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衛星圖檔)

提起中亞地區,與我們大有淵源的湖泊,也許我們大都對“瀚海”—貝加爾湖耳熟能詳,但是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内的另一個湖泊,大部分人就知之甚少,在古代文獻中,它被稱為“夷播海”。

巴爾喀什(balkhash),源自鞑靼語、哈薩克語等,大意為“沼澤地中的草叢”,現在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内。

(巴爾喀什湖流域地圖)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夷播海”的中華淵源㊙

然而,在中國曆史中,它卻長期處于我們所控制的領土内。西漢時被稱為夷播海,也是古代中國西北邊境的天然分割線,曆史上曾是中國與俄國的界湖。

1765年清朝帝國疆域—巴爾喀什湖作為國界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西漢時期,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設有漢朝政府的行政機構。

漢宜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漢王朝在烏壘(今輪台縣)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管轄範圍包括巴爾喀什地區。

唐朝時期,在《新唐書》中記載:

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裡有沙缽城守捉……又西行千裡至碎葉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清乾隆時期,在打敗大小和卓以後,帝國的疆域也到達了這一範圍。一直到1864年之前,這裡都是清朝的疆域。

巴爾喀什湖的波浪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典型的内陸湖,處于大陸深處,面積16,996平方公裡,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同時它也是世界第四長湖,東西長605公裡,最寬處74公裡。

巴爾喀什湖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該湖流域面積41.3萬平方千米,流域國家為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其中85%的流域面積在哈薩克斯坦。

巴爾喀什湖風光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在大地構造位置上,處于阿爾卑斯造山帶與古老的哈薩克斯坦陸地連接配接處。流域内地形頗為複雜,山系遍布,平原以及沙漠分布也比較廣泛。受幹旱性大陸氣候影響,年降水量小于150-200mm。

巴爾喀什湖及周邊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在晚古生代(距今3-2.5億年)時,巴爾喀什湖地區處于中亞增生型造山帶,該地區島弧岩漿活動頻繁,進而形成了著名的環巴爾喀什成礦帶。

巴爾喀什湖的東西分界-薩雷耶西克半島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有一個很特殊的特征,湖的西半部分為淡水,而另一半則含鹽度較高。湖泊的東西兩部分被薩雷耶西克半島(saryesik peninsula)所分隔,由一條狹窄的水道烏澤納拉爾(寬約3.5公裡)連接配接。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形成這種獨特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湖泊的西半湖有發源于中國新疆的伊犁河注入,伊犁河為其提供了高達将近90%的淡水注入量。湖的西半部分廣闊而水淺,寬度約27公裡至74公裡,但水深不超過11米。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伊犁河

巴爾喀什湖西部,由伊犂河從天山冰川流入淡水(鹽度隻有1.48‰)。冰川供給水源,導緻其水位的日常和季節性波動,并在6月至7月的冰川融化季節期間強烈增加。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2003年4月11日,

巴爾喀什尚未解凍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2003年4月18日,

巴爾喀什已經解凍

由于淡水供應量充足,西半部分有足夠淡水補給,成為淡水湖泊。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西半部分

在西半部分,湖中盛産伊犁弓魚、巴爾喀什弓魚(即銀色弓魚)等。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中捕魚

湖邊大片葦叢中,有成群的鷗、野鴨、鸬鹚、天鵝等。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湖邊成片的蘆葦

而湖的東半部分,情況就迥然而異。水色較西部分混濁,寬度也相對較窄,寬約10公裡至20公裡,水深約25米,而鹽度(10.4‰)較高。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卡爾塔拉河流域

東半部分盡管有數條河流彙入,但河流流量極小,大蒸發量加上少淡水補充,令湖東半部分的鹽分漸漸提高。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薩雷耶西克半島(saryesik peninsula)

再加上湖中部的湖峽(烏澤納拉爾)妨礙兩邊的鹹淡湖水交流,故形成獨有的鹹淡分湖的情況。

⬇巴爾喀什湖——環境問題與挑戰⬇

19世紀50年代俄羅斯帝國鹹海艦隊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曾經的巴爾喀什湖,與位于其西部約800公裡的鹹海(aral sea)都是中亞内陸裡的“江南水鄉”。尤其是鹹海,曾經是俄羅斯帝國鹹海艦隊的駐紮地。而鹹海自從20世紀後期,便發生了嚴重的生态環境災難。

鹹海1989-2014年面積減少趨勢衛星圖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盡管巴爾喀什湖的面積要比鹹海大不少,但是環境惡化的趨勢也不容樂觀。

自1970年以來,當地政府修建了kapchagay水庫用來蓄水,水從哪裡來,政府一波操作瞄準了伊犁河,最後使得伊犁河向巴爾喀什湖的水供應量減少了2/3。現階段,湖水下降速度約為15.6厘米/年,遠大于1908年至1946年(9.2厘米/年)的自然下降速度。

而巴爾喀什湖豐富的礦藏,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成為影響伊犁-巴爾喀什盆地生态的另一個因素。

巴爾喀什城采礦廠

中科地信推薦丨地球上的藍色玉帶—巴爾喀什湖

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中亞的“月牙”湖泊—巴爾喀什,一直哺育着沿岸的人民,良好的發展史,應該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條藍色“玉帶”,希望能風景常駐。

圖文源自網絡侵删

更多自然資源相關知識請登入中科地信(北京)遙感資訊技術研究院官網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