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資料研究,不要成為無關痛癢的“白開水”

大資料正以兩年翻一倍的速度爆發性增長,國家對大資料在産業政策層面向好,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布局大資料領域……我們對大資料的關注前所未有。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郭重慶日前在複旦大學舉辦的一場論壇上指出,目前國内大資料研究與産業發展均處在起步階段。“資料研發尚停留在處理階段,資料開放五到十年難見成效,大資料人才是最大的劣勢……”他呼籲,要用反思與批判性思維看待大資料研究,不要無關痛癢的“白開水”。

資料采集是大資料研究的基礎,對資料開放的呼聲一直很高。但郭重慶認為,目前資料的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流動還很難,而真正實作資料開放恐怕在五到十年都難以實作。

資料分析是大資料研究的核心。“資料隻有經過挖掘、分析、優化、決策,并提供解決方案,才能最終産生價值,但目前我國大資料研究還停留于資料處理。能進行大資料分析的引擎産品仍為國外産品主導。”郭重慶說,在最近釋出的全球“大資料産業發展趨勢全景圖3.0”中,共标注了全球358家涉及大資料分析處理的權威公司,但沒有一家中國公司來入圍。

資料交易是促進大資料産業發展的基石,但這方面發展也不理想。郭重慶指出,當下資料的權屬不明,行業标準和規範缺失,資料交易的合規性也存在争議。

此外,在資料科學理論、發展與解讀新知識的技術能力,資料産業發展水準以及資料人才教育等諸多方面,我國都尚處于起步階段,不能樂觀高估。

不過, 郭重慶也指出,我國發展大資料還是有很多優勢。如,在大資料産業發展的政策層面向好。國務院釋出有關綱要要求,2017年底前形成跨部門資料資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建成國家政府資料統一開放門戶等。又如,我國資料存儲、運算技術,晶片、伺服器及軟體技術以及移動互聯和消費、服務等領域都走在世界前列。“可以預計在五年到十年以内,中國龐大的大資料市場足以支援不同行業出現若幹個世界級大資料平台的企業。”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