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

作者:雕文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

龍子白水生和翠蘭的故事傳說

雙燕又飛還,

好景闌珊,

神凡别怨,

燕山憶昔年。

——半世清歡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

——《五龍聖母的傳說》——

❖ 初遇

古時,燕山後面有個依山傍水的小村子,風景很美,人長得也俊俏。

村裡有戶姓李的人家,父母哥嫂小姑,五人和睦相處,日子過得甜甜的。

春天,姑嫂二人端着洗衣盆來到河邊。路上桃紅了,柳綠了,蝴蝶一雙雙,燕子一對對,輕盈地飛來飛去,看得小姑翠蘭春心萌動了。想到白己都十八歲了還沒有主,臉忽地紅了,趕忙拽一根柳枝去趕身邊的蝴蝶。

來到河邊,小姑翠蘭由于心不在焉,一件衣服順水漂走了都不曾察覺。嫂子看她丢了魂的樣子就用水撩了一下,她才清醒過來,忙順水去追衣服。可是追出很遠很遠也不見衣服的影子,這時她是真着急了。心裡想着要是有人在下邊截住就好了。哪知這念頭剛動,下遊突然響起一陣悠揚的笛聲,她尋聲望去,隻見對岸一片粉霧似的桃花中,飄出一位白衣少年,眨眼來到翠蘭面前。

少年從腋下扯出一件衣服,彬彬有禮地說:“姑娘,這衣服是你丢的嗎?”

翠蘭害羞地點了點頭。怪了,那衣服昨幹的那麼快呀?仿佛從未沾過水!翠蘭不由向少年多打量了幾眼。那少年的臉也像桃花,白裡透紅,按現在一句流行語來講:是個安靜的美男子。

翠蘭鼓起勇氣,細聲細氣地問:“君子尊姓大名,仙鄉何處?”

“這個……”少年皺皺眉,轉轉眼珠,說:“我叫白水生,家住風門溝。”

姑娘從沒聽過這地方,還想問個明白,那少年搶先說道:“我常到這裡玩,後會有期。”

少年轉身不見了,姑娘向離去的方向久久地望着不動。這一切都被乖覺的嫂子看在眼裡。此後每到河邊嫂子總是推故躲開。于是翠蘭便天天去河邊與少年相會。一來二去倆人相愛了,還偷偷吃了禁果 。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

❖無旨降雨,私自驅雹

轉眼三年過去了。這三年小村的光景特别好,逢到天旱了,旱得莊稼打了蔫,翠蘭一犯愁,水生旁邊就搭了話:“娘子不用愁,陰天雨就來。”次日,果然有一場好雨。又一次,正當莊稼成熟結籽時,天上布滿了怪雲,翠蘭驚叫:“哎呀,要下雹子!”水生說:“不用怕,雲彩馬上就散了。”話未完不知從哪兒刮來一陣大風,馬上雲散日出。翠蘭見水生的話這麼靈驗,雖覺奇怪,可還是癡癡地熱戀着他。

❖神凡有别,貶入寒宮

這一天,翠蘭又在河邊等水生。等啊等,直到月上林梢仍不見人來。她有些沉不住氣了,就順着河邊去找。走着走着,猛然眼前人影一晃,水生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

翠蘭問:“幹啥去了?讓人好等!”

水生滿臉悲憤,眼角挂着淚痕,說:“咱們私配姻緣的事被父王知道了。”

翠蘭好不明自,問:“父王?什麼父王?”

水生長歎一聲,說:“實話告訴你吧。我是風門溝龍潭龍王的小兒子。因多次私改龍王旨令,無旨降雨,違旨驅雹,而且私配凡女。父王震怒,已降旨,明日就要把我貶入寒宮受苦。今晚一别恐無相見之日了。”

翠蘭放聲大哭,緊緊摟住水生,說:“我去見你父王哀告,咱們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水生搖搖頭,說:“神凡有别,父王怎肯見你,況且你已身懷有孕,應該保重,把孩子生下來……”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

龍王大怒!

小夫妻正在難舍難分之際,西北烏雲密密地向他們頭上壓下來。翠蘭耳旁隻聽風聲怪響,眼前轟雷閃電十分怕人。烏雲裡一隻大手将她淩空抓起,甩出三丈開外……

❖五子降生

翠蘭醒來時水生已不知去向,她心裡驚恐萬分,一直哭到半夜。

第二天她仍到河邊去等水生。天天,月月,總也等不來。她的身子漸漸沉重起來,走路都感到吃力了。她的隐私終于暴露。一天,父親把她叫到屋裡,用鞭子抽她,逼她,還要活埋她。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

五子降生,父母為避閑碎語,深夜送女入廟壇。

好心的嫂嫂趁公公不注意,當夜把翠蘭送到風門溝旁的一座破廟裡,還時常偷着送些衣服、飯食給她。

翠蘭進廟不久,孩子便生下來了,而且一胎生了五子。

❖五龍救父

一晃過去十五年,五個龍子長大成人 ,他們都拜普提真人為師,各個練就一身武藝。

又是一個桃紅柳綠的春天,五子拜别師傅回家探母。翠蘭見水蔥似的五個孩子站在面前,想起他們杳無音信的父親,不禁又是一陣心酸。五子看到眼裡,齊聲問母親如何傷心。

翠蘭把他們父親的遭遇講了,并說:“眼前要是再有你父親,全家就團 聚了。”

五子如大夢初醒,氣得磨拳擦掌,齊向母親請命,誓要打碎龍宮,救出父親,翠蘭應允了。

五子請來附近的百姓,在龍潭周圍挖渠放水,把砍來的柴點着了,晝夜往龍潭裡扔,然後用神法催得煙火在潭裡劈劈啪啪地燃燒。燒得蟹兵蝦将現了原形。五子各持兵刃殺進龍宮,擒了龍王。老龍王怕死隻得放出水生。

❖ 團圓百年終相守

故事到了尾聲,結局也是圓滿的。水生和翠蘭又得團圓了,并他們更加相愛,直活到百歲,無病而終。

五個龍子後來把兩位老人葬于廟内,并按照母親的囑咐,他們興和風,助順雨,親自護守這一方百姓生靈。後來,人們為了懷念聖母和五龍的恩德,以後把破廟改為五龍聖母廟。

神凡别怨,燕山憶昔年丨一個古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