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7年喬布斯釋出iphone以來,app已經風光了将近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app已經完全壓倒了web,成為最主要的網際網路服務載體,但是近年來随着即時通訊消息平台、聊天應用的強勢逆襲,聊天機器人以及類似微信“應用号”的bot程式開始動搖app的統治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以及即時通訊平台的開放,例如telegram、微信和slack,以及最近釋出bot應用平台的facebook和skype,使得一種新的基于流行即時通訊app平台的bot應用生态正在蠶食過去一統天下的app應用商店。
相比封閉的app,即時通訊平台上的bot程式對個人使用者來說最大的優點就是友善,你不需要從滿屏的app圖示費勁查找一個工具,隻需打開你最常用的即時通訊軟體,就可以檢視家裡智能硬體的工作狀況,或者朋友們的健身成果。對于開發者來說,bot最大的優勢是跨平台,開發者可以将最寶貴的資源用于開發最核心的算法和功能,而無需為app前端和後端開發營運過于操心。
從某種程度上講,即時通訊應用平台與第三方bot程式開發者的關系有些類似移動應用開發的baas模式,但即時通訊應用平台比baas服務商多提供一種金貴資源——使用者。
移動網際網路正在經曆一次重大範型轉移,從以手機作業系統和硬體為中心的app經濟,向以使用者時間和注意力資源為核心的聊天應用bot經濟轉移,bot應用商店,例如botlist,将搶走app應用商店的風頭,正如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所言:bot将取代app。
雖然今天的ai人工智能依然稚嫩,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應用場景,例如簡單的價格詢問、路況通報、安防監控、訂餐等,bot已經可以取代人工服務,為企業節省大量開支。
過去幾個月,聊天機器人成了it圈最火熱的詞彙,一場bot革命的前戲已經上演,但瘋狂之前我們也需要謹記,bot盛宴的賓客中,有一半都是黑客。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