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虛拟化容器令伺服器整合技術卷土重來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回顧和辨析過去的發展曆程,以避免過去的錯誤是十分重要的,這在科技領域也同樣适用。

“虛拟化技術能夠減少管理的實體機數量,但是作業系統的總量并沒有變化,在虛拟化環境中,因為建立系統的執行個體非常友善,這甚至可能造成作業系統總量的增加。” gartner管理副總裁tony iams曾于十多年前在searchdatacenter上寫到。toni當時詳細叙述了伺服器虛拟化和伺服器整合的差別。虛拟化多年來占據了資料中心的統治地位,但是随着虛拟化容器的出現,我們将看到回歸整合的趨勢。

虛拟化技術的發展

在過去十年,除了改變世界各地的資料中心,虛拟化技術自身也在不斷改變。2005年toni考慮在虛拟化資料中心中整合伺服器時,虛拟機管理程式為虛拟機提供的資源在量上存在一些嚴重限制,例如cpu、ram、磁盤空間和網絡接口。實體伺服器的資源也遠遠小于現在。

摩爾定律的預測是準确的,經過工程師十多年的努力,伺服器的硬體和虛拟機管理軟體都有巨大的提升。天文級數量的資源變成現實,特别是對能負擔得起最大的伺服器群的資料中心團隊來說。虛拟機管理軟體能夠提供巨大的虛拟機,其容量是上一代實體伺服器的很多倍。隻需一點點細緻的設計,幾乎所有x86伺服器上運作的工作負載都能在虛拟機上運作。

很多組織采用虛拟化作為他們的首選x86平台,實作了立竿見影的投資節約。許多人也看到了巨大的營運效益,以及在自動化和私有雲引入後的效益。虛拟化的一個主要特征是,未虛拟化時使用的應用軟體和作業系統在虛拟化後仍然可以使用。是以不需要開發虛拟化版本的應用程式,現有的一切都能夠直接工作。

容器重新點燃虛拟化和整合的争論

企業采用虛拟化就如同更換新伺服器一樣便捷。盡管如此,虛拟化也有一些挑戰。例如,當有一台實體伺服器運作50台windows虛拟機時,大量重複的内容和工作占據了伺服器的資源。50個虛拟機加載相同的核心,存儲相同的檔案到50個虛拟磁盤上,需要對50個windows作業系統副本做維護和打更新檔。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對windows系統,對linux系統也是一樣:50個linux副本也需要維護,并且使用重複的資源。

大型it組織已經發現,虛拟化導緻大規模虛拟機部署,自動化也不能完全消除虛拟機的管理成本。伺服器整合能降低需要維護的作業系統數量。它也可以減少運作的應用程式的費用,在相同的成本情況下,支援更多的應用同時運作。

沒有虛拟化的整合是非常困難的,但可能更有效。基于容器的伺服器整合也是這種情況。整合使多個應用運作在同一個作業系統上,或者一個應用的多個執行個體運作在一個作業系統上。關鍵點是如何使這些應用和應用執行個體彼此隔離——而這正是容器技術解決的問題。虛拟化容器使容器執行個體之間彼此隔離,不需要每個執行個體都用獨立的作業系統來隔離。一台服務伺服器可以運作數百個容器執行個體,所有這些執行個體都共享一個作業系統。

虛拟化容器提供一種将應用整合到單一伺服器上的有效方法。自動化工具可以讓it團隊建立、管理和銷毀數以千計的同類容器執行個體。對許多應用來說,這種編配方式使容器成為虛拟機的更好的替代品,因為現在部署容器比十年前更簡單。

容器化所面臨的挑戰是,它需要開發者重新建構或者重新編寫應用程式。我們不會将oracle或sql資料庫部署到容器中。至少,這種方式非常不适用于生産環境。這些應用程式将繼續運作在虛拟機或者實體伺服器上。我們将看到,從一開始就針對容器運作而設計的應用逐漸興起。這些應用将遵循web應用程式的模式,目前在web應用中容器的使用已經司空見慣。

随着時間的推移,在企業環境中的容器化工具和良好的容器開發運維實踐越來越普及。應用程式開發需要時間。這場革命可能需要10年才能使容器的普及度達到目前企業使用伺服器虛拟化的程度。

虛拟化已經成為部署基于x86工作平台的标準。虛拟化容器的靈活性和靈活性是這場it變革的主導力量。現在容器技術的發展還屬于較為邊緣的資料中心革新。

整合技術可能再次成為it基礎建設的主要推動力。但是這個浪潮過去後總會又有新的浪潮出現。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