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場、智慧路燈、智慧旅遊、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交通……這些與市民息息相關的“智慧城市”的标配,不久後或将在清新成為現實。日前,清新區印發《清遠市清新區“智慧清新”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20年,推進“電子政務一體化、城市管理精細化、資訊惠民便利化、資料營運産業化”四大行動,建成清新大資料平台,逐漸建設經濟運作監測、交通旅遊、精準扶貧、造價監管等方面資料資源為基礎的大資料應用,力争早日成立粵北大資料交易中心。
“智慧清新”是怎麼樣的?
涵蓋四大行動,包括23個平台系統
《方案》提出,“智慧清新”總體目标是到2020年,完善智慧清新“基礎、資料、應用、保障”四大體系,推進“電子政務一體化、城市管理精細化、資訊惠民便利化、資料營運産業化”四大行動,全面提升我區資訊化建設水準,使“智慧清新”成為服務型政府建設、城鄉統籌發展、民生服務改善及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力量。據了解,上述四大行動包括23個平台系統,分别為生态清新門戶網站群、電子政府協同平台、清新區輿情研判監控系統、區兩建資訊平台、智慧交通燈試點、智慧路燈試點、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智慧社群公共服務平台、清新大資料平台、經濟運作大資料應用系統等。
《方案》提出,電子政務一體化發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電子政務協同平台。實作政府部門綠色辦公以及資訊資源公開及共享與服務。城市管理精細化發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應急指揮中心、城鄉綜合資訊釋出平台等系統,試點智慧停車場、智慧路燈等應用,實作城市運作管理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資訊惠民便利化發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智慧旅遊、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能交通的民生應用,逐漸開展農村産業融合發展試點,實作民生服務的資訊化、便利化及網際網路化。資料營運市場化發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清新大資料平台,逐漸建設經濟運作監測、交通旅遊、精準扶貧、造價監管等方面資料資源為基礎的大資料應用。先行成立清新區大資料協會、清新區大資料學院、清新區大資料研究院等組織,大力培育大資料産業生态,在大資料産業成熟發展後啟動粵北大資料交易中心建設,逐漸實作資料營運市場化。
“智慧清新”何時能建好?
三年實施時間,2020年主要系統和平台基本建成
《方案》列明了“智慧清新”建設計劃時間表,包括前期籌備階段、正式實施階段、項目運維階段,時間從今年至2020年。
其中,正式實施階段為,2017年7月~2019年12月。《方案》提出,從“智慧清新”工程的資料層做起,基于全區部門已有系統和資料需求,用半年到1年時間,打造“清新大資料基礎平台”。2017年底做好資料基礎後建設電子政務協同平台、精準扶貧大資料庫等試點系統。2018年,全區各領域政務資料應用系統資料互通、系統互動,實作電子政務一體化。2019年,基本實作城市管理一體化和資訊惠民便利化目标,大資料應用規模成型,開始推動資料營運産業化的前期工作,準備籌建粵北大資料交易中心。從“智慧清新”的應用層做起,選取對資料依賴性不強的系統,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盡快展現成效,解決迫切需求。2017年,優先選取應急指揮中心系統、城鄉綜合資訊釋出系統、智慧交通系統等進行建設。2018年起,結合初步成型的清新大資料基礎平台,探求兩個建設方向的結合點和平衡點,保障應用開發與資料平台無縫連接配接。
《方案》提出,2020年為項目運維階段,該階段,“智慧清新”涉及的主要系統和平台基本建成後,将工作重心轉移至推動大資料産業發展,以達到資料營運市場化的目标。積極引入廣東粵數大資料有限公司及其他大資料企業入駐,推進旅遊、農業、電商三大産業與大資料産業融合發展,建設一批領先水準的應用示範項目。結合清新智慧小鎮項目,成立大資料研究院和大資料學院,實作資料清洗基地落戶。采取技術咨詢、科研攻關、短期聘用等方式,培育和引進資料分析師、資料咨詢師等專門人才,充分利用社會智力資源為清新大資料産業發展服務,力争早日成立粵北大資料交易中心。
■延伸閱讀
1月18日,清新區與廣東粵數大資料有限公司簽訂“智慧清新”項目戰略合作協定。标志着清新将全面建設智慧城市,推動大資料産業發展。
智慧城市是在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支撐下,形成的一種新型資訊化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包含着智慧技術、智慧産業及其産品、智慧服務、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智慧清新”的建設将實作清新區和本級各部門、各機關網絡互聯互通,資訊資源交換共享,消除資訊孤島,将提升政府現代化治理和服務能力、建構民生服務新體系以及實作公共治理過程的智能化、精準化和資料化。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