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邁入大資料時代 12項實名制助推平安建設精細化

“您好,請出示身份證。”在嘉善縣城西大道一個圓通快遞點,收件員禮貌地提醒準備寄月餅到安徽馬鞍山的嚴女士。在嚴女士填完快遞單後,收件員手持“巴槍”,輸入自己的編号和密碼、掃描快遞單号,随後拍下嚴女士身份證、開包驗視的照片并按下“發送”鍵,再依次輸入寄件人、收件人号碼以及所寄達城市,完成發送。

“‘巴槍’是一個手持的掃碼器,采集到資料資訊會直接上傳到公安機關的系統,一旦出現問題,比如假身份證等,系統就會發出警示。”圓通快遞公司駐嘉善縣的業務主管史傳松說,一般熟練的收件員,在半分鐘以内可以操作完成一單。“‘巴槍’的每個步驟是相連的,如果一步不完成就不能進入到下一步。如果對方不出示身份證,我們不能收件,系統也無法完成資訊錄入。”他說。

一個掃碼器解決了資訊資料的安全性。通過“巴槍”采集後,資訊不進入快遞公司的背景系統,直接傳入公安機關的系統平台,滿足了寄件人對資訊的保密要求。同時,也提升了收寄操作的便捷性,收件員無需多帶裝置,即可把實名制要求落實到位。

作為全國寄遞行業實名制改革試點,嘉興在打造寄遞行業安全監管模式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今年5月,由市警察局聯合市檢察院、市郵政管理局、市國家安全局出台《關于強化寄遞管道安全責任落實的意見》,明确了快遞企業職責,實行寄遞行業郵政主管、公安和國安監管、檢察院監督執法的關聯聯合管理模式,建立了工作聯絡、聯合執法、隐患整治和責任追究4項保障機制,進一步落實了寄遞企業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此外,嘉興還建立與行業機關反恐标準相适應的快遞企業内容安全防範标準,與寄遞企業簽訂治安管理責任書,明确其安全防範的主體責任和義務。一系列以保障公衆安全為目的的監管措施,進一步使快遞企業嚴把嚴管寄遞安全關,相應建立禁寄物品清單、特殊物品寄遞安全管理、違規寄遞處罰警示、寄遞實名、收寄驗視、寄遞服務資訊登記等制度,確定無縫隙、全方位監管到位。

記者從市反恐辦獲悉,為推進平安建設向縱深化和精細化發展,進一步增強人民群衆的安全感,我市按照有關要求,已經在12個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實施實名制的有效落實工作。除寄遞業實名收寄制,還包括客運站旅客資訊實名制,鐵路購票、進站實名驗證制,瓶裝液化氣銷售實名登記,電信實名制,物流實名收寄制,瓶裝汽油銷售實名制,機動車租賃實名制,二手車交易實名制,危化品經銷商店銷售實名制,旅館住宿登記實名制,網吧實名制。

“現在沒有身份證不能辦理入住,必須一人一證。”南湖區一家酒店的總經理曹女士說,“用假身份證更有可能被發現,酒店裡裝了人臉識别系統,確定人證合一後,系統會提示核查通過。”

“現在反恐法規定要實行實名制。之前有同行沒有按規定對入住旅客進行身份查驗登記,罰了10萬元。落實實名制真的很有必要,萬一住進一個來曆不明的人弄出點事情來,我們也要承擔責任。”該酒店服務人員小高說,“現在核查系統都智能化了,以前是人工核查,要請客人報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證号碼、位址資訊,很多客人不了解,經常會埋怨。現在有了人臉識别系統,登記速度很快,幾秒鐘就好了。”

旅館未按規定對入住旅客進行身份查驗登記拒不整改,被依法罰款10萬元;物流公司未嚴格落實好托運資訊實名制登記和安全查驗制度,被依法罰款10萬元;加氣站未按規定建立公共安全視訊圖像資訊系統管理制度,被依法罰款5萬元……嘉興有關執法部門已依據反恐法,開出了27張“反恐罰單”。

平安建設已經邁入大資料時代。以大資料為背景的資訊化,深度影響着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實名制是資訊化管理工作的初級階段。”市警察局反恐支隊綜合科科長陸平強表示,嘉興在嚴格落實實名制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智慧安防系統建設。在嘉善縣、桐鄉市、南湖區等地,飯店旅店的人臉識别系統已實作全覆寫。全市152家快遞企業587個寄遞點也全部實作了收寄資訊實名實時上傳和資訊化管理。

【短評】

資訊化帶來了海量的資訊。但一些資訊,特别是由于缺乏實名制制約而形成的虛假資訊,讓資訊接受者無法預先對資訊的基本價值進行認定而導緻誤判,這也造成了社會治理成本的提高。以大資料為特征的資訊化已經深度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更是考驗着平安建設的步伐與效率。平安建設精細化的一個顯著标志即資訊化。實名制隻是一個開始。嚴格實施有關規定,多清除掉一個隐患,就多一份安全的保障,多一份群衆的滿意。當然,處處、時時、人人落實好實名制,更需要廣大人民群衆的法律自覺和積極支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