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造NFV環境下的專屬性能

随着網絡功能虛拟化(nfv)變革在營運商和雲社群的到來,很多關于新技術的困擾也随之而生。主要問題之一是如何去設計出可靠的性能去迎合高密度使用者,任務關鍵型的nfv環境。

對于包括全球營運商在内的苛刻網絡環境,nfv的性能能否不負衆望? 有證據表明,仍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對此項it技術進行轉型----但一些關鍵技術工具不斷出現将可靠的性能投入到包括通信在内非常苛刻的應用場景上。

nfv的優勢

nfv的優勢是通過運作在行業标準化、商業化的現成硬體來傳遞網絡功能,任何數量的軟體服務均可以部署在此通用硬體上,以保證互操作性和靈活性。

普遍的通用化代價,行業标準化硬體性能不如定制化的好。 這是網絡行業内的一個久遠問題。比如說,網絡硬體廠商已經在使用行業标準化網絡處理器和打造它們自己定制的晶片上思考了數十年。

通過nfv, 互操作和靈活性帶來的好處顯得要大于潛在的性能開銷, 因為營運商希望在将來打造一個網絡和應用的架構。 另外,循序漸進的技術演進路線也使得nfv受制于伺服器和軟體性能的問題逐漸被解決。

性能擔憂與nfv

讓我們從nfv引起的性能問題以及其來源進行分析。 nfv的核心技術—運作在x86伺服器上的虛拟機(vm),是從企業應用場景中逐漸被優化。 設計虛拟機去承載企業使用者能運作應用的作業系統執行個體。 然後通過添加更多虛拟機去滿足更豐富的需求,甚至在非常的情況下以添加實體伺服器的方式擴充來迎合新的使用者。

在營運商環境下的特定應用,比如,移動服務—需要具備處理百萬計使用者的能力, 此外,即時通信應用也具有比web伺服器更苛刻的需求。

如果虛拟機出現問題,有一種能夠替代或者将它遷移另一台伺服器的流程,在标準的雲環境中,整個遷移可能需要花費數秒甚至數分鐘的時間。 但是如果你在移動網絡裡運作一個虛拟演進分組核心(vepc)的虛拟網絡功能(vnf)又将如何? 許多營運商在談論它們的應用具有小于50毫秒的延遲,這也給虛拟機(vm)和網絡功能虛拟化(nfv)技術标準邊界提供了明确的需求。

有個共識就是需要針對現有的nfv技術進行某方面的增強,使其達到下一水準的可靠性,進而對需要依靠nfv技術來建構下一代基礎設施的全球營運商們提供再次保證。這将是在 未來12個月内, nfv技術提供商之間的關鍵差別。因為營運商已經明确表示,他們并沒有在nfv基礎設施上産生定論-----而且在出問題時,他們将進行轉變。

正如在sdxcentral最近的一份《2016年 nfv重點報告 第一部分:mano 與 nfvi》中顯示,通過廣泛的技術解決方案來打造nfv 平台的方式正在興起。 一些技術廠商正采取具體的措施将他們的平台打造成“營運商級别”—并有充分的理由。通信應用的需求無疑需要強健的nfvi裝備達到能夠處理擴充到40g甚至将來100g吞吐量的連接配接。 而雲供應商将尋求相同的規模和可靠性。

來自于報告的部分觀點:一個nfv的解決方案需要支援它将部署的環境;而了解在虛拟化層可能存在的nfv性能局限性及瓶頸是至關重要的。 其他問題通常包括:整個系統能提供什麼樣規模?它有沒有自己的能夠處理多執行個體的管理系統?負載如何去管理?

nfv性能工具

當我們深入具體的技術細節時,顯然許多nfvi廠商都采用獨特的方式将性能優化內建到nfv基礎設施裡,一些流行的新興技術包括資料平面開發工具包(dpdk);內建虛拟交換技術 如open vswitch(ovs)或者嵌入式交換(eswitch)功能;以及單根i/o虛拟化(sr-iov)。

顯然我們正處于早期“營運商分級”的nfv階段,但仍存在進行的辦法。 問題在于市場離發展營運商級的nfv解決方案還有多遠。市場将不得不開發出平衡高性能标準和互操作性的解決方案,這也是許多服務提供商團體正在尋找的。能夠将自身從這些路線中區分出來的技術廠商将是最為成功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