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作者:富平人

——追憶大荔移民老魏

文/六柏堂主

大千世界,紛紛擾擾,芸芸衆生不過是一粒黃沙,一顆塵埃。不過再貧瘠的土地也能孕育出嶄新的生命,再寒冷的冬夜也會迎來旭日東升。世界在變,但精神永存,或許這正是老秦人的風骨!

唐順宗豐陵前的漫漲村,就是我的家鄉。它北倚金甕山,看歲歲年年柿柿紅;南俯萬頃沃野,眺風吹麥浪五谷香;西鄰曹村重鎮,聞錦屏書院文脈長;東望頻陽古城,迎秦時明月将與相。故園民風淳樸,人傑地靈,重德尚武,樂善好施,耕讀傳家,美譽四方。不僅有“财富如秋汛溢岸,緩緩漫漲,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攀升”的美好寓意,更有着跨越千年的曆史文化積澱和上千口人的街坊四鄰。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漫漲村春光

古村任姓為主戶,另有程、馬、劉、齊、楊、陳、盧、康、魏、醜等諸姓。魏寅生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三門峽庫區遷來的大荔移民,人稱老魏。說起來我們兩家還很有緣分。寅生叔和我父親年齡相仿,脾氣相投,幾乎天天見面,不是拉家常就是搓麻将。喝一杯青茶品日月,來半壺老酒醉人生,端起的是滄桑,喝下去的是友情。寅生叔的二兒子合文是我的國小同學,三子合乾是我從小玩耍到大的好友,更巧合的是他轉業後安置到渭南新華書店工作,而我妻和兒也居住在渭南市,一來二去,和魏合乾走得就更近了。我曾經贈他自己主修的《任氏家譜》,他也送我《渭南曆史文化叢書》和摹古月曆雅賞。在一次和魏合乾相聚時,他鄭重其事地遞給我一本《魏氏家譜》樣稿,讓我看後寫篇序文。一個搞科研的竟然關公面前耍大刀,實在是高看我了?!再三推辭,好友仍是态度堅定,誠意滿滿,我也隻好從命,盡力而為。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首先,我要為魏氏族人修續家譜的行為翹指點贊!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是血緣的延續和根脈的連接配接,雖記事簡要,卻于史書的作用相同。修譜就是要找回潛意識中隐藏的生命氣息,記錄下祖輩的過去應是對先人最好的緬懷。現在許多有識之士續譜或修譜,既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為後世子孫打開一扇了解我們的視窗,其懿行善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揚。

魏合乾祖父魏公茂初出生于1905年,天資聰穎,博聞強記。10歲進私塾,13歲當學徒,經營藥材生意。辨百草,熟藥性,識藥方,明療效,公私合營時入股參股成了西安國藥制藥廠的一名正式職工,并将自己大半生積蓄下來的财富奉獻給了新中國的建設事業。1965年退休後投奔兒子老魏一家,也算落葉歸根,功德圓滿。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魏合乾的父親老魏寅生祖籍大荔朝邑,生于“樹落新摧岸,湍驚忽改洲”的黃河岸邊。大荔縣朝邑鎮在五八年前叫朝邑縣,這裡曾經是渭北韓城、合陽、澄城、大荔通往隴海鐵路的必經之地,素有“水旱碼頭”之稱。此地人傑地靈,物産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大荔猿人”、“河洛文化”、“沙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等早期人類文化遺存極為豐富,可謂曆史悠久,文化燦爛,享有“華夏之根”和“文化之源”的美譽。魏寅生的先祖便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這裡,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讀傳家的世外桃源生活。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大荔三河口

上世紀三十年代,兵荒馬亂,瘟疫肆虐,赤地千裡,民不聊生。老魏不幸幼年喪母,其父既當爹,又當娘,整天忙裡忙外,為生計發愁。熬到兒子六、七歲時,日子實在難以為繼,隻好将兒子寅生寄養于舅家,自己則外出另謀生路,一走就是多年。小寅生既看不見爹,又盼不來娘,孤苦伶仃,度日如年。幸虧舅家人疼愛,盡心撫養,長大後還為他娶妻成家,才使魏家香火得以延續。

寅生之妻李翠俠也是朝邑人,說來更是命苦。出生月餘娘就歸了西,從此成了無助的孤兒,饑餓使小翠俠啼哭不止,看得路人心如刀絞,淚眼婆娑。最終好心的姨媽無奈抱養了她,在僧多粥少的家庭裡,挨餓受凍,乃是家常便飯。聰明伶俐的小翠俠從小就學會了打掃衛生,燒火做飯,漿洗縫補,喂雞放羊這些繁雜的家務活,在姨家人眼裡,她是一個聰明勤快懂事的乖孩子。

