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良玉: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列入正史的女将軍(上)以平陽公主和洗夫人為偶像的小女子夫婿是要自己選的鼓勵農桑 組建白杆兵

作者:一朵喇叭花

漫漫曆史長河留下無數英雄豪傑的故事,這些故事一代代流傳,他們的精神激勵着後人愛國進取,奮發有為。

古代社會對女子相對苛刻,能名垂青史的奇女子就更少了。秦良玉就是唯一一位被列入正史《二十四史》的女将軍。崇祯帝一生勞碌,能保留下僅有五首詩,其中四首是褒獎秦良玉的。

秦良玉: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列入正史的女将軍(上)以平陽公主和洗夫人為偶像的小女子夫婿是要自己選的鼓勵農桑 組建白杆兵

1573年(對這個時間是不是特别熟悉,國窖1573),這一年,在四川地區的一個小山村裡,一家人正院子裡焦急地等待着一個新生命的出現。

随着一聲嘹亮的哭聲響起,一個女娃被抱了出來。“兒女雙全”是從古至今都标志着人生的一種圓滿。前面有兩個哥哥,這個小女娃的到來使得一家人都很開心。

秦葵看着自己的女兒,笑得見牙不見眼,賞了一衆仆人。

秦葵是讀書人,考取貢生之後就止步不前了。他對考取功名的八股文,不怎麼喜歡,卻喜歡讀兵書,家裡的雜書衆多,兵書占多數。

秦葵很開明,不僅教女兒讀書識字,還讓她跟着同哥哥們一起練習國術,騎馬射箭。

讓父親驚喜地發現:小秦良玉天賦異禀,文才武略遠勝于家裡的男孩子們。

父親望着自家的女兒很自豪,帶着點遺憾。歎息道:“你要是個男孩子就好了,将來一定可以建功立業,成就非常。”

小秦良玉仰首挺胸,氣勢十足道地:“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執掌兵權,我一定比平陽公主(唐高宗李淵之女)和洗夫人(嶺南少數民族首領)做的還要好。”

父親哈哈大笑,連聲道“好,好,我的女兒一定是能夠成就驚天偉業”。

秦良玉: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列入正史的女将軍(上)以平陽公主和洗夫人為偶像的小女子夫婿是要自己選的鼓勵農桑 組建白杆兵

秦良玉一天天長大,身材高挑,英姿飒爽;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刀槍劍戟,無人可敵。

老父親的唯一心病,得把女兒嫁出去了!

七大姑八大姨齊上陣,搜羅一幫青年才俊,奈何女兒都沒瞧上。

瞧瞧身邊的朋友,他們的孩子基本上十二三歲定親,十五六結婚,十八九歲他們孩子都可以啟蒙識字了。

自家的女娃都二十了,還沒着落,着急啊!

父親同女兒商量:“閨女,你想找個啥樣的丈夫,給個标準呗!”

秦良玉絲毫不扭捏地說:“我的丈夫應該比我強吧,不比我強,也應該是我看着順眼的”。

父親的心裡總算放寬松一些,十裡八鄉比自家閨女強的不多,順眼的應該有幾個吧。

古時候沒有這麼多相親的方式,熟人介紹失敗,媒婆的嘴不太可信,抛繡球看不出本事。要不試試“比武招親”,起碼顔值和武力值還是可以看到的。

宣傳單貼出去,擂台搭起來。

到了日子,秦良玉往擂台一戰,身形高挑,英姿不凡。

看熱鬧的人挺多,敢上擂台的不多,特别是幾個彪形大漢被揍下擂台。老父親和哥哥們看着有點着急,這妹妹還能嫁得出去不?

這時一位年輕的小夥子跳上擂台,對着秦良玉拜了拜道:“我乃石柱的馬千乘,久聞姑娘大名,仰慕已久,願意一試。”

老父親一看長得不錯啊,還挺有禮貌,頻頻對着閨女擠眼,意思閨女啊,你讓着點,這位挺難得。

秦良玉不管這些,擂台之上,實力說了算。叮叮咚咚,你來我往,一炷香的功夫過去了,還沒分出勝負。

可能是打着打着秦良玉覺得比較順眼,心想就這個吧。有心想讓,輸了一招,馬千乘終抱得美人歸。

馬千乘是誰啊?東漢名将伏波将軍馬援之後,因祖上有空,世襲石柱縣土司,雄踞一方,世襲更替。

馬千乘少年英雄,十八歲的他就率兵清除了龍陽洞土司的叛變。秦良玉的眼光還是很好的。

1562年,秦良玉嫁給了大他三歲馬千乘,十裡紅妝,熱鬧非常。

是以說婚姻的事情急不得,隻要自己足夠優秀,總有一天,總能等到自己心中的他。

秦良玉:中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列入正史的女将軍(上)以平陽公主和洗夫人為偶像的小女子夫婿是要自己選的鼓勵農桑 組建白杆兵

結婚夫妻恩愛,馬千乘沒有拘束秦良玉,她的才能得以施展。

她建立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杆兵,這支隻有數千人的隊伍後來随着他們夫妻東征西戰,立下卓著功勳。

秦良玉不僅能征善戰,還能治理一方。

當時西南地區多為少數民族居住地,農業不發達。秦良玉引進漢族先進的農業技術,親自示範教導,使得本地的農業有所發展,生活有所改善。

西南多匪患,這些土匪經常騷擾村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馬千乘經常帶兵剿匪,而土匪們經常利用地勢險要,官兵來了他們就跑,官兵走了,他們就出來橫行霸道。

這種貓捉老鼠的遊戲讓馬千乘十分窩火,秦良玉出謀劃策,夫妻聯手就地組建白杆軍。

秦良玉動員農民參加,并親自訓練,她讓白杆兵閑時練兵,農忙時節耕種,這樣既能保護農田,又能增加兵源,保一方平安。

根據作戰形式,設計新式武器——白杆槍,用本地結實的白蠟樹做成長杆,上配帶刃的鈎子,下裝堅硬的鐵環。

作戰時,鈎可拉可砍,環可錘打;行軍時,數杆槍前後連接配接,可攀岩,非常适合山地作戰,這也是白杆兵名稱的來源。

1565年,他們的長子出生,寄托着對孩子的厚望,他們給他起名祥麟。馬祥麟不負父母期望,天資聰明,文采武略,骁勇無敵,軍中稱“趙子龍”“小馬超”,也是明朝名将。

當然這是後話,目前他隻是襁褓之中的奶娃娃,父母掌心的寶貝。

(未完待續)#頭條故事挑戰賽#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 轉 明史[m] 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2019年6月第17次印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