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到底什麼是海派足球?海派足球的特征是什麼,僅僅是技術細膩、注重配合嗎?海派足球的未來,應該如何相容并蓄更多國際化元素?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作為海派足球優秀教練員、運動員的代表,朱廣滬、吳金貴、浦玮、李彥和孫祥,昨天出現在闵行區莘莊工業區中版創意設計産業基地5樓的面包樹球場,一起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技術好腦子活是海派足球标簽

2019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闵行區第六屆運動會“莘工杯”五人制足球賽近日舉行,來自闵行區各機關部門、學校和工業區企業的57支隊伍參與。比賽揭幕前,主辦方和五星體育廣播聯手,舉行了一場“活力園區·魅力足球”的體育文化論壇。論壇的舉辦地點,也特别放在園區辦公樓樓頂建立的“空中球場”。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我和吳(金貴)指導曾經是場上的對手,但場下是很好的朋友。李彥和孫祥,吳指導帶過,我也帶過。浦玮雖然我沒帶過,但看到特别親切。”上海市足球協會主席朱廣滬率先發言,他認為海派足球首先是人才輩出,然後上海足球人都有一顆為足球奮鬥而不服老的心,“前面我們五個人在一起,大家還是在聊足球,說個沒完,我們是足球人,大家覺得沒聊夠。為什麼?因為我們都希望上海足球能發展得更好,都希望中國足球能有更出色的表現。”朱廣滬随後補充表示,“過去所有對手和上海球隊踢比賽後,肯定都會說這才是上海隊:技戰術打腳下、變化多,球員應變強、腦子好。”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體育總監吳金貴的身上,早就打上了鮮明的海派足球烙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海派足球的dna,首先應該是走腳下、技術流的足球,這符合世界足球的發展趨勢。”吳金貴表示,海派足球也需要發展開拓,“這不僅教練員有責任,在座的媒體朋友也有責任,足球發展離不開媒體的宣傳推廣。”

國際化和綜合化是發展潮流

“上海足球有自己的技戰術打法,這沒錯。”上港足球俱樂部副總經理孫祥認為,如今中國足球越來越國際化,一線隊、青少年梯隊的外籍教練越來越多,甚至國小足球隊也開始有外籍教練,“我覺得青少年的教練很重要,他需要灌輸正确的足球理念。不少中國的青少年教練認為,過去我的教練怎麼帶我,現在我就怎麼帶孩子。在過去這樣做或許可以,但現在可能就落伍了。中國足球和歐洲水準有差距,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是以,我們的青少年教練首先要讓小朋友對足球感興趣,然後逐漸了解足球,而不是等他們到了18歲再簡單要求他們隻能這麼踢。”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昔日上海國際隊、浙江綠城中場球員李彥,如今轉型擔任體育評論員,讓很多球迷感慨他的解說客觀專業,能說到點子上。他認為,如今申花、上港的球員,其實沒有了過去老上海足球的優勢,“從球員個人能力來看,申花、上港的骨幹本土力量,都是徐根寶培養出來的。如果和老上海球員比腳下、比腦子、比應變,他們沒有優勢。不過,現代足球内涵越來越豐富,優秀的歐洲教練帶來很多打法,申花、上港也不是過去老上海流派的踢法。我覺得,如今的海派足球更海納百川,技戰術打法更豐富。如果說,以前老上海足球腳下好、配合好但身體對抗不行,但如今海派足球的綜合能力在提高。”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球員時代,踢後腰的李彥一度進入國家隊,他的技術和頭腦都不錯,也有自己的踢球風格;孫祥作為中國球員征戰歐冠的第一人,在申花、恒大和上港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一度是中國國家隊的左後衛第一人。這兩名用腦子踢球的上海國腳,都認為向高水準的歐洲足球接軌學習,才是海派足球未來的出路。