翠俠十六七歲時,已出落成一位明目皓齒,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花好月圓之時嫁給了鄰村的英俊小夥魏寅生為妻。從此兩個同病相憐的苦命人結為一對相濡以沫的夫妻,夫唱婦随,形影不離,感受着新社會帶來的幸福生活,并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期盼。

幸福的時光總是極其短暫。1956年秋,國家修建三門峽水庫,動員庫區群眾外遷。老魏夫婦都是共青團員,兩個年輕人積極響應國家号召,踴躍報名,有幸成為首批遠遷甯夏的“先遣隊”成員。他們披紅戴花,在鑼鼓喧天、彩旗飄揚的熱鬧氣氛中,在親朋好友的羨慕目光和不斷祝福聲中,不停揮手告別了送行的衆鄉親們,奔向“天下黃河富甯夏”的新家園。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詩人筆下的邊關大漠竟然出現在了“先遣隊”眼前。荒灘上到處是半人高的茅草,拳頭大的石頭,裸露的黃沙上印滿雜亂無章的狐狼足迹。風起之時黃沙漫卷,遮天蔽日,伸手不見五指,這就是他們要面對的世界。人活一口氣,自告奮勇離家别舍的老魏夫妻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吓倒,他們負重奮進,小心行事,早出晚歸,開荒種地,幹最髒最累的活,勉強混一口飯吃。1958年6月,老魏夫妻添下了長子,為紀念這次刻骨銘心的移民經曆,特意為兒子起名“合成”,不是賀喜的“賀”,而是一人一口飯的“合”。兒子的出生并沒有給老魏夫妻帶來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反而多出一張嗷嗷待哺的嘴,生活變得愈加窘迫。大人缺衣少食,生命堪憂,一個冬季,靠土坯牆曬暖暖的老人們幾乎不見了蹤影;小孩饑餓難忍,撕心裂肺的哭聲整天回蕩在周圍死一般寂靜的荒漠,母親幹癟的乳房上滿是孩子抓撓留下來的道道血痕,常常是舊傷未愈,又添新痕,隻能日複一日,苦苦掙紮與煎熬。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魏寅生年輕時照片

逆境是一種壓力,更是一種動力,它能讓人們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在磨難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谛,會使人堅強,會使人向上。老魏夫婦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沒有退縮,沒有抱怨,一定要在荒山野嶺中生存下去,一定要将兒子養大成人。或許,這正是他們戰勝一切困難的原動力。他倆雞鳴時就起床出門開荒種地,拂曉時又傳回磨坊幫人磨面,直到傍晩才拖着疲憊的身體趕回家,脫下外面沾有少許面粉的衣裳,用手拍,用水洗,隻為熬碗稀粥,喂養嗷嗷待哺的嬰兒。可憐的老魏夫婦竟然是這樣度日養家!簡直不敢想象,即便在這樣的窘困環境下,妻子堅強地承擔起了家裡的一切重擔,支援老魏學習,讓他考上了吳忠市技工學校,成為了一名國家正式職工。幾年後,政府一紙回遷令,老魏一家悲喜交加,忍痛割愛,扔下辛辛苦苦掙下來的盆盆罐罐和工作,擠上開往西安方向的列車,奔向那個魂牽夢繞、水天一色的美麗家園。

然而造化弄人,空喜歡。一九六二年夏,政府對傳回庫區不久的移民進行二次安置,老魏又響應國家“遷一家,救萬家”的号召,攜妻帶子,再一次踏上了外遷之路。此時正是國家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不少人家早已斷了炊,揭不開鍋,隻能吃糠咽菜,甚至沿街乞讨為生。家父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從銅川師範學校新配置設定來的青年教師不肯拔生産隊的白蘿蔔充饑,餓得晚上在房間裡嚎啕大哭。即便如此,善良的漫漲村父老鄉親還是默默地接納下老魏一家人,使其有了容身之所。從此,老魏一家結束了背井離鄉、六年三遷的漂泊生活,像蒲公英一樣,在渭北旱塬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艱難地紮下根,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并且一年比一年長勢好,一年比一年生長旺盛,遍地開花,生機盎然。

