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媒文章:中國取得抗疫勝利絕非偶然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美國“勞工”網站8月25日發表題為《中國如何赢得抗疫勝利,這對世界意味着什麼》的文章稱,中國的抗疫行動明顯比美國等西方國家更加出色,更為成功。内容摘編如下:

許多西方網民懷着質疑和嫉妒的心情看待中國取得抗疫勝利,但也有人認為美國和歐洲應當反思。

中國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内成功遏制新冠疫情?七大關鍵因素:效率、科學、協調、承諾、人民戰争、合作以及有效的上司。

病毒侵襲中國之際,整個國家都進入戰鬥模式。群眾團結一心,都牢記一件事:要擊敗病毒。

中國取得成功的具體要素包括:嚴格隔離;大規模檢測;建設臨時醫院,隔離每個有症狀或與病人有過接觸的人;政府堅定不移地提供自上而下的全國性後勤保障;政府與個人的問責制;國際協調和公開交流,特别是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相信科學和專家;利用健康類手機應用程式追蹤每個人;迅速開發和采用新的資訊技術,以抗擊病毒和重建經濟;調動國家力量迅速開發抗病毒醫療技術,包括推動基因測序分析、研制藥物和疫苗、進行臨床治療創新、采用中藥;從一開始就戴口罩。

武漢同濟醫學院院長陳建國說:“事實證明中國的方法和體制是有效的。”

1月23日,中國迅速果斷地下令封閉擁有1100萬人口的武漢市。這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禁足措施。

封城意味着此後每個居民都必須整天待在家裡。

而且,封城隻是開始。中國政府向武漢及湖北投入大量資源、醫療裝置和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志願者、軍人和建築勞工,支援抗疫“人民戰争”。

實施封城後,全國4.2萬名醫護志願者開始陸續前往武漢及湖北進行支援。

數萬名勞工在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家臨時性醫院,兩家醫院可以收治數千名新冠肺炎患者。

不僅如此,武漢市在整個封城期間動員了數十萬名社群志願者幫助居民。由于沒人可以外出購物,社群便組織志願者擔當每個居民的“代理人”:幫助老人,組織運送食品雜貨,每天開車替人送藥。

絕大多數志願者和醫護人員不滿30歲,屬于“90後”。許多人表示希望證明自己是個負責任的成年人。他們積極報名加入一線任務。絕大多數人表示願意參與這些與家人分别數周乃至數月之久的行動。人們稱他們為“逆行者”,覺得他們是選擇沖進災區拯救生命的英雄。

在中國,政府官員和中共黨員被最早動員深入一線是一種慣例。

在武漢及湖北實施封城期間,中共年輕黨員始終積極參與一線治療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一線勞工、港口勞工、海關人員和志願者當中,有約一半是30歲以下的黨員。

後勤保障同樣至關重要。1月疫情剛剛暴發時,中國很快用完了防護用品儲備。因為相信“團結就是力量”,中國迅速動員包括國企在内的全國力量,提高現有防護用品生産線的産量,同時建設新的生産線。數周後,到2月中旬,中國的防護用品危機已經解除。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能得到充分保護,無需重複使用防護用品。

中國獲得成功并非靠運氣。中國人對于集體行動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國群眾相信政府,願意聽從政府指導。他們相信“團結就是力量”。人們對于能夠積極參加全國抗疫鬥争感到自豪。

反觀美國,問題出在哪裡?

關鍵詞:否認、亂治理、無知、種族主義、腐敗、混亂、仇外心理、反科學和甩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愚蠢行為導緻緻命病毒傳播失控。許多衛生專家預測,到今年10月美國累計感染病例将達到1000萬例,到11月1日将有總共22.4萬人死于新冠肺炎。

總而言之,中國的抗疫行動明顯比美國等西方國家更加出色,更為成功。

新加坡“黑匣子”研究公司和英國托盧納公司5月6日聯合釋出“全球危機感覺”指數稱,中國公民給予本國政府抗疫最高分。在這項滿分100分的調查中,中國拿到85分。美國與調查涉及的4個西歐國家都成績糟糕:美國41分,德國41分,英國37分,意大利36分,法國26分。

來源:參考消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