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引領大資料技術創新 加快大資料産業聚集

在近日公布的全市2015年度績效目标考核中,高新區斬獲開發區類一等獎,在各大開發區中排名第一。

“這得益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圍繞創新做文章,确立大資料這一主導産業,先人一步、棋高一籌,幫我們擺脫了‘路徑依賴’,找準了發展方向、發展路子。”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昌祥說,高新區将以此為新的起點,抓住大資料這個核心,引領大資料技術創新,加快大資料産業聚集,全力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示範區。

走好“先手棋”發展新業态

前不久,朗瑪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從2014年啟動對39健康網的收購開始到目前,公司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已基本完成相關布局。

2015年,朗瑪資訊與貴陽市醫藥管理集團聯合設立貴陽市醫藥電商服務有限公司,向該集團的8家醫院供應藥品、器械、耗材。如今,朗瑪資訊已擁有這家公司49%的股權。

作為高新區頗具代表性的創新企業,朗瑪資訊的發展,折射出高新區創新的路徑:建立“1+n”大資料産業體系,發展新業态、新模式。

2012年2月,憑借“電話對對碰”業務的高速增長,朗瑪資訊成為貴州首家在創業闆上市的it企業。然而,朗瑪資訊逐漸認識到,以百度、阿裡、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行業第一集團”格局已經形成,要跻身行業“高峰”已難上加難。

2014年,另辟蹊徑的朗瑪資訊斥資6.5億元全資并購39健康網,宣告進軍大資料醫療領域,開始由“跟随者”變為“引領者”。

“接下來,朗瑪資訊将在細分領域加緊布局,結合國家最新的醫療診療政策,不斷優化産品,為老百姓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朗瑪資訊董事長王偉說。

聚合資源告别“單打獨鬥”

2015年,當你打開搜尋引擎,輸入貴陽高新區字樣,有一個詞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創客”。

這一年,高新區建成12.5萬平方米的中國西部衆創園,在孵企業1000餘家,吸引全國230餘個創客團隊入駐,帶動就業3000餘人,谷歌、戴爾、ibm、阿裡巴巴、神州數位、太極智旅等一批全球大資料知名企業落戶。

資料顯示,2015年,高新區已聚集大資料及關聯企業1469家,全年實作營業收入305億元。

為何人才、資本會選擇高新區?高新區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在這裡,貴州科學城、“綠地·新都會”城市綜合體已建成投用,建成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296套;

在這裡,以大資料為手段,推動政府管理和服務創新,初步建立基于大資料應用的大政務服務平台;

在這裡,擁有容錯的政策環境,中國西部衆創園啟林創客小鎮、聯合智造、新三線等衆創空間獲批“國家級”;

……

如今,衆聯、衆包、衆創、衆籌“四衆關聯”使高新區實作資源聚合的最大化,讓創新不再是“單打獨鬥”。

創新驅動打造服務“新高地”

創新位居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創新是高新區發展的題中之義。

随着大資料産業發展風生水起,高新區的創新創業氛圍愈漸濃郁,越來越多創客來到這裡成為“貴漂”,“貴漂”成為一種時尚。

去年,杜衡和幾個合夥人一起從澳洲來到高新區創業,組建貴陽高登世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擔任ceo,短短幾個月就和貴州銀行、民生銀行、京東金融等企業簽訂合作協定。

“國内外很多創業者将目光落在貴陽,落在高新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好這裡大資料産業的發展。”杜衡說。

為完善創新創業環境,高新區着力建構大資料生态體系“五個最”,做到政策最優,成本最低,環境最好,辦事最快,人文最濃,全力打造大資料服務“新綠洲”、“新高地”。

“我們要着力補齊短闆、加長長闆,助力貴陽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市。”貴陽高新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周若平說。

為此,近年來,高新區将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選在平台搭建上,通過引領大資料技術創新、加快大資料産業集聚,加快實作從“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的根本轉變。

眼下,高新區正在加快建設的貴州科學城,成為吸引省内外科技人才、技術和成果資源創新轉化的重大科技創新平台。預計到2020年,貴州科學城将培養形成10支國際領先技術創新團隊、100支國内領先技術創新團隊,聚集1000名以上高層次創新人才,成為貴州産業化能力最強、市場化環境最優、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科技創新平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