讓幼稚園的孩子愛上足球

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海代表團一舉包攬四枚足球項目的金牌,讓海派足球青訓創造曆史。以根寶基地、幸運星等青少年俱樂部為代表的社會力量,迸發出巨大的市場活力。朱廣滬介紹,上海市足協今年搭建了精英梯隊,“這麼做主要為上海備戰全運會、為中國足球未來儲備人才。”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朱廣滬介紹,上海市足協有最低等級的e級教練教育訓練班,拿到e級教練員證書後,就能帶教幼稚園的孩子來踢球。2017年,上海市足協開設6期e級教練員教育訓練班,每一個教育訓練班人數約24人,獲益人數不到200人。

為了讓更多基層足球教練走進幼稚園,上海市足協把e級教練員教育訓練資質下沉至16個區的足協,由此實作e級教練的人數井噴。“2018年,e級班開了18期,2019年要開到50期。這些e級教練員能走進幼稚園,培養孩子們踢球的興趣。”朱廣滬開玩笑說,他也發現一些問題,“幼稚園大部分是女老師,缺男老師,希望我們的男教練能經常參與幼稚園的足球指導,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陽剛之氣,讓孩子的成長更陽光更健康。”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上海的青訓,從1999-2000年齡段開始,上海應該是全國領先的。”作為滬上青訓的内行,吳金貴也介紹了一些情況,“徐根寶的1999-2000年齡段梯隊賣給了申花,其中朱辰傑已經在一線隊踢中超,還成為了國腳。2001年齡段,有一半根寶、一半申花,去年在u系列拿到全國冠軍。上海市足協對青訓的布局很重視,是以上海的2001-2005年齡段在全國成績不錯,申花和上港的梯隊經常可以進前三。不過,2000年之前的年齡段,山東魯能、浙江綠城、湖北等都不錯。總體來看,上海政府對青訓支援力度很大,也有一大批像徐指導一樣無怨無悔紮根青訓的專業人士。我們希望更多家長支援孩子踢球,未必孩子将來要踢職業足球,但踢球的孩子抗壓能力、競争能力都很強,未來一定成為優秀的中國人。”

上海建更多球場需要社會支援

露天進行的體育文化論壇,放在闵行區滬闵路4200号的面包樹空中球場舉行。這裡原本是寫字樓的屋頂,如今被全新改造成設施一流的空中球場,球場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包括一片五人制足球場、一片六人制足球場、一片七人制足球場以及一片半場籃球場,采用國内最高标準的人工草坪系統,設定緩沖地墊,為業餘足球愛好者提供專業的踢球體驗,被評為闵行區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基地。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看到這麼多的球場,我真的太開心了,如果社會足球能有更多的球場,能有更多的局長支援、校長支援、家長支援,上海足球肯定能出更多像武磊這樣的好苗子。”看到小球員們在球場上比賽,朱廣滬的臉上綻放笑容,“我在巴西呆了5年,能讓巴西四代人坐在一起聊的事情隻有一個:足球。巴西人買房子,首先要看小區裡有沒有足球場,有沒有遊泳池和籃球場。就算沒有足球場,如果有空地裝上兩個球門,他們也認為這個小區合格了。”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莘莊工業區在1995年創立,是闵行全資國有企業公司,占地17.88平方公裡,有6個居委會,有6萬多常住居民。” 莘莊工業區黨工委書記李建華介紹,園區内有800多家企業,其中超過七成是外資企業,“園區的企業員工,最喜歡參加體育文化活動,舉辦這次園區舉辦的足球賽和文化體育論壇,能讓園區企業的員工真正像大家庭一樣,大家一起融合交流。接下來,我們會舉辦更多類似的問題活動,豐富員工的生活。”

得青訓者得天下,朱廣滬、吳金貴、孫祥、李彥和浦玮暢聊“海派足球的DNA”

“樓頂原本是空閑着,現在拿出來做足球場,讓更多人有踢球的地方,這樣做太棒了。“朱廣滬希望,上海能有更多類似的空中球場,“上海寸土寸金,在地面上挖一塊球場真的很難,但像莘莊工業區這樣建設空中球場豐富員工文化體育生活的做法,值得推廣。我們希望上海有更多的足球場地,有更多男女老少參與足球,全民參與才是海派足球未來的期待。”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