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潮語俗語“立冬食蔗”說說牙和齒

立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于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态。

在潮汕地區有立冬吃甘蔗的習俗。

從潮語俗語“立冬食蔗”說說牙和齒

甘蔗

甘蔗到了立冬就成熟,有滋補的功效。甘蔗不僅營養好,還富含纖維,可以起到清潔牙齒的效果。啃甘蔗,也有健齒的作用。

中醫認為,甘蔗入肺、胃二經。解饞的同時,它還可生津解渴。故“立冬食蔗”,向來是潮人愛遵循的舊例。而且植物纖維豐富的蔗渣可謂是口腔的“清潔工”,在口腔内被反複咀嚼,能把殘留在口腔的垢物一掃而淨,進而讓我們一口牙齒更堅韌。

俗語有雲:立冬食蔗齒(不會)痛。一般寫作“立冬吃蔗牙不疼”。

從潮語俗語“立冬食蔗”說說牙和齒

(不會)

在這裡,可以看出“牙齒”、“疼痛”在國語和潮語裡的使用差別。國語多用“牙”,潮語多用“齒”,比如“牙疼”對應“齒痛”,“牙縫”對應“齒縫”,“刷牙”對應“漱齒”等等。

可以看下《說文解字》裡的解釋:

齒:“口斷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

“口斷骨也”,意思就是能夠咬斷骨頭。我們牙齒裡的切牙(門牙)和尖牙(虎牙)是起到咬穿食物的作用的,而這兩類牙統稱為前牙,是以“齒”指的就是前牙。

牙:“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

“牡齒”指的是強壯的牙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牙、後牙。“上下相錯之形”指的就是牙齒咬合之後牙尖交錯排列的狀态。是以“牙”指的就是後牙。

本來齒是通稱,常見有唇亡齒寒,唇齒相依,何足挂齒,沒齒難忘。

到了現代雖然國語已經用“牙”,但是潮語依然保留了“齒”這一叫法。

從潮語俗語“立冬食蔗”說說牙和齒

人類32顆牙齒圖

本人非專業人士,文章考據僅憑個人興趣及查閱資料,有錯漏請指正。

參考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8b%e5%86%ac/489331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0-11/29/content_7_335516.htm

https://www.34ya.com/yachi/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