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目标:減少花鈴脫落,增花保鈴,增加鈴重。
一、生育程序管理目标
6月下旬開始打頂,果枝台數7-8苔,株高65-70厘米左右,葉片13-15片。
生育程序管理目标:6月23-25日開始打頂,果枝台數7-8苔,株高65-70厘米,葉片13-15片。

1.初花期壯苗、旺苗、弱苗長勢長相标準
初花期壯苗長勢長相标準:初花期壯苗長勢長相标準:日行長量1.8-2.0厘米,葉片11-12片,果枝5-6台,葉片大小适中,葉色稍深,生長點舒展,紅莖比60%左右,群體陸續開花。
初花期旺苗标準:日生長量超過2.0厘米,葉片肥大,葉色鮮綠發亮,植株深綠,主莖莖杆嫩綠,一碰即斷,中部主莖節間長超過7厘米,蕾小,開花遲。
初花期弱苗長勢長相:葉色灰綠,無生氣,生長點緊縮呈疙瘩狀,植株矮小,瘦弱,葉片小,開花遲。
2.盛花期壯苗、旺苗、弱苗長勢長相标準
盛花期壯苗長勢長相标準:株高70-80厘米,果枝8苔左右個,葉片大小适中,不肥厚,葉色開始褪淡,開花量50%以上,紅莖比70%,遠看大行似封未封。
盛花期旺苗長勢長相:植株高大,株高85厘米以上,主莖節間長7厘米以上,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深綠,主莖粗而嫩綠,上部脆而易斷,開花量少,果枝過長,嫩綠易折斷,蕾與蕾之間節長超過8厘米,且小。
盛花期弱苗長勢長相:植株瘦弱,葉片小,開化少,葉色發灰、發黃,裸地過多。
3.鈴期壯苗、旺苗、弱苗長勢長相标準
鈴期壯苗長勢長相标準:8月上旬棉田群體頂部可見紅、白花,葉色轉深,植株老健清秀,到8月下旬,一枝一鈴,每株平均有1-2個果枝為1枝2鈴或多鈴,且下部兩個葉枝伸長,可平均結鈴2-3個,鈴飽滿,個大,斑點滿身,鈴結實,無脫落。
鈴期旺苗長勢長相:8月上旬頂部不見花或少見花,葉色濃綠,植株高大,群體發科大,果枝長而郁閉、莖杆青綠,贅芽叢生,到8月下旬,中下部鈴仍青綠無斑點或斑點少,鈴小,下部有爛鈴,下部果枝因郁閉而不結鈴,或結鈴小而晚。
鈴期弱苗長勢長相:7月下旬紅花蓋頂,植株瘦小,大行不封行;8月份紅莖比大于95%,葉色淡綠,上部蕾小,有葉斑病或紅葉病發生,鈴小而少。
二、花鈴期管理标準
1.調控标準:以化調結合水控,打頂前化調3-5g/畝,在打頂後進行封頂控6-8克/畝,頂部果枝伸長5-7厘米,化調10-15g/畝。
2.水肥管理标準:
第1水:(6月15-25日),水方量25-40方/畝;
第2-5水:(6月25-8月5日),水方量25-40 方/畝,尿素3-4公斤/畝,磷酸二氫鉀1-2公斤/畝;
第6-8水:(8月5-8月25日)水方30-40方/畝,尿素5-8公斤/畝,磷酸二氫鉀3-4公斤/畝。
第9-10水:(8月下旬-9月初),水方量25-30 m3/畝,停水時間8月25日左右,最後一水不施肥。
3.打頂标準:堅持适時早打頂的原則。7月1日前棉田打完頂,7月10日至7月20日,打群尖、去葉枝、去無效花果。
4.病蟲害防治标準:加強田間調查,做好棉葉螨、棉蚜、棉鈴蟲和棉盲蝽等蟲害的綜合防治。
(1)棉鈴蟲,蛀鈴率≤2%,利用光誘、性誘、食誘技術誘殺成蟲,減少田間産卵量,根據蟲情測報情況,選用藥劑防治。防治的藥劑可選用npv、茚蟲威、甲維鹽、氯蟲苯酰胺,氟蟲雙酰胺。
(2)棉蚜,7月底,棉花卷葉株率≤10%,卷葉流油面積不超過本區域内棉花面積的5%。防治的藥劑可選用啶蟲脒或吡蟲啉+阿維菌素。
(3)棉葉螨,7月底單塊棉田内紅葉面積不超過1畝,累計紅葉面積不超過本片區棉田種植面積的1%,8月底,最大連片面積不超過2畝;累計紅葉面積不超過本片區棉田種植面積的3%。防治的藥劑可選用炔螨特、哒螨靈、螺螨脂、四螨嗪、噻螨酮、阿維菌素等。
一家之言,難免偏激和不足,如有異議和建議請文後留言交流!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