老魏一家居住在本村西巷子北頭,屋子屬于典型的關中民居樣式。大門向東開,三間灰瓦房靠北牆而立,後面還加蓋了一間低矮的茅草竈房,做飯時就會從屋頂冒出嗆人的濃煙。飯熟了,老魏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先是給爺爺盛飯,随後是老魏,接着五個孩子從小到大依次進行,最後才輪到老魏媳婦。在我兒時的記憶中,老魏家後院還栽了幾棵小棗樹,到了棗子成熟季節,村中的小夥伴們常去老魏家裡玩耍,善良的女主人定會摘下一把紅棗,分給孩子們吃。真是解饞啊!是那麼的脆,是那麼的甜啊!老魏家前院圍有雞籠,養着幾隻雞,一頭母豬和奶山羊則分别拴在靠牆的木樁上。後院也沒閑着,養了幾箱蜜蜂和一大倉紅苕秧苗。從老魏家門口經過,經常能聽見母雞“擱蛋”、“擱蛋”的報功聲,看見出出進進忙碌的蜜蜂,他們家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家庭農場。就這樣,勤勞聰慧的老魏夫婦用無所不能的大手,制作出一個個簡易的“救生圈”,讓全家人平安度過一次次生存危機。

老魏,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卻也心靈手巧,稱得上一位特級技師。會幹各種農活,能砌牆,會蓋房,能制作家具,能打造鋤頭和鐮刀,會開車修車,據說還會開火車,真是不可思議。我關于他的最早記憶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他常年趕着毛驢車到北山“野雞花”煤礦為各家各戶拉煤捯炭,累得他邋裡邋遢,滿臉煤灰,活像個非洲難民。生産隊時,常見他開着手扶拖拉機為集體拉麥碾場、犁地送糞。那時候,他還把這一駕駛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村上的年輕人。土地承包後,他鳥槍換炮,開上了四輪車。夏收時節,他從早忙到晚為各家各戶碾麥場,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不停地旋轉,旋轉……雖說能掙下十塊八錢的工錢,但炎陽高照,熱死黃天,累得老漢汗流浃背,腳步踉跄,看着着實讓人心痛。

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追憶大荔移民老魏百折不回的老魏 一脈相承的家風

魏合成和母親在北京合影

根正則苗直,源遠水流長。極具遠見的老魏兩口子,甯肯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把兒女們領上正道。他先後把老大合成和三兒合乾送到部隊去鍛煉,讓好學的二兒子合文上了衛校,兩個有出息的女兒都嫁給了有本事的女婿,這在農村也是件少有的稀罕事。他們的品行,感染了幾個孩子,他們的努力,托舉出兒女們的新生。總之,魏家的第三代人再沒有像父母那樣遭受貧窮的折磨,他們像五把鋒利的鐮刀,不斷收獲着奮鬥帶來的成功和喜悅。九個賢孫,可謂個個都是國家棟梁,共培養出六名大學生、兩個研究所學生,還有一名國外知名大學的留學生,真是家族興旺,日子紅火,欣欣向榮。

漫漫曆史都是用雙腳一步步丈量、用心血一滴滴澆灌出來的。在這當中必會經曆波折坎坷,充滿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細想老魏一家能有今天的枝繁葉茂與興旺發達絕非偶然。一個甲子,一部春秋,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渭北旱塬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勤勞、純樸、奮進、聰明的魏家兒女紮根黃土地,栉風沐雨、戰天鬥地的精神以及永不服輸的性格應是他們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撫今追昔,難忘故人。1994年古曆8月28日,翠俠積勞成疾,走時隻有57歲,青絲未白;2015年,老魏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高壽八十。鬥轉星移,物是人非,21年後夫妻倆人将再次重逢,從此将永不分離。“土地博大,也許能包容老魏夫妻的一切悲喜和終生跋涉的塵霜;大地純潔,也許能在那裡獲得安甯……”《魏氏家譜》就像一部活着的史書,記錄着魏氏一族的創業曆程,展現着關中農村百餘年來曆史的滄桑巨變以及三門峽庫區移民可歌可泣、勇于擔當的時代精神!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那一脈相承的良好家風。

《魏氏家譜》使魏氏家風家訓得以傳承,也定将激勵後昆以先輩為榜樣,繼往開來,再續輝煌!

作為魏合乾的朋友,有幸拜讀《魏氏家譜》,有感于魏氏一族群星璀璨、衆志成城和永不言敗的精髓,懷着崇仰之情,寫下上述文字,不免淺薄唐突,尚希方家見宥。權以為序!

2021年秋于長安

作者簡介:任新利,富平縣東漫漲村人,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專業,工作于航天系統,進階工程師,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與專業論文發表。喜歡打籃球、攝影和古詩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