端地覆寫軟體生命周期的相關服務,采用按需計費。
這一新型軟體生産工具與平台因為着力建構生産配套、産業協同、共生共榮的産業生态系統,正成為軟體産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基礎和方式,同時可讓企業釋放開發、運維壓力,将更多精力聚焦到商業創新上。
開發雲傳遞能力助構優勢
面對軟體産業轉型更新的挑戰,華為推出了集其優秀研發實踐、領先研發理念及先進研發工具為一體的軟體開發雲平台。
軟體開發雲是華為企業雲面向軟體開發團隊提供的智能化軟體研發管理平台,承載先進的研發模式和方法,為軟體企業及軟體開發者提供端到端的研發工具服務,可以适用于各種主流軟體開發應用場景。
談及華為軟體開發雲的初衷,華為軟體開發雲産品總監徐峰表示,在2016年軟體産業百強中,華為連續15年蟬聯榜首,軟體研發方面具有領先地位。而華為軟體開發雲正是華為基于其先進經驗而打造的一款産品。希望通過這個産品平台可以将華為最優秀的開發方法和能力傳遞給企業、高校和開發者,幫助他們提升軟體傳遞品質和效率,這就是建構軟體開發雲的初衷。
對于軟體開發雲在企業雲的定位,華為企業雲業務部總裁楊瑞凱表示,在2015年企業雲的釋出會上,華為定義了企業雲的業務邊界,就是聚焦iaas層基礎設施服務,聚合saas層的生态服務,更好地服務于客戶。現在,中國的雲發展還屬于初級階段。在此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合作夥伴和客戶,華為在提供iaas層服務的同時也會在paas層上提供更多的能力,而華為軟體開發雲正是在paas層提供能力。未來,華為會和合作夥伴一起建構paas能力。
具體來說,華為軟體開發雲即一個面向開發者提供的公有雲服務,是華為企業雲面向軟體開發團隊提供的智能化軟體研發管理平台,它面向開發者提供的雲服務,即開即用,開發者可随時随地在雲上進行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建構、測試、部署和釋出等操作。
所有的研發人員和企業軟體從業人員隻需要申請就可以獲得這個軟體開發雲服務。華為軟體開發雲基于雲上開發、devops/持續傳遞、全生命周期、體驗與樂趣四大核心理念,形成了“一多(多場景)、二全(全內建、全雲化)、三高(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的七大産品特性。多年來,華為在服務品質、可靠性、安全性方面都投入了重金。在項目研發的整個流程中,華為有專業的技術專家解決安全和可靠性設計,有關安全的研讨在産品的設計階段就融入進來,對每塊進行安全測試實施保障。在可靠性方面,通過叢集的技術和各種備份的能力保障客戶資料的可靠和安全。
目前,在華為軟體開發雲生态建設方面,華為正與多家企業、高校等機關,共同建構生态體系,引入業界最前沿、最先進的理念和工具運用于軟體業務。“中國軟體産業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華為希望通過多年的實踐和軟體産業發展相結合,将華為的軟體開發營運經驗和能力服務于軟體企業和開發者,進而推動軟體産業快速發展。”楊瑞凱表示。
相關連結
軟體開發雲主要應用于三大典型場景:
一是支撐孵化器在孵企業統一研發工具和環境,實作協同開發;
二是助力網際網路公司提質增效、降低成本。
三是幫助高校改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工程化實戰能力。
以高校教育為例,大學生學習軟體工程往往無法接觸如持續內建、傳遞、自動化測試等企業軟體開發工程方面的知識,導緻很多計算機專業學生進入社會步入企業後,會選擇轉崗到市場或支撐體系中,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基于此,華為通過軟體開發雲平台為大學生提供實戰能力,使學生能提早适應企業内部研發的平台,進而大幅提升大學畢業生對企業的适應性,也讓企業獲得更有能力的“新鮮血液”。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