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測試實踐——軟體測試的盡早介入
測試的盡早介入,是軟體測試提倡的一個基本原則。測試過程中實踐測試的盡早介入原則,其主要的優點表現在:提高品質、降低成本、加快進度和過程改進等。
首先,我們将從缺陷的角度來看看測試盡早介入的表現。缺陷是我們測試人員的最主要輸出之一,但是它的一些特征說明了測試盡早介入的必要性。
1)缺陷是什麼時候引入的

圖1 不同階段缺陷引入的分布
2)缺陷在什麼時候發現
圖2 缺陷發現的階段
3)缺陷的雪崩效應
圖3 缺陷的雪崩效應
4)缺陷發現與修複的成本放大效應
圖4 缺陷發現與修複的成本放大效應
圖1缺陷是在什麼時候引入的,說明大部分的缺陷都是在需求階段引入的;而圖2說明大部分的缺陷卻是在系統測試階段才被發現;圖3說明前期階段存在的缺陷,會随着開發階段的開展而不斷的放大;而圖4說明發現和修複缺陷會随着開發階段的演進而不斷的放大。是以,從這些圖表和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測試盡早介入的必要性。盡早測試介入,盡早發現缺陷,開展良好的評審活動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手段。
其次,我們從測試計劃的角度,看看盡早介入的必要性。我們提倡盡早制定測試計劃,其主要的目的是:
1)盡早識别測試風險,并采取合适的應對政策。其中風險包括了産品風險與項目風險。
(1)産品風險: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配置設定測試工作量、選擇測試技術、确定測試順序和選擇缺陷修複的優先級。
(2)項目風險:幫助我們計劃和管理測試工作,例如:産品教育訓練或者測試工具教育訓練等。
2)盡早估算測試工作量,并以此為基礎協調與溝通測試資源,例如:測試儀表、測試人員、測試工具等。
3)根據測試資源情況,盡早安排和搭建測試環境。
第三,測試人員盡早開展對開發工作産品的學習和研究,有助于測試用例的設計與執行,并更好的開展測試活動和完成測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