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tim kopp,是 hyde park venture partners 的一般合夥人。該公司是美國中西部,專注投資 saas 公司早期,成績斐然的幾家公司之一。他在參加了 saastr 的年會之後,有非常強烈的感觸,跟大家分享了目前 saas 處在轉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 5 個趨勢。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saas 已經成為全世界熱議的話題。tom tunguz 曾經這麼說過:saas 不是所謂的什麼“潮流”,它是某種能夠長久穩定駐紮,長期存在的事實。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裡,軟體業已經實作了面向雲端的轉型,而 saas 也從别人眼中的“奇葩”,逐漸站在了舞台的中央,成為了市場中的主流産品。
上個星期,我在舊金山,生平第一次參加 saastr 年度大會。本身 saastr 這個社群的集結,就已經證明了 saas 本身熱度不斷蹿升。三天時間,将近 1 萬人參會,把各種東西都納入到 saas 的範疇當中。如果你是一名創業者,投資人,或者計劃将來哪天成為創業者,沒有什麼地方比這個地方更值得你去的了。
而在這次盛會中,我花了一點時間來思考 saas 産業即将出現的重大機會有哪些?事實上,saas 本身還在不斷的向前演化,而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如下的幾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
趨勢1:saas 的垂直化整合繼續加速
我相信我們已經進入到了 saas 2.0 時代。它的基礎架構已經出現了重大轉變,某些橫向的,寬泛的平台支撐起整個行業。比如 salesforce、oracle、intuit 已經成為實作某些功能的核心樞紐,這些功能包括了 crm(客戶關系管理)、erp 等等。我相信,在未來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把自己的業務搭建在這些平台上面,而不是選擇與它們展開競争。
saas 的垂直整合程度在不斷的加劇,那些真正明白某個細分領域問題所在的人們,将不斷引領這股趨勢。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某個細分領域的參與者,親曆者,而不是單純的技術人員。我相信在未來會出現很多垂直化程度非常高的,價值 10 億之上的 saas 公司。農業、物流、法務、甚至是垃圾回收管理。無窮無盡的機會等待着創業者去挖掘,前提是:某個行業固有的知識、經驗、對痛點的捕捉,很好的與 saas 本身固有的屬性結合到一起。
一句話總結:細分領域的專家重要程度要超過科技行業人才。
例證:veeva systems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它專注于颠覆醫療保健領域。
趨勢2:美國其他地方将會出現如“矽谷”一樣的多個創業中心。
美國其他地方将會出現如“矽谷”一樣的多個創業中心,但這一趨勢并不意味着要跟矽谷展開正面競争。這隻不過是上面所說的“saas垂直整合化”趨勢的進一步延伸而已。
美國的心髒地帶對于很多欠發達行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市場,比如制造業、封裝類食品、醫療保健、農業等等。正如 drive capital 公司的 chris olsen 在最近的文章中所說:美國中西部地區是世界上第五大經濟體,而加州是世界第八大經濟體!而 b2b 公司選擇離這些市場走的近一些,尤其是在地理位置上展現出來,那就在所難免了。
選擇這些地方作為創業中心還有一個好處,生活成本以及創業成本相對來說低一些。土地上給予的一些政策優惠,各地大學也在不斷地輸送科技人才,這些都為創業者提供了越來越成熟的創業環境。
一句話總結:公司再也不用非得搬到灣區才能在科技圈獲得一點存在感了!
證據:tcv 的執行董事,exacttarget 投資人 dave yuan 已經發聲:“是的!他們就是在印第安納波利斯進行 saas 的創業!”
趨勢3:point solutions(針對性解決方案)将繼續存在下去。
什麼是“point solutions”?它是專門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專門去解決某一個具體的問題的方案,而不去考慮與此相關的其他問題。
salesforce 已經成為了一把“瑞士軍刀”,為世界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服務和解決方案,它們都是某種專門執行某個任務,執行得非常出色的産品。而在另外一方面,大公司之前所養着的研發部門,他們也在開發某些定制化的,滿足他們客戶特殊需求的“point solutions”。但随着時間的推移會愈來愈發現,大公司在這上面所投入的金錢,時間,跟他們的所得越來越不成比例。他們還不如直接去 salesforce 的平台去尋找某種服務呢。
一些業界上司人認為在将來,“point solutions”将徹底消失掉,所有的服務都會整合到一個 saas 平台當中,但我認為這種說法是荒唐可笑的。公司将不斷地去購買某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隻是它們需要更好的整合到記錄型平台中,使得它們之間會産生某種緊密的關聯性,使其整個系統運作的更好優秀。終端使用者還是很喜歡“point solution”中的針對性,隻是不希望使用者的整套系統不至于碎片化而已。
一句話總結:解決某些特殊問題的“point solutions”将顯得更加重要,但是前提是必須将其整合到某個更大的平台中去。
證據:point nine capital 的 clement vouillon 最近在記錄型系統上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強調了開放式軟體生态的重要性。
趨勢4:報告和分析這兩個功能将重新獲得了人們的關注。
對于我來說,我所使用的每一款軟體,一旦用了之後肯定會想它的“報告”和“分析”功能到底有多出色。是的,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使用者,尤其是身處于百忙之中使用者群體最在意的功能。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人,能夠把商業上司者所在意的所有重要的分析工具打包整合到一起,然後将結果放到一個非常清楚的表盤上予以呈現。告訴我發生了什麼,我接下來該做什麼。
事實上之前人們就關注這兩個功能。但是如今這兩個領域再次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原因在于“預測式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使得這兩個功能有了煥然一新的可能。現在的軟體産品更加注重“移動性”以及“社交性”。忙碌的公司經理不僅僅是想知道發生了一些什麼,他們想知道接下來有可能發生什麼,以及針對每個可能所給出的應對之策。saas 的産品将從觀感上越來越像是輕量級的消費級應用,而不是笨重的軟體産品。這也讓我能引申到最後一個趨勢。
證據:tableau 憑借着專注于報告功能的軟體産品,已經成功上市。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趨勢5: saas 的消費産品化
在過去,面向商業的解決方案都是複雜笨重的,再後來,這些産品變得對使用者友好了一些,起碼界面上會展現出來一點。但到了今天,我們已經看到 b2b 的解決方案憑借着幹淨、清爽、簡單的 ui,越來越像是 b2c 軟體了。
另外,新的銷售趨勢也出現了。公司再也不憑借着銷售員強行向外界“推”産品資訊,而是通過網際網路的各個管道,通過免費試用、名人背書、使用者評價等多個方式,試圖打造出病毒化傳播效應,這時候不再是“推”,而是“吸”。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我們看到了 b2b 和 b2c 這麼樣的高度重疊在一起。
一句話總結:b2b 和 b2c 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也許到最後就歸為一類“b2h”(從商業到人類)。
證據:slack 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這樣一款輕量級、無縫銜接、合作式的中心樞紐化工具正在每天改變着辦公室裡人們的工作方式。
最後的話
我相信,我們處在軟體行業變革的前夜。今天的購買者渴望看到在某個細分行業所展現出來的專業精神,而不是過去那種一招吃遍天下鮮,萬金油式的做法。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再試圖去複制過去的做法,不要再依賴于某些行業前輩所打造出來的産品,要去想市場上某個不曾被發現到的痛點,并且建立起清楚無比的投資回收模型。利用人工智能,預測型分析技術,用最自然合理的方式嵌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saas 的第一波浪潮已經過去,人們大規模的應用上來 saas産品,而這隻是好戲的開始,第二波浪潮即将決定未來的清楚模樣。
本文轉自d1net(轉載)